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

特种水产养殖成为大洼渔业“香饽饽”

2013-06-06 09:51:56  来源:城乡统筹网  作者:Master

【城乡统筹网讯】在大洼县赵圈河镇的水产养殖基地,一片片的鱼塘里波光粼粼,自动投饵机、增氧机等一应俱全,大群的鱼儿在水中遨游嬉戏。大洼县海洋与渔业局副局长姜新华告诉记者,大洼县水产养殖连年获得丰收,今年全县要在泥鳅鱼的养殖方面寻求突破,开辟一条养殖新路子,增添大洼水产养殖业的亮点,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它们将绽放异彩,使得大洼县的水产养殖业焕发出新气象。

记者在很多地方都看到了如此水清鱼跃的场景,在大洼县清水镇的养殖户家里,碧波荡漾的鱼塘边,养鱼大户张旭光正在给泥鳅鱼喂食,成群的鱼儿在水中争相吃食。张旭光高兴地说:“咱们这儿的水质好,成鱼肉鲜、味美、供不应求。现在县里给我们养殖户免费提供泥鳅鱼水花苗种,还会定期的来我们这儿解决困难,县里的政策这么好,不愁没有钱赚啊。”

近年来,泥鳅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备受热捧。泥鳅被誉为“水中人参”,其味道鲜美,肉质细嫩,营养丰富,在医药上也有较高价值,是我国近几年水产品出口贸易的重要品种之一。菜场上,稍大一些的泥鳅,每公斤高达60元以上,是常规淡水鱼价格的数倍。大洼县泥鳅鱼养殖已有十多年的历史,全县围绕“渔业增效、渔民增收”的产业发展思路,借力县域水质资源丰富及交通便利等优势,认真探索适合大洼县养殖的特种水产品,积极组织水产科技人员和养殖大户寻找新的水产养殖品种和养殖模式,为广大养殖户提供了大量的信息技术资料。经过不断探索实践,大洼县对在泥鳅鱼养殖过程中池塘改建,水质的调节,水草的栽培,食料的投喂等方面已基本经形成了整套的成熟的模式。对泥鳅鱼的生长、交配、产卵、成长、收获的各个关键的技术已掌握在手。目前,全县泥鳅鱼养殖面积达到2808亩,其中池塘养殖面积306亩,稻田养殖面积2202亩,泥鳅鱼产量达到698.7吨。

与此同时,为改变养殖户高产不高效及“单打独斗”的状况,大洼县海洋渔业局的技术人员免费指导养户科学养殖,引导养户在养殖技术和养殖规模上与国际化接轨,并聘请知名水产专家、教授为养户举办养鱼技术培训班,传授养殖技术,让农民从中受益。

水产养殖品种在改变、养殖技术在更新。通过多年的试点引路,示范户带动,逐步形成亲本选育、苗种繁育、成鳅养殖和内外贸销售一条龙的新格局,明年大洼县泥鳅养殖推广面积还会有大幅度的提高,将泥鳅养殖打造成大洼县水产养殖的又一新亮点,使全县渔业发展步入一个科学发展的快车道。

编辑:ZHONG 责任编辑:杨嘉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