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

化学农药的污染及有效防控

2012-04-27 14:00:53  作者:SystemMaster
自从20世纪40年代起。人们开始大量生产和使用六六六、DDT等剧毒杀虫剂。以防治农林作物病虫害。到50年代,这些有机氯农药被广泛应用。农药的问世,的确取到了高效、快速杀灭害虫的显著效果,同时农作物产量得到了空前的提高。但与此同时化学农药污染带来的负面影响令人担忧,保护生态环境,有效防止污染已成为重要课题。
1 化学农药的污染与危害
1.1 化学农药对自然环境的污染危害
据有关报道,农药利用率一般为10~30%,其余的残留在环境中。农药对自然环境的污染可直接毒化大气、水系和土壤,还可经过降雨、农田渗滤和水田排水等对地下、地表水体和土壤造成污染,生态系统遭到破坏。
1.2 化学农药对自然界动物的污染危害
农药在自然界的扩散和积累。必然对生活在其中的各种动物造成污染影响。首先是对昆虫的影响。第一,由于不合理用药,增强了害虫对药剂的抵抗能力,产生新的抗药品种,增加了防治病虫害的难度。第二,药剂杀死了害虫的天敌,使自然界害虫与天敌之间失去了平衡。当农药使用不当时。会造成天敌大量死亡,出现农药使用越多、害虫越猖獗的恶果。第三,由于农药使用不当。也杀死了不少传粉昆虫,影响作物产量。其次是对水生动物的影响。由于农药的大量使用污染了河流与海洋,使水生生物锐减,有的物种已濒临灭绝,导致食物链污染乃至断裂。另外飞禽和野兽有受到影响影响。飞禽吃了有毒的种子,野兽吃了中毒的飞禽和鱼、蛤、贝类,导致飞禽和野兽物种和数量急剧下降。
1.3 化学农药对食品和人类的污染危害
近年来,农药中毒和环境污染事故及农产品出口被国外拒收和退回的事件屡有发生,许多都是由于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超过了最大残留限量而致。给人们身体健康、农业经济收入带来较大的损失。农药是通过抑制昆虫中枢神经中的胆碱酯酶致死而发挥杀虫作用的,其对人体内的胆碱酯酶也有抑制作用,能阻断神经递质的传递,引起肌肉麻痹而中毒。轻者往往出现头痛、头昏、无力、恶心、精神萎靡等一般性表现;当农药污染较重、进入体内的农药量较多时可出现明显的不适,如乏力、呕吐、腹泻、肌颤、心慌等症状,更有甚者可出现全身抽搐、昏迷、心力衰竭乃至危及生命,长期受害者还可引起致畸、致癌、致死的严重后果。
2 农药污染的综合防控
2.1 切实加强农业防治
农业防治既是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的基础,又是减少农药使用量的有效措施。通过农业技术综合措施、调整和改善作物的生长环境,以增强作物对病、虫、草害的抵抗力,创造不利于病原物、害虫和杂草生长发育或传播的条件,以控制、避免或减轻病、虫、草的危害。
主要措施有选用抗病、虫品种,调整品种布局、选留健康种苗、轮作、深耕灭茬、调节播种期、合理施肥、及时灌溉排水、适度整枝打杈、搞好田园卫生和安全运输贮藏等。如与物理、化学防治等配合进行,则能取得更为满意的效果。
2.2 充分发挥利用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一种重要的防治手段,可以取代部分化学农药的应用,减少化学农药的用量,且不污染蔬菜和环境,有利于保持生态平衡。它包括保护利用天敌和使用微生物及代谢物制剂等控制农林病虫害。生物防治的方法很多,如利用天敌防治虫害,维护天敌种群的多样性;利用昆虫、细菌和动、植物等生物也可防治草害:利用生物农药防治害虫;利用放牧,如果园养鸡、稻鸭共育杀灭害虫等,是农产品无公害生产的重要手段。利用生物防治病虫害,不仅不污染环境,不影响人类健康,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2.3 利用好物理防治
物理防治方法也很多,如利用灯光诱杀、色彩诱杀、性诱剂诱杀、机械捕捉害虫、防虫网隔离技术、机械和人工除草等物理措施,防治病虫,减少有毒化学品的使用。
2.4 科学运用化学防治
对病、虫、草害要进行预测预报,做到适时防治;严格遵守《农药安全使用标准》和《农药合理适用准则》,做到安全、环保、高效用药;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严禁使用剧毒、高污染、高残留农药,坚持合理混用和交替使用,规避农药有害残留等,以增强药效,克服病,虫、草的抗药性产生,减少农药使用量,最大限度地降低用新采摘的未削皮的水果。防控病虫成本。
2.5 严格遵守农药安全间隔期
农药安全间隔期即最后1次施药至放牧、收获(采收)、使用、消耗作物前的时期,自喷药后到残留量降到最大允许残留量所需间隔时间。特别在果园和蔬菜上用药。最后1次喷药与收获之间必须大于安全间隔期,以防人畜中毒。如用于蔬菜上的杀菌剂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安全间隔期7d;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3~ 5d;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7天;杀虫剂10%氯氰菊酯乳油2~5d;2.5%溴氯菊酯2d;2.55%功夫乳油7d;20%氰戊菊酯乳油5d。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