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

2011年上半年中国肉牛产业发展监测报告

2012-04-27 17:48:24  作者:SystemMaster
2011年上半年,我国肉牛产业发展总体平稳,牛肉产量及需求量略有下降,牛肉价格呈上升趋势,但涨幅不大。肉牛养殖主体仍然是小规模养殖户,大型养殖场市场份额较低,反映在产品上就是室温鲜牛肉较多,冷鲜牛肉及牛肉制品较少。同时,受母牛养殖效益差影响,近年来中国能繁母牛存栏持续下降,受肉牛存栏下降影响,大型肉牛屠宰企业活牛收购困难,随着肉牛存栏的继续下降,大型企业活牛收购问题将更加严重,部分企业将开始亏损。肉牛屠宰行业整合潜力巨大,因此尽管产能利用率低,一些大型企业依然投资扩大屠宰能力。

一、国际肉牛产业发展形势分析

2010年,全球肉牛存栏和出栏总量分别为100656、14923万吨,牛肉产量和消费量分别为5676.3万吨和5643.7万吨。如图1所示,世界肉牛生产前五位的国家(地区)分别是印度、巴西、中国、美国、欧盟27国,2010年,其肉牛存栏量分别为31640、18516、10543、9388、8830万头,分别占世界肉牛存栏总量的31.43%、18.40%、10.47%、9.33%、8.77%;出栏量分别为6150、4920、4150、3569、2995万头,分别占世界肉牛出栏量的22.14%、17.71%、14.94%、12.85%、10.78%。近年来,印度、巴西两国肉牛存栏量在全球肉牛存栏中所占的比重呈递增趋势。尽管印度、巴西、中国的肉牛存栏量分列世界前三位,但是,牛肉产量和消费量却位于美国之后。位于世界牛肉产量前5位的国家(地区)分别是美国、巴西、欧盟、中国、印度,其牛肉产量分别为1182.8、914.5、787.0、555.0、285.0万吨,说明世界各国肉牛单产水平差异较大。而位于世界牛肉消费量前五位的国家分别是美国、欧盟、巴西、中国、阿根廷,其牛肉消费量分别为1193.2、820.0、751.0、552.8、230.3万吨,说明人们生活水平、人口数量、宗教信仰等对牛肉的消费水平均有影响。

从贸易的角度来看,2010年全球牛肉贸易总量1413.1万吨(见表1),其中,进口687.8万吨,出口725.3万吨。牛肉进口量位于前五位的国家是美国、俄罗斯、日本、欧盟27国、韩国,其牛肉进口量分别为119.1、94.0、69.5、49.0、34.5万吨。牛肉出口量位于前五位的国家分别为巴西、澳大利亚、美国、印度、加拿大其牛肉出口量分别为167.5、132.5、103.6、70.0、52.5万吨

数据来源:USDA

二、中国肉牛产业发展形势分析

(一)肉牛养殖业发展形势分析

总体看来,2011年上半年,位于整个肉牛产业链上游的肉牛养殖业形势相对稳定。近年来,各地通过建设肉牛优势区域,加大了规模化养殖和品种改良的扶持力度,全国范围内启动了标准化养殖小区鼓励措施,促进了肉牛养殖业的发展。但受饲料、劳动力价格上涨与近两年来母牛存栏严重下滑的影响,肉牛养殖业整体形势不容乐观。母牛存栏严重下滑导致的后果逐渐体现出来。母牛存栏减少的后果之一是架子牛价格的上升,通过2011年初以来,产业经济研究室在黑龙江、吉林、辽宁、山东、河南、安徽等省份的调研,2011年上半年很多地区架子牛的价格较去年同期相比有明显的增加。此外,2011年上半年,肉牛饲料的主要来源—玉米价格呈现连续上涨趋势,全国玉米平均价格已由1月份的2.12元/公斤上涨至6月份的2.30元/公斤,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19.79个百分点。同时,劳动力价格的上升一方面使得以自己饲养为主的小规模养殖户逐渐退出肉牛养殖业,另一方面增加了规模养殖户的生产成本。架子牛、饲料、劳动力价格的提高,增加了肉牛养殖成本,导致架子牛育肥成本上升,阻碍了肉牛养殖业的大力发展。

