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经过在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进行连续2年的试验、示范后得出结沦:采用水稻“三围立体”强化栽培技术可有效提高水稻产量。
“三围立体”强化栽培也叫双三角形栽培,即每窝:三苗围成一个等边小三角形,三窝相连又围成一个等边大三角形的栽培方式,比传统栽培更规范,植株密度更一致,使水稻群体实现了“密中有稀,稀中有密”的有机统一,提高了群体光合效率,实现了杂交水稻超高产的穗足、穗大和籽粒充实的协调,最大限度的发挥了个体增产优势。该技术系水稻旱育秧、稻田免耕、平衡施肥、水稻强化栽培及地覆膜栽培等多项技术集成一体的综合配套技术体系,具有明显的省工高效、节水抗旱、抑制杂草、水稻稳产高产等特点,无论原水田或水旱轮作田都增产15%~30%,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优质水稻不高产,高产水稻不优质”的传统制约,非常有利于稻米优质,深受示范区农民的欢迎,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一、增产机理。水稻“三围立体”强化栽培技术是一项充分挖掘水稻品种增产潜力,促进水稻增产的新型栽培技术,它通过嫩秧早栽,配合稀植和“湿、晒、浅、间”灌溉技术,可以促进分蘖大量早生快发,有利于强健根系的建成和植株的健壮生长,“有机无机肥配合”与“减前增后”施肥技术延缓了生育后期稻株根、叶早衰,显著提高了后期的光合强度和光合产物积累,从而达到足穗、大穗、大粒、高产,且有利于稻米品质的改善和稻田灌溉水的节省。
二、适用范围。水稻“三围立体”强化栽培适宜在冬水田(冬闲田)地区和有较早茬口的蔬菜、绿肥、油菜等田块推广应用,只要水源条件基本能够保证的田块均可推广应用该技术。
三、主要技术。与传统栽培技术比较,水稻“三围立体”强化栽培主要技术有以下几点。
1.品种选择。在强化栽培条件下,品种间存在一定差异,一般以种植剑叶适中、耐肥抗倒、生长旺盛的品种(组合)更易获得高产。因此,在生产上宜选择分蘖力强、抗倒伏、穗型偏大的高产优质杂交稻组合。
2.嫩秧早栽。强化栽培技术在冬水田(冬闲田)地区可移栽2~4叶龄的秧苗,在双季稻地区可移栽3~5叶龄的秧苗。与传统技术相比,移栽秧苗减少了2~4片叶,有利于早生快发,以充分发挥水稻的大田分蘖优势,通过大量早期低节位分蘖,提高成穗质量。移栽时做到减少根系损伤、保持根系不干,要求浅插、秧苗直立。稻油两熟田油菜茬口收获早,如适当推迟水稻播种期,可以实现3~4叶龄移栽,易取得增产增收效果。
3.稀植壮株。于前作(蔬菜、绿肥、油菜等冬作物或早稻)收获后,对稻田实行免耕或翻耕。免耕即在前作收获后及时泡水、平田、施底肥,等水自然落干2~3天后栽秧。翻耕即在前作收获后及时泡水、翻耕、耙细整平后施底肥,再耙一次后保留浅水栽秧,也可按所确定的厢宽开厢抱沟。一般移栽密度(行株距)为(30~50)×(30~50)厘米,若肥力或施肥水平较高的稻田可采用(45~50)×(45~50)厘米,肥力中上的稻田可采用(40~45)×(40~45)厘米,肥力中等的稻田可采用(35~40)×(35~40)厘米,肥力较低的稻田可采用(30~35)×(30~35)厘米的移栽规格,按每厢栽植四行计算出厢的宽度(包括厢沟在内)进行开厢(生产上一般习惯采用1.33~2米厢距,其中厢面宽1~1.67米、沟宽30~33厘米、沟深20~23厘米),要求厢面平整,开沟平直,在厢面上实行双三角形栽植。
