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

胡萝卜优良品种及其无公害高产栽培关键技术

2012-04-27 16:36:58  作者:SystemMaster
胡萝卜原产亚洲西部,栽培历史2000多年。13世纪经伊朗传入我国,目前全国各地均有栽培。中国是胡萝卜种植大国,胡萝卜种植面积相当于世界胡萝卜总种植面积的1/3还多。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韩国等经济发达国家开始大量食用胡萝卜,大量进口胡萝卜,其进口量主要依赖我国。

胡萝卜的主要特点是:①具有十分丰富的营养和较高的药用价值,菜药双优。胡萝卜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花青素、番茄红素、核黄素、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及人体所需的多种微量元素,可增强视力、免疫力,防治心脏病、清除氧自由基、结合毒素、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并具有降低血脂、降压、抗癌、抗衰老等功效。②胡萝卜管理相对简单,病虫害较少,适于规模化种植。栽培中施用农药较少,农药污染轻微,很容易培育无公害蔬菜。③耐储运,适于长时间和长距离的运输。④胡萝卜秋季播种较晚,便于茬口安排,是一种传统的救灾作物。

一、目前我国胡萝I、生产中主要优良品种

1.日本新黑田五寸人参从日本引进的胡萝卜品种。适合春、秋种植。肉质根长15~18厘米,皮、肉、心均呈深橙红色。心柱细,脆甜,适合加工和出口。产量高,抗病性强,适于春、秋种植。

2.郑参一号河南省郑州市蔬菜研究所育成的新型优良胡萝卜品种。适合秋季种植。早熟,生育期90~100天。株型半直立,裂小叶排列较密,株高中等,地上部分生长势较强,肉质根圆柱形,商品率高,长20厘米,横径5厘米。单根重300~400克,每亩(1亩=l/15公顷)产4000~6000公斤。心柱较细,皮、肉、心均为鲜桔红色,鲜食脆甜,更适宜加工,是国内外少见的圆柱形三红胡萝卜,加工出口潜力巨大。

3.郑参丰收红郑州市蔬菜研究所育成的新型优良胡萝卜品种。适合春、秋种植。中早熟,生育期1 10天左右。株型半直立,裂小叶排列较密,株高中等,地上部生长势较强,肉质根圆柱形,商品率高,长20~25厘米,横径5厘米。单根重300~400克,每亩产4000~6000公斤。心柱较细,皮、肉、心均为鲜桔红色,皮色光亮,鲜食较郑参一号更脆甜,适宜加工,出口潜力巨大。

4.新红胡萝卜 由天津市蔬菜研究所育成。中早熟,鲜食加工两用品种。生育期为100~110天。肉质根长18~20厘米,呈长圆锥形。畸形根发生率低。肉质根橙红色,髓部较小且颜色与外肉相似。品质脆嫩,胡萝卜素、糖及各种矿物质营养成分含量较高。耐热性强,不易抽薹。

5.红芯四号由北京市蔬菜研究中心育成。该杂交种地上部分长势较旺,叶色浓绿,生育期i00~105天,冬性强,不易抽薹,适合春、秋种植;肉质根尾部钝圆,外表光滑,皮、肉、心鲜红色,形成层不明显;肉质根长18~20厘米,横径5厘米,单根质量200~220克;耐低温,低温下膨大快,抗逆性强,每亩产量4000公斤左右。华北地区春播一般在3月下旬至4月初进行,大棚保护地可在2月下旬至3月上中旬进行,其他地区春播可参照当地气温适期播种。

6.红芯五号 由北京市蔬菜研究中心育成。杂交种,叶色浓绿,地上部分长势旺,抗抽薹性较强,生育期100~105天:肉质根光滑整齐,尾部钝圆,皮、肉、心鲜红色,心柱细;肉质根长20厘米,横径5厘米,单根重约220克,每亩产量4000~4500公斤;胡萝卜素含量为110~120毫克/公斤,干物质含量高,口感好,适于鲜食、脱水与榨汁等加工用。

7.红芯六号 由北京市蔬菜研究中心育成。杂交种,地上部分长势强而不旺,叶色浓绿,生育期105~110天,抗抽薹性极强,适合我国大部分地区春季露地播种或南方地区小拱棚越冬栽培;肉质根光滑整齐,近柱形;皮、肉、心浓鲜红色,心柱细,口感好;肉质根长22厘米,横径4厘米,单根重约200克,每亩产量约4000公斤;总胡萝卜素140~170毫克/公斤,其中B一胡萝卜素含量100~120毫克/公斤,是适合鲜食与加:[的理想品种。

8.夏时五寸引自日本。叶从直立紧凑,适宜密植。根形整齐~致,肉质根横径5~6厘米,长18~20厘米,平均单根重300克,品质极佳,是鲜食与加工的理想品种。冬性强,耐抽薹,抗逆性强,可春夏播,比新黑田五寸早熟5~10天,每亩产量达5000公斤以上。

9.金红四号 由内蒙古农科院育成。生育期120天左右。生长势强,叶簇直立,肉质根皮、肉、心均为橙红色,圆柱状,根长17.5~18.5厘米,横径5.0~5.5厘米,单根重260~270克,B一胡萝卜素含量81.4毫克/公斤,商品率高,适合鲜食和加工。一般每亩产量4500~5500公斤。适合夏秋种植。

二、胡萝卜无公害高产高效种植技术要点

胡萝卜栽培主要以夏秋种植为主。北方地区一般在7月上中旬播种,江淮地区在7月中旬至8月中旬播种,华南地区在7~9月皆可播种。胡萝卜也可春夏种植,但要预防先期抽薹,一般选择当地地表下5厘米地温稳定在8℃~1O℃时播种,如山东、河南等地为3月中旬,京津地区为3月下旬至4月上旬,南方地区可适当早播。下面以胡萝卜的夏秋种植为例来简述其栽培技术要点。

