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洋桔梗以品种丰富、色彩艳丽深受国际市场的欢迎,国内销量每年以30%的速度递增,2008年至今的均价达每支1.38元。目前云南的洋桔梗种植面积约3000亩,70%产自通海。然而,洋桔梗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优质花的比例少、品种更新慢,承接国际大订单的能力有限,生产者需要在管理技术上下功夫,最关键的是做好田间管理。
云南省农科院花卉研究所副研究员李金泽说:“洋桔梗易出现不抽薹、花芽不分化等妨碍周年生产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除了使用优质种苗外,还要选择适合云南气候特点的品种,如在冷凉地区、温暖低纬度地区选择中晚熟品种。做好田间管理尤为重要,冬季寒流来袭期间做好保温或加温工作,避免花期延后。白天温度不超过30℃,中午设施内温度骤升前揭开大棚两侧塑料膜,使其通风换气降温,避免高温强光导致顶芽、叶尖焦枯。”他表示,现蕾前土壤要经常保持湿润,均匀浇水。依据植株生长发育情况,每隔10天左右以液肥方式施肥。现蕾至收获前则应减少浇水和施肥量,注意增加光照。茎秆上有一两个花朵开放后,要少量遮阴以保障花色艳丽,防止褪色。此外,还要采取土壤消毒、适当轮作等措施,预防根腐病的发生。
针对洋桔梗产花高峰8月至9月行情较差的实际,做好花期调控可以保证切花价格稳定,达到效益最大化。通海龚杨洋桔梗专业合作社龚学辉介绍了他多年积累的“土办法”:“我摸索出来的花期调控技术得益于几年前的一次旱灾,造成部分洋桔梗成片遭遇虫害。考虑到节省二次购买的大笔费用,我冒着病虫害蔓延的风险毅然留下了近一亩洋桔梗,剪去离地面3厘米至5厘米以上的植株,进行实验种植,以期这些被剪去大半‘身子’的洋桔梗能‘脱胎换骨’,重新长出新枝,开出好花。功夫不负有心人,洋桔梗逐渐起死回生,一个多月后开出了好花,卖上了好价钱。”龚学辉管这种从田间获得的意外收获叫做“二次处理”,该技术最大的优点在于调控花期,使上花旺季的洋桔梗花期推迟一个月左右。他表示,虽然使用矮壮素可以抑制植株开花,但花期只能推迟10天左右,且调控期间植株开花不稳定,长势不整齐。因此,今年面对百年不遇的特大旱灾,他在指导花农生产时鼓励大家少用这类化学激素,并把他的“二次处理”技术介绍给花农。
在品种方面,云南通海瑞园花卉产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夏宇说:“根据云南特别是通海的气候特点,经过多年的摸索,较适合栽种的品种有‘玛丽’、‘雪莱’、‘圣剑’、‘神话’、‘露茜塔’、‘北极光’以及传统的‘701’和‘702’等60余个品种,冬季应该从以上品种中选择一些晚熟品种进行种植。”他还特别强调,截至目前国内没有洋桔梗生产标准,仅靠国外的生产管理技术很难实现品质的提升,因此他们根据多年的经验总结了一套适合本地区的生产管理技术和经验。针对昼夜温差大、冬季低温霜冻等气候特征引起植株休眠、叶片焦边等问题,他提出要做好大棚温差控制,及时进行通风和保温。一般情况下,早上8点后开棚,下午7点前关棚,夜间使用保温膜,有条件的还可以使用空调加温或增光加温,夜间棚内温度不低于7℃。此外,夏宇建议在国内繁苗技术还不成熟的情况下最好使用国外繁育的优质种苗,虽然成本较国内自产苗高15%至20%,但切花综合经济效益要高出30%至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