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

种茶走“绿”路 青山成“金山”

2017-04-05 10:06:32  来源:重庆日报农村版  作者:SystemMaster

近日,在潼南区梓潼街道李台村茶叶基地里,茶农们在茶林里忙碌着,手指翻飞,采摘刚刚成熟的春茶。

“我们公司加工的东升银芽、东升白毛猴茶叶是全市的名牌农产品,不仅在主城、四川、上海等地设立了20多个经销网点,还将茶叶研究所、加工厂打造成景点,成为全国旅游观光农业示范点。”潼南茶叶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茶叶公司”)负责人李富刚自豪地说。

“绿色”种茶富裕一方

茶叶公司前身是始建于上世纪70年代的潼南东升茶厂,1998年该公司集中连片种植福云1号、2号、6号以及旱白尖1号、2号和云南大叶茶等优质品种。按照“发展一项产业,富裕一方农民”的思路,公司采取“基地+农户”的模式,与基地周边茶农签订购销合同,组织茶叶生产。

为了确保茶叶绿色、生态,他们重点做好以下三点。

一是在茶园选址上,选择空气清新、水源清洁、土壤未受污染的地域,少用、慎用除草剂,选用稻草、麦秆、山草等铺在茶树行间。

二是在茶园施肥上,底肥深度要求达到30厘米以上,基肥达到20厘米以上,追肥5至10厘米深。早施基肥,一般在10月底以前结束。

三是在茶园病虫害防治上,采取农业、物理和化学措施综合防治,轮换用药,严格执行安全间隔期。秋末结合施基肥,进行茶园翻耕,适时采摘,合理修剪,采用频振杀虫灯诱杀害虫,搞好冬季清园消毒工作。

靠着长期坚持这三点,早在10多年前,该茶叶公司就在全市100度家企业中脱颖而出,成为我市首批5个“绿色食品生产企业”之一。

精心加工畅销多地

“我们投巨资引进各种先进设备30多套,开发出10多个茶叶品种,其中‘东升银芽’的名气最大。”李富刚介绍说,东升银芽茶选用优质茶树新梢的芽、嫩叶为原料,经杀青、揉捻、做型、烘干等工艺加工而成。2004年,他们的“吟风”牌东升银芽绿茶,经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审核,被认定为绿色食品A级产品。

“您注意观察,我们的银芽绿茶紧实匀直,色泽绿润;滋味鲜爽回甘,汤色黄绿明亮,叶底柔嫩匀整。”他说,目前,该公司年加工鲜茶240万公斤,各种等级茶叶成品60万公斤,开发出春毫、东升银芽、东升白毛猴、特级绿茶、特级花茶等产品,在主城、四川、浙江、福建、上海等地设立了20多个经销网点,满足客户的各种需求。

茶旅融合感悟茶道

“近年来,我们坚持走茶旅融合的路,不仅种植茶树、加工茶叶,还把茶山打造成全国旅游观光农业示范点,增加茶农收入。”李富刚说,经过多年打造,东升茶山渡假村已经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场所,游客可以在这里垂钓、射击、健身,以及进行采茶农事体验等。

不仅如此,茶叶公司还将茶叶研究所、茶叶加工厂打造成景点,让游客欣赏优美、精湛的茶艺表演,领悟茶道的和、静、怡、真,参观制茶的杀青、揉捻、干燥等工序,学到识别茶叶的“五步法”,即看干茶、闻茶香、看汤色、品滋味、看茶底。

据介绍,该公司已专门邀请重庆理工大学专家编制了未来20年旅游发展的总体规划,在现有基础上还将开发2.5平方公里作为旅游拓展区。

特约通讯员李云喜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