(二)肉牛屠宰加工业发展形势

总的来看,中国肉牛加工业发展程度参差不齐,加工链短,粗加工产品多,对肉牛产业的带动和增值作用不明显。目前,我国肉牛屠宰加工环节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由核心屠宰企业控制的标准化(现代化)中高档价值加工链,另一部分是小规模屠宰点或者屠宰场。现代化屠宰设备、冷库、与农户签订合约、在超市销售或者建立专卖店铺的方式、按中高端消费市场要求加工生产。该链条由核心企业控制下完成。这一链条代表的现代肉牛加工业起步较晚,知名品牌主要有吉林皓月、内蒙古科尔沁、大连雪龙、陕西秦宝等。销售牛肉分级包装,产业链也不断延伸升级。小规模屠宰点或屠宰场大约承担了全国2/3的肉牛屠宰量,其设备简陋,大多以手工方式屠宰,生产工艺落后,卫生条件差,销售对象主要是中低收入阶层,屠宰的牛肉价格不足标准化屠宰加工企业的2/3。

由于牛源短缺,中国肉牛加工企业普遍存在开工不足现象,存在对养殖户压级压价问题。据体系内测算(见表2),2010年,全国年屠宰规模6000头以上的肉牛屠宰企业206家,总设计年屠宰量约800(798)万头,2010年实际屠宰量为284万头,开工率只有35.6%(罗欣、曹兵海,2011),由于加工率不足不仅存在巨大资本浪费,而且导致严峻的恶性的牛源竞争。同时,我国四大肉牛优势产区屠宰加工业发展差异较大。中原优势产区辖56个优势县,共有规模化肉牛屠宰企业107家,占全国规模化屠宰加工企业一半以上,总设计能力350.5万头,2010年屠宰量为146万头,平均开工率位于四大优势产区之首,为41.67%。西北地区、东北地区肉牛屠宰企业平均开工率分列第二、三位,设计屠宰量分别为121.90、290.45万头,2010年实际屠宰量分别为34.25、96.27万头,平均开工率分别为38.10%、33.10%。西南优势区肉牛屠宰业发展相对落后,该优势区辖优势县67个,是四大优势区中辖优势县最多的地区,但仅有9家规模化肉牛屠宰企业,总设计能力45.20万头,2010年实际屠宰量8.48万头,平均开工率仅为18.80%。

(三)牛肉贸易形势

近年来,我国牛肉贸易呈增长趋势,从以冷冻牛肉进出口情况来看(见表3、表4),2011年1-6月份,我国冷冻牛肉进口量为8148吨,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19.42个百分点,主要来自巴西、巴拉圭、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其中,巴拉圭、澳大利亚是今年上半年我国进口冷冻牛肉的主要来源,占我国冷冻牛肉进口量的81.8%。今年上半年,我国冷冻牛肉出口总量为7948吨,主要销往日本、香港、马来西亚、韩国等国家(地区),其中,日本是我国冷冻牛肉出口量最大的国家,占我国冷冻牛肉出口总量的46.3%。

三、中国牛肉供求状况分析

牛肉的供给和需求共同作用形成了牛肉市场价格,从我国牛肉价格走势来看(见图2),2007年以来,我国牛肉价格呈上升趋势,特别是2007年5月至2008年4月,牛肉价格提高幅度较大,随后进入平稳上升阶段,2011年1-6月份,我国牛肉价格增幅稳定,与去年同期相比,平均增加了5.5个百分比。

