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平菇栽培中经常出现不出菇或出菇少的现象,致使效益降低。现结合多年栽培实践,浅谈一些冬季不出菇或出菇少的原因。
一、菌种原因。菌种混杂或温型不对:若菌种混杂,对出菇温度要求不一致,易互相抑制,造成出菇少。种植温型不适合冬季出菇的品种,也会出现不出菇或出菇少的现象。
解决办法:生产中一定要到正规的食用菌菌种厂购买优良菌种,保证菌种纯度;购买菌种时一定要了解所购品种温型,购买适合冬季栽培的低温型菌种。
二、栽培料原因。这一现象多发生在新种植户中,随着栽培经验的积累,这种现象很少发生。主要是由于培养料的碳氮比不当或发酵不彻底造成的。平菇是通过菌丝分解栽培料来获得营养物质,栽培料要求适宜的碳氮比,一般为30-40﹕1,氮源浓度过高或发酵不充分,都会影响正常出菇。当栽培料过干,含水量低于40%时,也会造成不出菇或转潮后不正常出菇的现象。
解决办法:生产中要合理配制栽培料的碳氮比,正确掌握培养料发酵技术,确保发酵效果,为平菇生长创造适宜的营养条件。
三、光照、通气不良。这一现象也多发生在新种植户中。冬季温度低,再遇上连阴天,缺少光照,新栽培户往往只注意增温,不重视通风。致使棚内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高,影响籽实体形成,造成不出菇或出菇少的现象。严重缺氧时,会使大批菇蕾萎缩、闷死;平菇属于感光菌类,在黑暗状态下也不能正常出菇。
解决办法:补给一定的散光,适当通风,保持菇棚内空气新鲜。
四、补水不当。这一现象也往往发生在新种植户中。补水时,喷水过多,或直接往培养料及幼菇上喷,加上通风不良,会使培养料积水,造成菌丝窒息死亡。同时幼菇菌盖上也由于长时间积水,大量吸水而撑死。
解决办法:补水时,向空间、地面喷雾增湿,不要直接往培养料及幼菇上喷洒。只有当菇蕾分化出菌盖和菌柄后长至3厘米以上,方可少喷、细喷、勤喷雾状水。
五、缺少温差刺激。平菇属变温出菇菌类,菌蕾的形成需要8-10℃的温差刺激。在冬季栽培中由于环境温度低,昼夜温差太小,都会致使难以现蕾,推迟出菇或不出菇。
解决办法:生产中要人工增温,修建火墙或火道;控制温差,刺激出菇。冬季天冷增温时要注意通风,忌在菇棚内直接生炉,造成一氧化碳中毒。
六、杂菌、害虫为害。1.消毒不当,杂菌污染和菌丝争夺养分,并分泌有害物质,抑制平菇菌丝正常生长,影响籽实体的分化。2.害虫侵入栽培料咬食菌丝,菌丝断裂失水死亡,使菌丝正常生理代谢和物质转换受到破坏,造成不出菇或出菇少的现象。3.使用药剂时,使用浓度过高或过量时也会影响籽实体的分化。
解决办法:在发菌期,要经常进行观察,及时处理被杂菌污染的栽培料。在使用农药时,一定要注意使用浓度、方法和使用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