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统筹网讯 “鲁德云能与威猛强壮的种公牛对话,他养的大小牛都很温顺、听话,一年能赚10多万元。”长宁县龙头镇石笋村村民王业楷如是说。
鲁德云,石笋村5组人,现年67岁。老鲁16岁开始喂牛,积累了不少养牛经验,65岁时,建立了养牛基地带动周边农户致富。
经验:养牛成功 技术是关键
近日,记者慕名来到鲁德云家,鲁德云夫妇正在喂牛。见记者到来,他高兴地带记者参观他两年前自筹20万元资金办起的“长宁恒远肉牛养殖基地”。记者看到,圈舍依山而建,在20米长8米宽的养牛房中,45头大、小牛分布在通道两旁,小牛个个活跃有神,大牛个个膘肥体壮。
据了解,老鲁16岁时就在当时的生产队当“放牛娃”,梦想要办一个规模化的养牛场。65岁时,老鲁建起了养牛基地。两年来,不仅牛长得好,牛价的市场行情也很稳定,老鲁51年前的梦想得以实现。
老鲁51年的养牛经历让他在牛的养殖、疾病防治和喂养方法上积累起了不少经验,再加上近年来从村里举办远程教育培训学到的新技术都为老鲁养牛获得成功创造了条件。
老鲁告诉记者,他的养牛场共养了黄牛、水牛、西杂牛三种牛,销售行情都很好:“西杂牛主要是购进小牛进行育肥,但到外地牛市场选牛购牛有讲究,要选活蹦乱跳、眼睛有神的,这样的牛不会有病,好饲养。”
其次,老鲁在养牛的饲料选择上也很“特别”。精料主要从长宁县城酒厂购进酒糟子再加进少量农家谷物等配成,大量的精饲料靠自家种植的黑麦草、黄竹草和上山割的野生青草提供。老鲁说,这样的精饲料、青草供给既省钱,营养价值又高。“村民们说我养牛很神奇,其实我是按牛的习性进行养殖,经常细心观察它们,规范牛的行为,它们就会变得很温顺、很听话。”老鲁一有空就要到养牛场观察牛的活动,牛吃不吃东西,发出什么叫声,都是老鲁必须掌握的。
同村村民王业楷说:“我和几个村民去参观养牛场,刚进养牛场就被一头红着眼的大种公牛吓着了,它将头伸到人行道上来,要攻击我们的样子,老鲁说了声‘走开’,公牛立马将头缩了回去。”
老鲁还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自养自繁黄牛、水牛,每年能下小黄牛、水牛20多头,按5000元一头计算能纯赚10多万元,扣除鲁德云夫妻务工工资和少量精饲料成本,一年能得到纯利润10多万元。”
梦想:让更多人通过养牛致富
龙头镇石笋村党支部书记李祖强说:“老鲁夫妻勤劳、执着的创业精神,感动了很多村民,对全村规模、特色产业发展起到了很好的带动和示范效应。”
“我看到老鲁夫妇,这么大岁数了,还有这样的创业精神,我也将我家的4亩地建成了大棚蔬菜园。”同组村民冯中连说。
老鲁夫妻俩建养牛基地的故事,在龙头被传为佳话,来基地参观学习养牛技术、买牛的人络绎不绝。今年,龙头镇北村7组村民文吉超来基地学到养牛技术后,也买来18头黄牛、水牛进行喂养。
老鲁希望能让更多人通过养牛致富,凡来学习养牛技术的人,老鲁都毫无保留地向他们传授技术。在老鲁的带动下,目前石笋村发展规模养鱼、养猪、蔬菜专业大户12户。
编辑:ZHONG 责任编辑:杨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