1.整地施肥胡萝卜无公害生产地块的选择除了保证环境无污染外,应选择土地肥沃、土壤疏松、排灌方便、中性或微酸性的沙壤土或壤土,前茬应是非伞形花科蔬菜,如早熟甘蓝、黄瓜、番茄、洋葱、大蒜或大田作物如小麦等。这样才能保证生产的胡萝卜肉质根颜色鲜艳,侧根少,表皮光滑,质脆。注意深耕细耙,一般耕深25~30厘米,表土要求细碎平整,并进行晒土。为消灭杂草,使土壤疏松可在播种前复耕1次。随整地每亩施入充分腐熟的有机肥4000~5000公斤,三元复合肥50公斤或过磷酸钙20~25公斤加硫酸钾25~30公斤。有条件的最好再用免耕条播机免耕1遍,达到泥土充分细碎。

2.播种与除草播种时要选用新鲜种子,一般采用干子直播,每亩用种量为 O.5~1.5公斤。播前搓去种子上的刺毛,整理干净,稍加晾晒后即可播种。播种方式有高垄种植和平畦种植。高垄种植方法:通常垄距50~60厘米,平垄宽45厘米左右,高20厘米左右,每垄条播2行,行距18~20厘米,开沟深2厘米左右,顺沟播种,覆土厚度l~1_2厘米,压实后浇水。平畦种植方法:平畦宽l~1.5米,可条播或撒播,条播行距以15~20厘米为宜,撒播可将种子与湿沙等混合均匀撒播于畦面,播种后盖土厚l厘米左右。播种后灌水至土壤充分湿润。早出苗、出齐苗是丰产的关键之一,为保证胡萝卜播种后早出苗、出齐苗,要采取以下措施:选用新鲜种子、采用光子播种、适墒播种、播种后注意浇水、出苗前保证地皮不见干、套播青菜遮阴、盖草保湿、及时防除杂草等。为控制苗期田问杂草生长,造成草欺苗现象,除及时进行人工中耕除草外,可在播种后出苗前用25%除草醚乳油300克/亩,对水50公斤喷洒畦面,或用33%施田补乳油150毫升/亩,对水75公斤喷洒,或在播种2~3天后,当杂草露芽时,用50%扑草净150克/亩或50%氟乐灵100~150克/亩对水50公斤喷洒土面即可。出苗后用盖草能喷洒,可防除单子叶杂草。

3.田间管理①适时间苗、定苗。胡萝卜齐苗后,问苗2~3次。第1次问苗在1~2片真叶时,去掉小苗、弱苗、过密苗,保持苗距3厘米左右;第2次问苗在3~4片真叶(苗高10厘米左右)时,保持苗距6厘米左右.在5~6片真叶时进行定苗,条播保持苗距10~12厘米,撒播株距15厘米左右。②及时中耕。每次问苗后要浅中耕,疏松表土,拔除杂草。封垄前、浇水后或雨后也要进行中耕。高垄种植中耕还要结合培土,封垄前将土培至胡萝卜根头,防止出现青头。③合理浇水。胡萝卜出苗前保持土壤湿润。齐苗后幼苗需水量不大,保持土壤见干见湿。定苗后浇1次水,水后进行深中耕蹲苗,至7~8片叶肉质根开始膨大时结束蹲苗。肉质根膨大期至收获前15天左右应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在

胡萝卜迅速膨大期,如水分不足,易引起肉质根木栓化,使侧根增多;如水分过多,肉质根易腐烂:如果土壤忽干忽湿会使肉质根开裂,降低品质,因此要精心搞好水分管理,切忌忽干忽湿。④科学施肥。胡萝卜追肥的数量、种类需根据土壤肥力和胡萝卜本身的生长状况和发育时期而定。整个生长期一般需追肥2次。定苗后进行第1次追肥,偏施氮肥,追施尿素8~lO公斤/亩。当肉质根长到手指粗时,肉质根进入快速膨大期进行第2次追肥,偏施磷、钾肥,追施硫酸铵10~15公斤/亩,或氮磷钾复合肥30公斤/亩。以后可视生长情况进行追肥。

4.防止胡萝卜肉质根分叉措施①选择肉质根顺直耐分叉的优质品种。②选用新鲜饱满发育完全的种子。③选择沙壤土或壤土,尽量不要在土质粘重的土地上种植。④地块要深耕细耙,耕深不浅于25~30厘米,纵横细耙2~3次,力争土细:整地时不要漏耕漏耙,特别是地边地头。去除地里的碎砖、瓦、石块和树根等杂物。⑤有机肥要充分腐熟,细碎,撒施均匀。⑥及时防治地下害虫,避免危害。

5.防止胡萝卜肉质根裂根措施若生长期中土壤水分供应不均匀。一般是生长初期干旱,肉质根生长不良,内部细胞分裂缓慢,表皮逐渐硬化。而生长中后期m于雨水或灌水充足,内部细胞吸水加速分裂和膨大,而已硬化的表皮不能相应地生长,就会出现肉质根开裂现象。若追肥过量,营养过剩,或间苗时定苗过稀,营养面积过大,肉质根过速生长,均会造成肉质根开裂。所以一要均匀浇水,忌干湿不均,特别是胡萝卜肉质根膨大期,一般土壤含水量保持60%~80%。二要追肥适量、均匀,追肥要少量多次。三要合理密植,一般中小型品种行株距10厘米左右,大型品种行株距13~15厘米。

6.收获、储藏当肉质根充分膨大,部分叶片开始发黄时,适时收获。收后可贮藏在O℃~5℃,相对湿度为95%的冷库或仓库中。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