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

召陵区推广“两晚”增产技术 为何这样难

2012-07-20 11:32:53  作者:朱富春

“两晚”增产技术是指在冬小麦—夏玉米种植区域内,通过适当推迟玉米收获期和小麦播种期,使小麦、玉米充分发挥生产潜力的节水、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该技术简便易行,不增加农业生产成本,只通过延后玉米收获期和相应调整小麦播期播量就可以大幅度提高玉米产量,是一项不用投资就能增产的“守株待兔”新技术。召陵区地处中原腹地,小麦、玉米是我区的主要粮食作物,常年种植小麦37万亩,玉米28万亩,全年粮食产量一直徘徊在2.6亿公斤左右。20098月按照河南省委、省政府发布《国家粮食战略工程河南核心区建设规划纲要》文件精神,为进一步挖掘玉米、小麦两大作物的增产潜力,充分利用光照资源,三年来,召陵区农林局组成技术宣传、培训小组,分赴全区6个乡镇的田间地头,现场指导农民群众,改变传统观念,大力推广玉米适时晚收、小麦适时晚播技术,但这项已经很成熟的增产技术在现实推广中却实施得不尽如人意,截至目前全区已推广面积不足播种面积30%,我省未来12年新增粮食300亿公斤的目标将何时能实现,为此,我们作为农业技术人员心急如焚,深感惭愧和内疚,陷入以下沉思。

一、生产现状分析

长期以来,召陵区在农业生产中普遍存在两个突出问题,一是玉米收获过早。为了早腾茬,很多农民平均早收510天,导致减产8%10%。二是小麦播期偏早。易形成旺苗,不利于培育壮苗,麦苗的抗冻能力降低。原因分析: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传统习惯问题。一是过去秋收麦播农耗时间长达1个月左右,生产中为保证种上“适时麦”,无论玉米是否成熟,9月中旬都必须收获;二是过去推广的玉米品种生育期不足100天,而且以麦田套种为主,到910日左右玉米接近成熟,收获对产量影响较小。因此,就形成了9月中旬收获玉米的习惯。但是,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农业生产发生了重大变化,小麦在播种后到越冬前气温偏高,冬前积温比常年同期高100℃以上,以及小麦单产大幅度提高,夏玉米麦垄套种被农机免耕铁茬直播代替,现有玉米品种生育期均在105110天以上,农机作业水平大幅度提高后农耗时间显著缩短。这些变化,要求农民改变传统农作习惯,也为推广玉米晚收和小麦晚播增产技术提供了条件。

二、“两晚”增产技术剖析

“两晚”技术全称为玉米适时晚收和小麦适时晚播技术,其中的“晚”是相对于传统的玉米收获、小麦播种而言。玉米适当晚收,可充分利用光热资源,增加粒重,提高产量;小麦适当晚播,有利于控旺防冻,确保安全越冬。实践证明:玉米成熟的标志是籽粒乳线消失(乳线是玉米灌浆时,籽粒中固体部分和液体部分的交界线);说通俗点,玉米成熟的标志是剥开玉米苞叶,用指甲掐玉米穗下部籽粒,如果硬硬的,掐不动就是熟了;从外观上看,就是玉米的茎叶都枯黄了;从时间上说,就是晚收1015天左右。据统计,玉米晚收1015天,每亩可增产5080㎏。我区玉米常年在910日开始收获,此时由于玉米尚未完全成熟,对玉米产量影响极大,如将收获期推迟到925日前后,即全区玉米可增产1成以上。小麦半冬性品种最佳播期为10715日,弱春性最佳播期为101525日,有水浇条件的可尽量在适播期内播种,无水浇条件的要在服从墒情的基础上适当晚播。

三、实施前景

粮食要高产,“两晚”实施是关键;粮食要高产,玉米挑重担。推广玉米适时晚收技术,在不增加投入的情况下,可以大幅度提高玉米单产和品质,并通过延后玉米收获期和相应调整小麦播期、播量,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可谓无本多利,但是许多农技人员和农民还没有充分认识这一点,三年来“两晚”增产技术的推广面积不足30%,不妨算一下经济账,再次增强大家对此项增产技术的认识。

1、社会效益。玉米适时晚收和小麦适时晚播技术(“两晚”技术),是当前粮食高产栽培的两项关键环节,它可以充分利用召陵区周年的光、热、水等资源和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挖掘小麦、玉米的增产潜力,实现小麦、玉米生产中的高产、优质、节本、高效的完美统一,对实现我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具有重要的意义。

2、经济效益。经过三年的努力,“两晚”增产技术累计推广玉米面积32万亩,小麦面积25万亩,玉米平均亩增产60㎏,小麦平均亩增产50㎏,按现行玉米市场价2.1元/㎏,小麦市场价2.06元/㎏,玉米亩增收126元,小麦亩增收103元,推广该项技术亩节约水95方,亩节约生产成本80元,两项合计亩增经济效益玉米206元,小麦183元,总增经济效益11167万元。

四、小结

“两晚”增产技术是针对我们多年不变的农作物“作息时间表”提出来的,该项技术无本多利、简便易行,且增产显著,老人小孩一听都会,关键是要增强对该项增产技术的重视性的认识,从思想上、行动上改变自己的老观念、老习惯,老传统,使这项已经很成熟的粮食增产技术得到全面的发展和运用,达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为我省粮食未来12年再增300亿公斤的目标任务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特约作者 河南省漯河市召陵区植保站 朱富春

责编 早生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