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不少菇农在食用菌栽培过程中存在一些误区,如盲目促进发菌、过早撑袋等,急于取得收益。针对这些误区,专家进行了解析,希望对菇农朋友有所帮助。
一、平菇——“打孔增氧”莫过度
为促进平菇发菌,菇农大多采取后期打孔增氧的方法。但很多菇农打孔过多,导致出现 “烧菌”现象,即菌袋内的菌丝因高温而被烧坏。
由于平菇采用生料栽培,尤其是在菌丝发满半袋之前,如果打孔过多,在氧气含量充足的情况下,微生物活动旺盛,导致料温升高,当菌袋料温高于35℃时,就会造成 “烧菌”。对于使用生料栽培的平菇,一般菌袋有3种打孔方法:
1、在装袋前,使用缝纫机等对菌袋进行“微孔打眼”。
2、装袋后,在菌袋两侧打孔,此时打孔要注意避开包扎口,防止包扎口散开,使栽培料掉出来,影响发菌以及出菇。
3、发菌过程中在菌袋周身打孔,增加氧气量,促进发菌,但此时打孔一定要注意选择好打孔工具,最好直径要小于0.5厘米,可选用针或钉子类粗度的工具打孔,以免孔过大浸染杂菌,或者后期出菇时此处可能出现小菇,造成营养浪费。如果使用直径0.5厘米左右的工具打孔,一般打4~5个孔即可。
二、金针菇——不可过早撑袋催蕾
由于金针菇发菌时间长,菌龄长,很多菇农为使金针菇提早上市,在菌袋发菌至一半左右就将菌袋撑开,促进金针菇出菇,但这种做法将严重影响第一茬金针菇的产量与品质。
在菌袋发菌至一半左右就将菌袋撑开,一方面菌袋下部继续发菌,菌丝继续向下生长,在菌丝生长旺盛的情况下,会释放出大量的热量,使得菌袋内的温度升高,而金针菇属于低温结实性真菌,子实体的分化在3~18℃范围内进行,形成最适温度为8~12℃。如果此时袋温较高,不利于子实体的分化及生长,而且由于下部菌丝生长旺盛,子实体不能得到充足的营养,会导致第一茬菇出现菇柄长短不一、瘦弱、硬度差及菇盖较小等问题。
对于金针菇应何时撑袋的问题,建议:金针菇菌袋发菌不宜直接撑开袋口,一般菌袋发菌至2/3时松开袋口扎绳最为适宜,过几天再用手将袋口向外拉一下,使袋口变松散,最后撑开袋口即可。
三、 白灵菇——不可忽视发菌后熟期管理
与金针菇、平菇等不同,白灵菇菌丝长满菌袋后必须经过一段时间的后熟培养,才能达到生理成熟。但有的菜农忽视了白灵菇后熟期的管理,在发满菌后就及早创造出菇条件,出现不能正常出菇的问题。
菌袋后熟期的生理成熟过程,其实质是袋内菌丝代谢积累营养的过程,温度过低或过高都会影响其代谢的速度,从而延长菌袋生理成熟的时间,因此一定要控制好发菌期的温度。袋温在20~24℃时,生理成熟期为30天左右。如果温度在20℃以下,温度越低生理成熟的时间将会越长。生理成熟期菌袋温度的上限为26℃,超过26℃虽然生理成熟期缩短,但白灵菇菌丝的生活力衰退,产量下降。当菌袋坚挺,菌丝浓密,通体发白时,白灵菇发菌的后熟期结束,之后便可进入催菇阶段。
责编 早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