牛肉价格的上升与其替代品猪肉、羊肉价格的不断提高有关,同时,与肉牛饲料的主要来源—玉米价格的不断攀升也有一定的关系。产业经济研究室统计了2011年1-6月份牛肉、猪肉、羊肉、玉米价格的变动情况(如表5所示),发现我国居民肉类消费中所占比重最大的猪肉价格一直呈上升趋势,由1月份的24.86元/公斤提高至6月份的30.66元/公斤,上升了23.33个百分点,而玉米价格则由1月份的2.12元/公斤增加至2.3元/公斤,上升了8.5个百分点。

数据来源:中国畜牧业信息网

从牛肉供给和需求的角度来看,2011年1-6月份,我国牛肉产量与消费量均呈下降趋势,与去年同期发展趋势大致相同(如图3所示)。从供给角度看,2011年上半年,我国牛肉总产量272万吨,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2.2个百分点。母牛存栏下滑与小规模育肥户收益减少导致牛肉供给能力极大降低。近两年来“杀青弑母”行为的后果逐渐显现,架子牛的价格较去年同期上涨了600元左右。再加上饲料成本的上升,部分小规模养殖户开始放弃肉牛养殖,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导致国内牛肉供给降低。

从需求的角度来看,作为肉类消费中的中高档产品,牛肉的消费量受人们的收入水平及预期影响较大,此外,牛肉市场的不规范,注水牛肉和伪劣牛肉等产品充斥市场,消费者不仅担心牛肉的安全同时也无法获得可靠的牛肉质量信息,这些因素极大地降低了牛肉的消费量。

从2010年我国牛肉供给和需求的总体情况来看(如图3所示),牛肉产量和消费量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全年牛肉消费主要在冬季,春、夏、秋三季销量有所减少,在牛肉属肉类消费中的中高档产品,节日、特别是春节前后,牛肉消费量明显增加。夏季是消费量最低的季节,据调查,我国牛肉消费、特别是家庭外牛肉消费主要以火锅、烤肉为主,受消费方式和习惯的影响,炎热的夏季不利于牛肉的消费。同时,夏季也是牛肉产量最低的季节,这主要是由于炎热的气候不利于肉牛的生长,我们在调研中也发现,许多农户在炎热的夏季会选择空栏或减少存栏量,直到天气变凉,养殖户才会选择大规模补栏。

四、中国肉牛产业政策分析

由于我国肉牛产业起步较晚,且牛肉消费在居民肉类消费中所占的比重位居第二,远低于猪肉在肉类消费总量中所占的比重,因此,与生猪产业政策相比,国家在肉牛产业发展上没有特别的政策支持。

2010年,农业部颁发了《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工作方案》,启动了全国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国家投入5亿元专项资金,采取“以奖代补”方式对达到标准的养殖场户予以扶持。分两批奖励年出栏量在500-2000头的肉牛养殖场(户)19个,每场(户)奖励80万元。创建了50个肉牛示范场(小区),对于年出栏量在500头以上、符合建设标准的小区给予补贴,每个小区补贴。

2011年国家继续强化支农惠农措施,特别是在财政扶持方面将会对肉牛业有所涉及,势必会对我国肉牛产业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农业部畜牧业司在《2011年畜牧业工作重点》中明确指出,要加强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加快推进畜禽品种改良,落实生猪、奶牛、肉牛和绵羊良种补贴政策,做好肉用种公牛生产性能测定工作。在政策实施上主要体现在将会继续实施畜禽良种工程,加大对肉牛良种繁育体系建设的支持力度,加强肉牛原种场、资源场和种公牛站基础设施建设,加大肉牛新品种选育。扩大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工程实施范围,支持肉牛优势区域发展标准化肉牛养殖场和养殖小区。扩大良种项目补贴实施范围,对选择肉牛优质冻精实施人工授精的养殖场户给予补贴。随着经济发展,肉牛养殖在一些地方经济中逐渐显示出较强的优势。一些地方政府采取积极的政策推动肉牛产业发展,部分养牛大县围绕肉牛饲养、出栏、小区(场)建设等积极实施扶持政策。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