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

观赏性鲜食小米辣及其丰产栽培技术

2012-04-24 09:45:44  作者:SystemMaster

小米辣系云南省麻栗坡县种植多年的地方常规小椒品种,是集观赏、药用保健、鲜食于一体的多用途特色辣椒良种。

一、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

小米辣属茄科辣椒属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成熟果供食,可生食、炒食、干制、腌制和酱渍等。果实富含淀粉、蛋白质和维生素A原、维生素C。其果味辛辣浓香,具有温中散寒、健胃消食的作用。小米辣鲜椒产品在产地销售价格近年来一直稳定在3元/千克以上,最高时达10元/千克,每667平方米产值3000~4000元,最高达5000元以上。其产值和效益是种植玉米的10倍,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二、特征特性

小米辣株高80~90厘米,株幅70厘米。茎近无毛或有微毛。单叶互生,叶片长8~10厘米,宽4~5厘米,呈卵圆形或心形,叶色淡绿黄色,叶背面主脉处有微毛。花白色,果实圆锥形,嫩果白色或白绿色或绿色,老熟果呈黄红色或红色;果长3.5~5.1厘米,鲜椒单果重3~5克。单株结果250~300个,高者达500个以上。单株鲜果产量500~750克,高产株达1000克以上,每667平方米鲜椒产量1200~2000千克,高产地块2000千克。

小米辣具有喜温、耐热、不耐寒的特点,种子发芽和植株生长的最低温度为15℃,最适温度20~30℃;结果期最适温度为25~28℃,35℃以上高温或15℃以下低温都不利于结果。光照不充足会延迟结果期并降低坐果率。对土壤要求不严,以土层深厚、肥沃的砂质壤土最易获得丰产。

三、栽培要点

1.播种期与播种量。小米辣早熟栽培以秋播或冬播为主,秋播在9月底至10月初播种,露地育苗,苗龄65~70天。冬播于11月上旬至12月中旬播种,实行小拱棚保护地育苗,苗龄75~80天。春播在2月下旬至4月上旬播种,苗龄50~60天。春播既可育苗移栽,也可直播栽培。育苗移栽每667平方米用种量30克,直播为200克。

2.种植方式与种植密度。可实行单独净种,或辣粮间种(辣椒间种玉米)。净种行距60厘米,窝距50厘米,每667平方米栽2200株。与玉米间种,种2行玉米(行距50厘米)间6行辣椒,玉米穴距0.5米(双株栽培),每667平方米植玉米1100株,辣椒1500~1600株。

3.种植地块的选择与整理。选择前作为种非茄科作物的地块,以土层深厚、肥力中等以上的缓坡砂壤土种植,最好与非茄科作物实行3年以上轮作。在前作收获后及时深耕,移栽定植前再翻犁1次。在地势较平坦的地块上种植,以开厢理沟种植为好,厢面宽2米,沟宽0.4米,深0.2米,每厢种4行。开厢种植有利于雨季排水和田间操作。

4.施足基肥,合理追肥,实行配方施肥。每667平方米施腐熟优质农家肥2000千克~2500千克,普钙50千克,硫酸钾15千克,硼砂1千克,锌肥1千克,化肥与农肥拌匀后施作底肥。采用穴施,每穴施肥1千克,施后与穴内土壤拌匀。定植后,植株在开花坐果前可不追肥,以防前期生长过旺。遇干旱适当浇施腐熟淡清粪水。当1~2台花开时,以1:2人畜粪尿水施作稳花肥,盛果期每667平方米施尿素15千克~20千克,施后覆土或浇水。采果期间每隔15天喷施叶面肥1次,每次用0.3%尿素和0.3%磷酸二氢钾混合液喷施。

5.病虫害防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开花前每隔10~15天喷1次百菌清杀菌剂预防病害,坐果期每采收2次果,喷1次代森锰锌或其它杀菌剂,防止采摘造成伤口感染发病。若发生病毒病及螨类害虫为害,在发病和为害初期,及时喷菌毒清或克螨特等药剂防治。

6.采收与留种。如采收嫩果,当果实充分膨大,果色亮丽呈白黄色或红黄色时即可采收。每周采摘1次,于晴天上午或下午采摘。

小米辣属常异交作物,自然杂交率较高,为确保本品种的优良种性,留种田要与其他辣椒品种间隔500米以上。开花结果期拔除杂株,选留具有本品种特征、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植株作种株,待果实充分成熟后采收,后熟5~7天,剖果取种、晾晒、保存。也可将果实直接晒干,用小木棒打碎种皮后脱离种子,扬净杂质保存。

此外,小米辣还可利用庭院或房前屋后零星地种植,也可利用阳台作盆栽,既可观赏又能食用。在全年无霜地区还可剪枝留桩作再生栽培,适当加强管理,结果期可比当年栽种的植株提早45~60天,可提早上市,效益可观,其价格是正常上市时的3~4倍。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