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

水稻三化螟及二化螟防治

2012-04-27 14:57:46  作者:SystemMaster
三化螟
三化螟属鳞翅目螟蛾科,俗称蛀心虫、钻心虫等,是我国南方水稻主要害虫之一。该虫以幼虫钻蛀稻株危害,在分蘖期危害形成枯心病,在孕稻期危害造成白穗和枯孕穗。一般发生年份,危害率在5%~10%,发生重的年份,损失产量在20%以上。
一、形态特征
成虫:雌虫体长约12毫米,体黄白色,前翅三角形。淡黄色。中央有一黑点,产卵前腹部末端有一撮黄色绒毛;雄蛾体大约9毫米,全身灰白色,前翅淡灰褐色,中央小黑点比较模糊,从翅尖到后缘有一黑色带纹,外缘有9个小黑点,前面7个比较明显。
卵:卵块长椭圆形,略扁,初产时蜡白色,孵化前呈灰黑色。每卵块有卵10~100粒,卵块上覆盖有棕色绒毛
幼虫:一般分为5龄和预蛹。1~3龄幼虫体黄白至黄绿色;4~5龄幼虫体胖,黄绿色;预蛹体缩短。不活动,腹足退化。
二、危害症状
水稻苗期和分蘖期,初孵幼虫从水稻茎部驻入,1周左右,造成枯心苗。孕穗末期至抽穗初期,初孵幼虫从包裹稻穗的叶鞘上或稻穗破口处浸入,取食稻花发育至2龄,在稻穗颈部咬孔侵入,并咬断稻茎造成白穗:
三、防治技术
防治水稻三化螟必须在搞好农业防治基础上。合理使用化学农药防治。控制螟虫危害。
1.农业防治 (1)灌水杀蛹:当越冬三化螟化蛹盛期,对冬闲田、绿肥留种田等灌水淹没稻桩2~3天,(2)栽培治螟:避免单双季稻混栽,不种或少种插花田,减少“桥梁田”,减轻螟虫发生。
2.物理防治 在螟蛾盛发期。开展点灯诱蛾,及时拔除白穗和枯心苗等,减轻危害。
3.化学防治 防治策略为压前、保苗、保穗。(1)防治枯心苗。根据当地病虫测报站的病虫情报,在卵块孵化蛤盛期进行调查,当查到丛枯心率2%~3%时,进行药剂防治。(2)预防白穗。根据当地病虫测报站的病虫情报,在卵盛孵期对破口抽穗的稻田用药1次。如果三化螟发生量大或水稻抽穗期长,需在齐穗时(80%左有抽穗),再用药1次,(3)防治药剂与方法。每亩选用:20%三唑磷乳油120~150毫升;5%氟虫腈(锐劲特)悬浮剂30~40毫升防治枯心苗;18%杀虫双水剂250~300毫升;90%杀虫单可溶性粉剂35克;50%杀螟松乳油100毫升。以上药剂任选一种、加水45~50千克喷雾。
四、注意事项
杀虫双、杀虫单对家蚕高毒、锐劲特对蜜蜂、虾、蟹高毒,注意使用安全、防治三化螟时,田间保水3~5厘米3~5天,以保证防治效果。
二化螟
二化螟属鳞翅日螟蛾科,是我国水稻产区的主要害虫之一,除危害水稻外,还危害茭白、玉米、高粱等作物。水稻分蘖期受害可造成枯鞘、枯心苗,穗期受害可造成虫伤株、枯孕穗、白穗等,一般年份减产5%~10%,严重时减产50%以上。
一、形态特征
成虫:前翅近长方形,灰黄褐色,翅外缘有7个小黑点。雌蛾体长12~15毫米,胸部和前翅黄褐色或淡黄褐色;腹部纺锤形,背有灰白色鳞毛,末端不生丛毛。雄蛾稍小,体长10~12毫米,胸部和前翅颜色比雌蛾稍淡,呈灰黄褐色;前翅中央有1个灰黑色斑点,下面还有3个灰黑色斑点;腹部瘦小,圆筒形。
卵:卵块为扁平椭圆形,几十粒至几百粒呈鱼鳞状排列成块,表面覆盖透明的胶质物。卵初产时呈乳白色,至孵化时呈黑褐色。
幼虫:分5龄和预蛹,初孵化时为淡褐色,头为淡黄色,2龄以上幼虫在腹部背面有5条棕色纵线,老熟幼虫呈淡褐色。
蛹:呈圆筒形,尾端臀棘扁平,有1对刺毛,背面有1对角质小突起,后足与翅芽相齐,初化蛹时,体由乳白色到米黄色,腹部背面尚存5条明显纵纹,以后随着蛹色逐渐变淡,5条纵纹也逐渐隐没。
二、危害症状
二化螟蚁螟孵出后,先在叶鞘内侧群集危害,造成枯鞘,2龄以后分散转株危害。分蘖期造成枯心苗;孕穗期形成枯孕穗或虫伤株;抽穗期形成虫伤株或白穗。
三、防治技术
防治枯心病:根据当地病虫测报站的病虫情报,在卵块孵化始盛期进行凋查,当查到丛枯鞘率超过10%时,进行药剂防治。
防治虫伤株:根据当地病虫测报站的病虫情报,在卵盛孵期对齐穗前的稻田用药1次。如果二化螟发生量大,5~7天再用药1次。
可选用的药剂:每亩用20%三唑磷乳油100~120毫升;5%氟虫腈(锐劲特)悬浮剂30~40毫升;杀虫双水剂250~300毫升;90%杀虫单可溶性粉剂35克;50%杀螟松乳油100毫升。以上药剂任选一种,加水45~50千克喷雾。
四、注意事项
要注意农药的轮换使用.延缓抗药性产生。已经对杀虫双、杀虫单和三唑磷产生抗药性的地区,要注意选用其他有效药剂。杀虫双、杀虫单对家蚕高毒,锐劲特对蜜蜂、虾、蟹高毒。注意使用安全。防治二化螟时,田间保水3~5厘米3~5天,以保证防治效果,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