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

鱼赤皮病的防治方法

2012-04-26 10:29:58  作者:SystemMaster

鱼赤皮病,又名赤皮瘟或擦皮瘟。鱼体出血发炎,鳞片脱落,特别是鱼体两侧及腹部最为明显。部分或全部鳍条的基部充血,鳍的梢端腐烂,常烂去一段,鳍条间的组织有时也被破坏(亦称蛀鳍)。鱼的上下颚及鳃盖部分充血,出现块状红斑,鳃盖中部有时色素消退或烂去一块,以致透明。有时鱼的肠道亦充血发炎。

此病广泛流行,遍及全国各养鱼区,每年放养及扦捕后最易发生此病;因为鱼的皮肤在扦捕时及搬运中受伤,病菌乘机侵入鱼体。严寒冬季,水温很低,鱼的皮肤也会因冻伤而感染此病。此外,鱼在水中与固体物摩擦以后,也会形成伤口而发生此病。此病从早春至严冬终年可见,常与烂鳃、肠炎病并发,无明显的流行季节。

防治方法:

1、鱼池彻底清塘消毒,并在扦捕、搬运、放养过程中,防止鱼体受伤;鱼种放养时,用5—10ppm浓度的漂白粉浸洗半小时左右;漂白粉挂篓法也可预防。

2、体内给鱼口服磺胺噻唑,连续投药6天,每天1次,第一天用药量按吃食鱼体重每10公斤用药1克,第二至第六天用药量减半,与适量粘合剂混合,拌入饵料中做成药饵投喂。体外用药为全池遍洒漂白粉(含30%有效氯)1ppm或遍洒五倍子2—4ppm的浓度。

3、将白菖蒲(每亩4—5公斤)连同切碎的蓖麻叶(每亩4—5公斤)裹以松枝叶(每亩10公斤)内扎成2—3捆,放置食场及上风处,浸没于水中,每天翻动1次,使期腐烂汗液泡出来。同时口服白杨叶(每万尾鱼种1—1.5公斤)混入制成的饵料,连喂6天。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