4.双三角形栽插。采取东西行向双三角形栽插方式,排行错窝,每窝按等边三角形分散栽插3苗(苗距6~12厘米),做到“稀中有密,密中有稀”,以利于分蘖的发生和个体生长,形成有利于高产的群体结构,促进穗大粒多。有条件的农户,最好在厢面上使用专门的开穴器(即多孔开穴器)打窝栽插,以使稻丛、稻株体分布均匀一致。
5.湿润强根。移栽后田间实行以湿润灌溉为主的“薄、浅、湿、晒”节水灌溉。在植株返青期,土壤要保持足够的水分,分蘖前期实施湿3~5天后干3~5天的浅水干湿交替灌溉(俗称:灌“跑马水”,如果期间的下雨能满足水分要求的可不必灌水)。当全田总苗数达到预定有效穗(18~21万)时进行排水晒田。长势很旺或排水困难的田块,应在全田总苗数达到预定有效穗数的80%时便开始排水晒田。在幼穗分化至抽穗扬花期要保持1~2厘米薄水层。在水稻进入灌浆结实期后要进行干湿交替灌溉,以养根保叶促灌浆。
6.控苗壮秆。中期要进行晒田,以控制无效分蘖的发生和促进有效分蘖的生长,实现壮秆大穗。
7.足肥高产。一般采用该技术栽培的稻田亩施纯氮量要比常规技术增加1~2公斤,同时要增施有机肥,以提高肥料利用率、培肥地力、改善稻米品质。在施肥方法上应以“减前增后,增大穗、粒肥用量”为原则。氮肥在底肥、分蘖肥、穗肥中的比例为5∶3∶2,其中底肥以有机肥为主,速效化肥为辅,同时要施足追肥和穗肥,以满足植株的营养要求。一般要求每亩施有机肥1000公斤,亩总施氮量要在10~15公斤,氮、磷、钾的配比为2∶1∶2,其中机肥的比例要占总施肥量的20%~30%,基肥、追肥、穗肥的比例为6∶3∶1。具体施肥时期为:有机肥、磷、钾肥可全作底肥施用;分蘖肥在移栽后5~25天内分2~3次追肥;穗肥在晒田复水后施用;抽穗后10~15天亩施尿素2~3公斤作粒肥;后期结合病虫害防治喷磷酸二氢钾1~2次。
8.综防病虫草害。在“三围立体”强化栽培技术条件下,8叶前稻田空隙大,杂草多,可在田内用谷壳覆盖苗间空隙来控制杂草和增加产量。在分蘖期时可进行2~3次人工除草或酌情施用化学除草剂(可在移栽后7天左右施分蘖肥时拌除草剂施下)防治杂草。采用“三围立体”强化栽培的稻田一般纹枯病很少发生,但螟虫危害较重。害虫防治以螟虫、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等为主,可用锐劲特、杀虫双和扑虱灵等防治。在喷药时应注意增加用水量。
四、有关问题解答。
1.有人问该技术能否应用于晚稻。回答是肯定的,但需要注意以下两个问题:①在早稻收获前采用旱育秧技术培育适龄(15天左右秧龄、3~4叶龄)壮秧;②于早稻收获后,对稻田实行免耕栽培,即在早稻收获后及时灌水泡田、平整田面和施足底肥,等水自然落干2~3天后即可栽插秧苗。
2.关于移栽叶龄问题。一般以2.5叶龄(即2叶1心)秧苗浅栽到本田(与农民朋友们所熟悉的两段育秧技术中小苗寄栽的做法非常相似)最为理想。据试验,4叶龄移栽较3叶龄移栽减产3.57%;5叶龄移栽较3叶龄移栽减产9.12%。试验结果表明,小苗移栽本田确实在分蘖成穗上存在优势,随着移栽叶龄增大后,尽管该技术仍比常规技术增产,但优势已不再明显。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小叶龄(指4叶龄以下小苗)移栽存在着“整地要求极高,管理十分困难,秧苗抗逆能力弱,株间差异显著”等问题,各地在具体应用过程中一方面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节,另一方面是在为适应茬口而增大移栽叶龄时必须要适度(以不超过5叶龄为度),尽可能争取早栽,以提高分蘖成穗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