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统筹网讯 “我一人富了没啥了不起,如果大家都富了那才算了不起。我把大家都带动起来养蜂,把养蜂的规模做大了,所产的蜂蜜在市场的名头才更响。”近日,笔者走进武隆县铁矿乡红宝村大田湾组养蜂大户张禹福的“禹福养蜂场”时,正赶上同村的养蜂户段文华前来向他请教养蜂的“绝招”。张禹福一边忙着查看蜜蜂的采蜜情况,一边谈起了自己的“养蜂经”。
不当白领 返乡养蜂
2008年1月,已在外打拼10余年的张禹福辞去了在广东一家外企的工作,回到家乡红宝村大田湾组准备创业。“虽然我月收入五六千元,但还是一名打工者,我不想一辈子做打工仔,宁愿做 ‘一元钱的老板,也不愿当千元的打工仔’。”张禹福介绍,之前自己在CCTV—7频道看到贵州的一个农户养殖土蜂成功致富的报道,觉得自己的家乡和报道的自然环境相似,养蜂也一定能致富的。经过一段时间的市场考察,他发现“生态蜂蜜”销售行情供不应求,于是决定辞职回乡养蜂。
张禹福的想法意外地遭到了家人以及亲戚邻居的劝阻。大家纷纷劝他,“养蜂看似简单实则不容易,不要把拿来年积攒的辛苦钱要是打了水漂,也没听说哪个养蜂是发了财的”。众人的劝说并没有让张禹福退缩,他暗下决心,无论吃多少苦,都要确保养殖成功。
2008年5月,在经过近两个月的张落,张禹福利用自己的积蓄20万元,投资办起了一个200余箱蜜蜂的养蜂场,在周围乡邻不理解、怀疑眼光中开始了自己的养蜂创业之路。
排除万难,成功在脚下
虽然此前专门在网上看了一些关于养蜂的知识,并到到其他外地养蜂场学习了一段时间,但由于没有学到太关键的技术。养殖刚开始张禹福就遭遇了各种困难:因没掌握蜂群分巢的方法,刚买回的蜜蜂有的没几天就全部外逃了。
为了彻底破解技术难题,张禹福除了买回《中华蜂养殖新技术》、《养蜂之友》等书籍自学之外,每天都细心观察和记录蜜蜂的生活习性,“每天早上6点过,就起来查看蜜蜂的情况。”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经过摸索和试验,张禹福逐步总结出了科学的养蜂方法,当年就每箱产蜂蜜10公斤,按100元/公斤计算,除去各类开支,纯收入6余万元。
如今,随着张禹福的养蜂经验越来越丰富,养殖的规模好越来越大,养蜂效益也越来越好,蜜蜂的规模从当年的200余箱发展如今的500余箱,蜂蜜产量也稳定在15公斤/箱,年纯收入40余万元。
“养蜂秘笈”传乡邻,共同走上致富路
经过几年的发展,不少乡亲看到自己养蜂赚钱后,也想养蜂,纷纷上门向他取经, 对于求教的乡邻,张禹福总是有求必应,从不藏私,也从不收取费用。“当年我就是因不懂技术吃了很多亏,我不忍心看着大家再走弯路。”养蜂的村民只要有技术问题,无论白天晚上,刮风下雨,张禹福都是随叫随到,亲自上门指导。
张禹福的成功改变了乡邻对养蜂的看法,大家开始陆续加盟,跟着他学习养蜂。对此,张禹福总是来者不拒。“你把技术都传授给其他人,不怕给自己造成竞争吗?”面对笔者的提问,张禹福笑了:“越多人养蜂,越说明养蜂是条好路子。我倒是希望有更多人来向我学习技术,大家都养蜂,到时候我们就可以组织成立专合社,打响红宝村大田湾的蜂蜜品牌。规模大了,品牌响了,还会怕竞争,还会为销路愁吗?只能是大家都致富吧!”
编辑:ZHONG 责任编辑:杨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