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

高温雨季严防葡萄白腐病

2012-07-20 11:18:35  作者:SystemMaster

葡萄白腐病又称葡萄腐烂病,是葡萄主要病害之一,葡萄一旦发生白腐病,就会导致病斑、果粒脱落,丰产不丰收。

一、症状

整个果粒发育期均能发病,主要危害果粒和穗轴,引起穗轴腐烂。病果粒很容易脱落,严重时地面落满一层,这是白腐病发生的最大特征。

1、果穗:先在小果梗或穗轴上发生浅褐色水渍状,不规则病斑,逐渐向果粒蔓延。严重发病时造成全穗腐烂,果梗穗轴干枯缢缩,震动时病果病穗极易落粒。

2、新梢:往往出现在受损伤部位,如摘心部位或机械伤口处。开始时,病斑呈水渍状,后上下发展呈长条状,暗褐色,凹陷,表面密生灰白色小粒点,病斑环绕枝蔓一周时,其上部枝、叶由黄变褐,逐渐枯死,后期病斑处表皮组织和木质部分层,呈乱麻丝状纵裂。

3、叶片:一般在穗部发病后,叶片才出现症状。多从叶尖、叶缘开始,初呈水渍状褐色近圆形或不规则斑点,逐渐扩大成具有环纹的大斑,上面密生灰白色小粒点,病斑后期常常干枯破裂。

二、发病特点

白腐病属高温、高湿型病害。夏季大雨后接着持续高湿(相对湿度95%以上)和高温(24~28℃)是病害流行最适宜条件。大雨或连续下雨后就出现一次发病高峰,一般出现在雨后一周以后。特别是遇暴风雨,常引起白腐病大流行。白腐病首次侵染来自于土壤,主要靠雨滴溅散传播。结果部位过低,容易发病;肥水不足,管理粗放,排水不良,杂草丛生,留枝蔓过多,通风透光不良,发病就重。

三、防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器在病果、病枝上和土壤中越冬。散落在地面表土中的病残体,是第二年初次侵染的主要菌源。翌年5月出病残体散发出的分生孢子靠雨水和气流传播,由伤口侵入。以后病斑上产生的分生孢子器和分生孢子,不断散发引起再次侵染,而发病的僵果是再次侵染的主要菌源。

四、防治方法

在自然条件下,病组织中的病菌能在土壤中存活2年之久;病菌在土壤中、以表土5厘米范围内为最多,越深则病菌越少。

1、调整结果部位:结果部位高,发病就轻。双十字V形架结果部位安排在80~100厘米间,可减轻病害的发生。

2、认真搞好冬季清园和土壤消毒: 冬剪时,彻底清除残枝、残果,及时烧毁;冬季深翻土壤;绒球期对枝蔓、地面用铲除剂灭菌(波美3~5度石硫合剂和0.5%五氯酚钠),上一年发病重的葡萄园,待新梢生长期气温上升到15℃以上时,土壤中越冬的分生孢子已开始萌发,地面再喷一次铲除剂,可大量减少初侵染的菌源,注意必须在无风或微风下使用,避免将药液喷到植株任何部位。

3、认真清除病果病枝,肃清越冬病源。由于病原菌能在土中越冬并较长期存活,因此在发病期间必须将病穗在落粒之前剪下,并将已落地的病果仔细拾除,集中烧毁或深埋。

4、科学用肥,合理留枝量和留果量,搞好清沟排水,及时除草,提高通风透光度,增强植株抗病能力。

5、药剂防治

⑴在开花前后应以波尔多液、科博等保护性药剂为主。座果后遇上降雨后即进行防治。选用能兼治黑痘、炭疽病的农药。以后根据病情及天气情况,每隔7~15天喷一次。药剂选用10%世高水分散粒剂1000~1500倍液;10%施宝灵1500~2000倍液;50%退菌特500~800倍液;50%福美双500~600倍液;75%百菌清500~600倍液;70%代森锰锌和64%杀毒矾700倍液,以上药剂交替使用,以提高防效。

⑵由于白腐病原菌对铜盐有很强的抵抗力,因此,使用铜素杀菌剂(如波尔多液)无明显防治效果。可喷洒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田安水剂800倍液,或30%特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

责编 早生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