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

建蔬菜大棚 重技术环节

2012-04-27 16:12:32  作者:SystemMaster
设施农业是发展现代农业的一个大方向。它产出大,效益好,同时,科技含量高,技术要求也高,投入资金又多,这样,对想参与的一般农民朋友来说,风险和难度都很大。因此,我们建议准备搞设施农业的农民朋友,事前一定要请教当地农技部门,谨慎行事。

入秋以来,富顺等地有几位读者来电咨询,如何搭建蔬菜大棚。一位农民朋友近日来电说,自己长期在外打工,今年返乡准备发展蔬菜生产,听说搭建大棚种植早春蔬菜更加实惠,不知怎样搭建?11月3日,记者带着问题,咨询了成都昆山万亩城市蔬菜基地特约技术指导、高级农艺师姜后珊。

记者:搭建蔬菜大棚首先应当注意哪些问题?

姜后珊:首先注重技术环节。一些人总是觉得,搭建大棚就是为了保暖,随便搭起就可以了。其实不然,要在有限的土地上收到应有的栽培效果,搭建大棚的科技含量并不低。

在我省多数地区,建造冬季大棚就在11月份。一般是在这一个月内做好骨架建设,在12月份覆盖上塑料薄膜,为来年开年时进行早春蔬菜移栽做好准备。

由于大棚是一种相对固定、使用时间较长的栽培设施,需要花费精力和财力,因此在建造之前必须进行规划,尤其是面积较大、集中连片的大棚基地,更要根据自然环境条件,对大棚的方向和布局,基地内的道路、沟渠、水池、住房等设施进行科学合理统筹安排,这样才能保证方便将来的生产管理以及土地的有效利用,为高产高效奠定基础。

一般来说,应选择交通方便,地势平坦、开阔,排水方便,有蓄水池、河流或地下水丰富,地势高燥,避风向阳,地下水位0.5米以下,土壤深厚肥沃的地方。最好选择水稻田,当然下湿田要除外。

此外,大棚走向也很重要。一般以南北向或略偏西南为好。即南北为大棚长,东西为棚宽。东西两棚间距0.8-2米,中间有一宽30厘米以上的小水沟。南北两棚间距2-3米左右,用于挖水沟、安供水管道、修建通行道路等。棚距在能正常生产的基础上,越窄越好,这样土地的利用率越高。

记者:大棚有钢结构、竹木结构等等,应当如何选择?

姜后珊:到底是搭建钢结构还是竹木结构,这完全取决于自己的条件。

钢结构大棚是用钢管或其它钢材造型后做成下方上圆拱的形状的大棚,有一定经济基础的可以搭建此类大棚。一般单拱宽度为6-8米,可以多拱相连。单栋钢管大棚规格一般为肩高1.6-2米、顶高2.6-3.1米、跨度6-8米、长度25-55米、通风口高度1.2-1.5米、钢管间距0.6-1.2米。这样的规格,主要考虑大棚的抗风、雪和保温性能。单栋钢棚一般造价在每平方米20-40元之间。连栋大棚需要将单栋大棚的侧边通风口两两相连,需要在顶部安装通风口。连栋大棚一般用于科研活动或展示效果,且结构较为复杂、建造费用昂贵,建议不宜采用。棚架使用年限10-15年,不用拆卸。

竹木结构即选用毛竹根据所建造的大棚形状不同而有所不同,可以建造圆形棚或下方上圆形棚。一般根部直径在2-5厘米、长度5-10米的毛竹都可以。大棚中间(内)一般加上适量的竹子或木头立柱做支撑。圆形棚一般用于生产低矮蔬菜,如辣椒、番茄、土豆、茄子等。方棚建造要麻烦些,费用也要比圆棚高出50%左右,但是可以用于生产黄瓜、苦瓜、豇豆等高架作物。由于我省多产毛竹,而且竹木结构大棚的建造方法简便、建造费用相对较低,建议大家可以重点考虑。

目前有些地方采用一些化学原料加工生产大棚骨架。这种骨架有造价低、成型好、耐腐蚀等多种优点,是各种大棚骨架材料的理想替代品。还有一种复合材料大棚就是用水泥预制件代替竹木结构大棚内面的支撑木柱或竹柱,上面还是用毛竹做拱。这样做的好处是折旧成本低、抗风性能好、抗腐蚀。水泥棚架使用年限10-15年,不用拆卸;竹(木)拱杆可以拆卸保存,使用年限2-3年。

记者:既然建议大家重点考虑竹木结构,请重点介绍。

姜后珊:并不是说竹木大棚就好,而是从经济的角度来考虑。现仅以建造圆棚为例介绍一下。通常一亩面积圆棚需要百夹竹700公斤或水竹1000公斤或竹片900公斤左右。拱杆可以拆卸保存,使用年限2-3年。常用规格、材料的建造方法是棚宽6米,在棚的两边用钢钎或其它器具每80-100厘米打一孔,孔深40厘米。根据选用的竹子的大小,孔径3-5厘米。再在孔中插上毛竹,两边的毛竹拉到中间用铁丝或布条捆绑两两相连,做成圆拱形,拱高2.2米,也可以在地上先将两根竹子连接好后在插入孔中自然成型。在中间和两边1.5米高处分别绑一横杆加固。如果有需要可以在中间或其它位置加上立柱,可以提高抗风雨危害的能力。

需要提醒一下,无论是圆棚还是方棚,在加盖薄膜前一定要再仔细的检查一遍大棚。如果发现有不光滑的地方要用废旧薄膜或者布条包裹好,有铁丝尖向上要挂薄膜的也要拉到向内面处理好,要求做到上好薄膜后不得有挂损的地方。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