乡村

宫照兰:借款两万干起养殖 靠肉食鸡走上致富路

2013-11-01 10:06:09  来源:威海新闻网   作者:佚名

一头乌黑亮丽的长发,一副娇小玲珑的身材,一脸谦和可人的笑容……她就是下初镇南东庄村的宫照兰,一位致力于肉食鸡养殖的创业者。

10月29日,当记者见到宫照兰时,她刚刚结束了鸡场的清扫工作。坐下来,她给记者讲述了自己的创富故事。

借款两万

干起了肉食鸡养殖

2003年,冯家镇徐家村的宫照兰嫁给了下初镇南东庄村的孙杰。沉浸在幸福之中的宫照兰发现,孩子越长越大,用钱的地方也越来越多,丈夫一个人在外打工养家,辛苦了一年赚来的钱补贴了家用后,所剩无几。“这样下去,日子永远不会有起色。”宫照兰心想。

宫照兰是一个不甘平庸的人,她想着找点事情来做,要创出自己的一片天地。2005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宫照兰听说养肉食鸡可以发家致富。敢想敢做的她兴奋得几夜没有睡着,便跟丈夫商量,要决定一试。

宫照兰的这一想法得到了丈夫的大力支持。宫照兰告诉记者,创业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那时他们连最基本的创业本钱都没有。“结婚两年,当时家里只有1500元钱的存款。”宫照兰说。无奈之下,他们厚着脸皮跟家人借来两万块钱,干起了肉食鸡养殖。

乐观开朗

从未把辛苦当成阻碍

宫照兰夫妇在村里西头的空地上盖起了鸡棚,购买了3000只小鸡。从肉食鸡的居住温度到喂养,从鸡饲料的配备到用量,从鸡意外地拉肚子到如何医治等等,一系列的问题都在等着宫照兰。为此,她一有空就走出去跟别的养殖户学习,平日里常打电话向有经验的养殖户请教养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功夫不负有心人,养殖的第一年,宫照兰就赚了3万块钱,一下子就还清了债务。“我是幸运的,第一年养殖得比较顺利。”宫照兰说,尝到了赚钱的甜头,第二年就扩大养殖规模,又增加了2000只肉食鸡。

在平日的养殖中,宫照兰跟丈夫付出了辛苦的努力。据宫照兰介绍,刚买回家的小鸡一天要喂食四五次,因为小鸡生长的需要,前3天还要将鸡棚内的温度控制在34到35摄氏度,之后每天降半度,一直到小鸡生长到34天左右再恒温。她跟丈夫两个人晚上轮流休息,严格掌握好鸡棚温度,以确保小鸡的存活率。

这些辛苦在宫照兰看来,都不算是什么事。她是个性格很开朗的女人,用她的话说,干肉食鸡养殖的,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

养殖路上

接二连三遇挫折

气温低时,可以通过生炉子来增温,温度高的夏天,忽视降温就会带来当头一棒。2007年的夏天,宫照兰经历了养殖事业的第一次大的打击,她喂养的肉食鸡热死了1000多只。

“当时走进鸡棚,死的鸡浮在网上,一片一片的,心疼得我的腿都软了。”宫照兰说,当时是已经喂养了30多天的鸡,再过十天就可以卖掉了,热死的1000多只鸡,给她带来了2万元的损失。

创业之路并不顺畅,2009年春天的一个中午,由于邻居的失误,致使宫照兰的鸡棚着了火。鸡棚中易燃物多,火势迅速蔓延,这一把火烧光了宫照兰所有的家当,损失十多万元。

四年来奋斗的家当都没有了,但宫照兰并没有被挫折打垮。她跟丈夫又重新盖了一个鸡棚,并加大了面积,准备一切从头再来。

致富规划

因创业培训更清晰

扩大养殖规模一直是宫照兰的心愿,但是,由于缺乏专业养鸡经验和灵活应对市场的能力,一直都没有付诸行动。直到2012年,市妇联要组织部分农民参加省农广校举办的新型农民创业培训班,得知这一消息后,宫照兰马上报了名,并成为了培训班的学员。

20天的创业培训让宫照兰大开眼界,在随后的企业实习和市场考察中,宫照兰已经是信心满满,对自己的创业之路有了清晰的方向,干劲十足。

结束培训回家后,宫照兰便开始着手扩大鸡场规模,增加了2000只鸡,使自己的鸡棚肉食鸡数量达到了7000只。并且,提高了饲料利用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加强了疾病防控技术,降低了病死率,经济效益得到了很大提高。

今年十月初,乳山市农广校创业培训师走访了解了宫照兰养殖场投资扩建情况,并给予了宫照兰肉食鸡养殖上的一些指导意见。宫照兰说:“这次的扩建与前一次创业的闷头苦干不同,这一次创业我有清晰的创业规划,并且农广校的老师也为我提供了专业技术上的保障,现在我的年收入达到了8万元,真正实现了致富。”

编辑:ZHONG 责任编辑:杨嘉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