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统筹网讯】昨天上午,记者走进位于王坛镇沙地村村民俞董军的养殖场,俞董军和妻子等正在给养泥鳅的池塘砌围护墙,以防泥鳅逃逸。“今年家禽养殖形势不太好,我适时调整了养殖结构,扩大了泥鳅和田螺的养殖规模,效益还不错。”俞董军对记者说。
38岁的俞董军毕业于农技专业学校。6年前,出于对养殖的爱好,他承包了村里7亩农田搞起了家禽、水产养殖。因为有专业技能,他按食物链规律自创了一套生态混养方法,养殖场的效益连年攀升。不管市场行情如何波动,他每年的收入总是很稳定。俞董军坚持生态养殖,用玉米等绿色饲料喂养鸡鸭,再用鸡鸭产生的有机粪肥培育蝇蛆,然而拿蝇蛆给泥鳅当美食。为了提高鱼池的利用率,他还在鱼池里养了田螺和小龙虾。
由于俞董军养殖的泥鳅和田螺以及小龙虾全是野生品种,且采用生态养殖,产品一直深受客户的好评,多年来已集聚了一大批稳定的客户群。“销售我一直不愁,很多都上门来的。”俞董军自豪地说。现在俞董军的泥鳅每斤售价达60多元,还供不应求。但是,俞董军并不盲目扩大养殖规模,严格控制养殖的密度,以确保品质。
俞董军的生态养殖场虽然规模不算大,劳动力也以家庭成员为主,但是年收入却十分可观。近年来,他的综合养殖收入每年一直保持在近30万元左右。俞董军说,王坛的最大优势是生态,这也是他发展生态养殖的天然条件和优势,决不片面求产量。打造精品型家庭农场是他的发展目标。
编辑:ZHONG 责任编辑:杨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