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甪直萝卜”
每一个六月,古镇甪直的人们总会期待萝卜干的味道,这一习惯延续了180年。但对“甪直萝卜”的制造者———甪直酱品厂来说,用这种耗时费力的传统技艺制作萝卜干并不是个赚钱的买卖,甚至一度将企业逼入困境。
眼下又是一年一度的甪直萝卜干上市期。推出精品礼包、到市区开直营店、申报非物质保护遗产,以及正在筹谋中的联手上海老字号进军上海市场……“甪直萝卜”,这一老技艺正奋力走出困境。
古老技艺,神奇旅程,让百公斤鲜货做十八斤成品
对到甪直旅游的外地游客来说,当地能供他们挑选的特产种类并不多。“甪直萝卜”绝对是个响当当的名号。甪直萝卜干种类繁多,但能担得起“甪直萝卜”古老招牌的,只有一种———原名源丰萝卜,始创于180年前清代道光年间甪直镇东栅的张源丰南酱店,后经同时期本镇南栅沈成号南酱店仿制竞争,相互促进,多次调整配方,不断改进工艺,产品质量越来越好。
一袋萝卜干能有多特别?甪直人能如数家珍地跟你“吹”半天:全部采用手工制作而成,选料讲究,条干均匀,无渣无丝;味道醇厚,咸中透甜,酱香馥郁,诱人食欲。最为神奇的是,甪直萝卜干生产全程不用糖,不加色素,不加防腐剂和添加剂,但久放不霉,即使买回家放一年也不影响质量。如果切成手指般厚的一段段,放在油锅里氽2分钟后放在绵白糖里滚拌,还能把保质期延长到三四年。
甪直人的骄傲是有来由的,甪直萝卜干选料讲究,工艺繁复,制作周期长达一年:原料必须为来自常熟支塘、种植于长江边沙土地里的萝卜,经过挑选后,淘汰一半,只留长8至12寸,直径1.2寸,体匀实心,不分叉的优级品入选;下缸加盐压重石,将萝卜里的苦水全部挤出;将独有的酱黄糕与萝卜一起腌制至来年五六月间,选太阳当空之日,分批起缸,勒去酱迹,整齐地放在芦垫上暴晒三四天后再香腌……“甪直萝卜干光腌制周期就要八九个月,工艺复杂,每百公斤鲜萝卜只能做十八斤成品,每斤成品还要消耗2斤面粉,产量很小。历史记载,解放前甪直萝卜干年生产量是50到100担,解放初期是150到200担。”甪直酱品厂厂长陈建华说。
企业困境产品供不应求,但产量小、没赚头
6月17日,今年第一拨甪直萝卜干上市,但早在5月份,下单顾客便络绎不绝。昨天上午10点半左右,记者走进陈建华办公室时,他刚放下电话,当天上午,他又接到近500斤订单。“我们从来没有愁过销路,只有供不应求。”说起销路,陈建华难掩骄傲,但下一句话便露出了无奈:“销得火爆也没用,做不出产量,形不成效益,企业还是赚不到钱。”
陈建华的无奈便是“甪直萝卜”的无奈:选料考究、工艺繁复、耗时极长使其成为一项劳动密集型的技艺,“我没能算清过做一斤萝卜干到底要多少人工,只知道每年鲜萝卜送到厂里时,全厂50多个人不管从事什么工种,全部要停下手头的活挑拣萝卜,厂里其他工作都要为萝卜让道。”这种特质造就甪直萝卜的高身价,在计划经济年代,“甪直萝卜肉价钿”的名声便远扬了,而眼下,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即便售价远超肉价钿,依旧难以摊平成本。“是厂里其它产品养着‘甪直萝卜’,要不早做不下去了。”陈建华说。
原料的紧张则是难以提升产量的根源。“在沙土里种萝卜经济效益低,农民不愿意种,我们只好自己在支塘承包20亩土地,好的年份能收到10万斤左右鲜萝卜,其中大概一半能用来做萝卜干。”陈建华说。
技艺的传承亦是陈建华担心的问题,如今厂里只有一个50多岁的师傅会制作酱黄糕、腌制萝卜,上上下下全靠他指导。“做萝卜干太苦,挑拣、压石、晾晒哪一道工序不要出力,忙活一年又赚不到几个钱,哪个年轻人愿意做。”这位师傅说。
突围尝试,申遗提高“身价”,开直营店“赔本赚吆喝”
尽管困难重重,陈建华依旧相信,“前途是光明的”,信心来自于近年来企业进行的一系列突围尝试。
在包装车间,记者看到了甪直萝卜干中身价最高的品种:蓝色印花布图案的纸质拎袋里,同样花纹的硬纸盒,打开硬纸盒,蓝色丝绒布簇拥下,是两个塑料小盒,每个塑料小盒里,装着150克萝卜干。这种包装每盒售价80元,折算下来,每斤萝卜售价超过133元。这是酱菜厂去年推出的新包装,以前每盒80元的包装袋里,装着600克萝卜干。“原以为涨价会影响销路,但新包装推出一年了,销路一样好。测算下来,甪直萝卜干卖到现在的价钿,就能赚钱了。市场的反应证明,甪直萝卜干是能赚钱的。”
与提高身价赚钱不同,陈建华还做了不少“赔本赚吆喝”的事情,目的在于提升产品知名度。去年8月,甪直酱菜厂在苏州湄长路开出首家直营店,此后相继在城区开出十余家分店,专门销售酱菜厂产品。开店10个月,陈建华没赚到钱,反而赔进去一些,但好在让更多人知道了甪直酱菜的名号。目前,陈建华还在考虑与上海一家老字号合作,将产品打入上海市场。申报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陈建华一直以来坚持的梦想,今年终于成为了现实。在他的心目中:这是这项古老技艺应得的荣耀。
编辑:ZHONG 责任编辑:杨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