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

洪雅“土专家”陈世文:用茶香致富一方百姓

2013-08-26 10:24:20  来源:眉山日报  作者:Master

陈世文与茶叶结缘,得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

“家庭农场的方式很好,因为它规模小,便于集约、规范化管理,但家庭农场牌坊的设计,必须要传统、朴实,体现出生态文化主题……”8月2日,谈起洪雅县“天地归真”家庭农场牌坊的设计思路时,陈世文讲得头头是道,俨然“专家”一般。

出生于洪雅县汉王乡联合村9组的陈世文,是位中级茶艺师,同时也是汉王乡茶叶协会会长、一家茶叶公司的董事长,有着当地茶叶“土专家”的美誉。从一穷二白的农村小伙,到家财万贯的茶叶公司董事长,陈世文的身份变了,地位变了,但他对家乡父老乡亲的感情始终没变。在自己致富的同时,不忘带领父老乡亲一起致富。

抓住机遇 承包茶地种茶叶

陈世文与茶叶结缘,得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当时,他是村里的生产队长。包产到户后,考虑到种茶比种粮食的效益高多了,于是他向生产队申请,承包了村里的10多亩茶地种茶,从此与茶叶结下不解之缘。

1984年,汉王乡茶厂招工,陈世文“灵机一动”,一边管理自家茶园,一边进茶厂工作,结识了不少业内朋友,这为他以后创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那些年,茶厂效益不好,领导决定承包给私人经营。在朋友们的建议下,陈世文抓住了这个机会,将茶厂转接到了手中。“当时想的是,先干一年,实在不行就退出,可没想到,这一晃几十年过去了,都还没有退出,反倒是越干越好,越干越有劲了。”陈世文说,让他没想到还有,接手茶厂第一年,他的净利润就达到6000多元,令他和家人兴奋不已,坚定了今后更加努力的信心。1997年,企业改制,他果断将茶厂购买下来,并于2006年成立了自己的茶业公司。

改良品种 自己率先“做实验”

要做大、做强茶事业,鲜茶品质必须得到保证。可当时的汉王乡,茶叶品种并不好,买下茶厂后,陈世文就决定号召茶农一起对茶叶品种进行改良。但茶农不愿“冒险”,对改品种一事犹豫不决。为让茶农看到改良品种的好处,陈世文就在自己的茶地里做起“实验”,试种“福顶大白”“名山131”等优良茶叶。成功后,他又扩大规模,在村里流转300余亩土地,作为自己的茶叶基地,并将低产茶全部改良为适合本地栽培的优质高产品种,按有机茶标准进行管理。

此时,看到效益的茶农,开始纷纷向陈世文取经。为了帮助茶农改良品种,陈世文免费为他们传授先进的茶叶种植技术,还为他们提供产供销一条龙服务,极大地提高了他们的积极性,使得汉王乡茶业种植规模得到快速发展。如今,该乡的种植规模已由最初的2000余亩发展到现在的2.5万亩,优质茶品种改率达90%。茶业,成为汉王乡的支柱产业。

服务百姓 带领大家共致富

“他是我们的贵人,是我们心中的好人!”采访中,当地茶农这样评价陈世文。

近年来,为提高茶农的种植水平,陈世文每年都会出资编印技术资料,免费发放给茶农,并义务到各乡镇为茶农开展技术培训。茶农遇到问题,只要给他打电话,他就会耐心地为其解答。对电话中说不清楚的,他还亲自上门指点。他专门聘请了四川农业大学专家,对农户进行统一培训,指导农户改良土壤肥力,通过生物农药和人工防治等方式,生产出更优质的有机茶。

汉王乡建设村5组村民何福说,在陈世文的帮助下,他家产茶的纯年收入已达10余万元,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

如今,陈世文已获得洪雅县“创业之星”、洪雅县2011年度科普工作先进个人、眉山市农村优秀人才等诸多荣誉,但他依然没有丝毫懈怠。他说,成绩只能代表过去,未来更应努力。自己将在继续扩大茶叶基地的同时,还要不断提高茶叶品质,争取把自己的茶品牌做得更加响亮!

编辑:ZHONG 责任编辑:杨嘉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