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

土鸡围林野养综合配套技术

2012-04-24 15:14:25  作者:SystemMaster
一些地方土鸡以围林野养为主,以五谷杂食和田间地头草虫为食,生产的鸡肉野味十足、营养丰富、安全无公害。其综合配套技术如下:

一、林地选择。应选择远离畜禽交易场所、畜禽屠宰场、加工场、化工厂、垃圾处理场,避免空气、尘埃、水源、病菌和噪音等污染。最好在滩涂及河堤上的林场或果园饲养,树林的阴蔽度要在70%以上,防止夏季炽热的阳光直射引起鸡群中暑。

二、鸡舍建造。鸡舍应建在林地内避风向阳、地势高燥、排水排污条件好,雨季不成涝且水源充足,交通便利的地方。可建造塑料大棚鸡舍或改造旧建筑物为鸡舍,鸡舍两边滴水檐高1.5米左右,顶盖毛草,鸡舍建筑面积按8-10只平方米计算。棚舍前的开阔林地用1.5-2米高的尼龙网圈起来,作为土鸡的活动场所。棚舍内外放置一定数量的料槽和饮水器。

三、品种选择。应根据鸡群对围林野养的适应性和市场需求来确定。一是选择耐粗放、行动灵活、觅食力强、抗病力强的纯土鸡或地方土鸡血统占75%以上的杂交鸡种。二是选择对严寒和雨淋有一定适应性的快羽鸡种或体色、体态经选育提纯过的地方鸡种。

四、放养管理

1、放养密度与规模。放养密度应按宜稀不宜密的原则,一般每亩林地放养150-250只。密度过大草虫等饵料不足,增加精料饲喂量,影响鸡肉、蛋的口味;密度过小,浪费资源,生态效益低。放养规模一般以每群1500-2000只左右为宜,采用全进全出制。

2、放养时期。根据林地饲料资源和苗鸡日龄综合确定放养时期。一般选择4月初至10月底放牧,此间林地杂草丛生,虫、蚁等昆虫繁衍旺盛,鸡群可采食到充足的生态饲料。11月至次年3月份则采用圈养为主、放牧为辅的饲养方式。雏鸡捉回后第一个月按常规方式进行育雏,待脱温后再进入林地放牧饲养。

3、划定轮牧区。一般3-5亩林地划为一个牧区,每个牧区用尼龙网隔开,这样既能防止老鼠、黄鼠狼等对鸡群的侵害和传染性病菌带入,有利于管理,又有利于食物链的建立。待一个牧区草虫不足时再将鸡群赶到另一牧区放牧,公母鸡最好分在不同的牧区放养。在养鸡数量少和草虫不足时期可不分区。

4、按时补饲:为补充放养时期饲料的不足,对放养土鸡要适时补饲。可在早晚各补饲一次,按"早半饱、晚适量"的原则确定补饲量。为使在130日龄左右体重既达到上市标准又不会太肥,补饲精料的粗蛋白含量要适宜,参考配方(%)为:玉米58.4、麦麸9.5、豆粕22、骨粉2.5、草糠6、食盐0.3、微量元素添加剂0.1、蛋氨酸0.1、氯化胆碱0.1。

5、放牧调教与管理。密切注意天气变化,遇到天气突变,下雨、下雪或起大风前应及时将鸡群赶回鸡舍,防止鸡只受寒发病。夏季的晚上,可在林地悬挂一些白炽灯,以吸引更多的昆虫让鸡群捕食。放养初期每天放牧3-4小时,以后逐日增加放牧时间。为使鸡群定时归巢和方便补料,应配合训练口令,如吹口哨、敲料桶等进行归牧调教。

五、疾病防治

1、土鸡在林地放牧,不易管理,因此,要求饲养员责任心强,每天注意观察鸡群的生产状况,详细记录鸡群的采食、饮水、精神、粪便和睡态等状况。发现病鸡,应及时隔离和治疗,同时对受威胁的鸡群进行预防性投服药物。在放牧时期,定期在鸡饮用水中投放一定数量的消毒药,以控制饮水中有害菌群的含量,防止疾病的传播。

2、土鸡围林野养,虽然远离村庄和鸡场,但同样需要科学的免疫。参考免疫程序为:1日龄马立克疫苗皮下注射,4日龄传支H120苗滴鼻,8日龄和30日龄新城疫Ⅳ系苗滴鼻,12日龄和25日龄法氏囊苗滴鼻,35日龄鸡痘苗皮下刺种,50日龄传支H52苗2倍量饮水,60日龄新城疫Ⅰ系苗肌肉注射,90日龄鸡大肠杆菌苗肌肉注射,留作产蛋的鸡群在120日龄时,还要肌注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产蛋下降综合症三联灭活苗。用剩的疫苗瓶不可乱丢,要作深埋或煮沸等无害化处理。

3、搞好林地、鸡舍卫生。鸡舍每周清扫一次,转换轮牧时,彻底清除上一牧区的鸡粪,并用抗毒威喷洒或石灰乳泼洒消毒,鸡舍每2周带鸡消毒一次。

4、野养土鸡在林地内到处啄虫、啄卵,寄生虫病多发,鸡群应每隔1-1.5个月用左旋咪唑或丙硫咪唑驱虫一次,以提高鸡群的生长速度、均匀度及肉品的安全性。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