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树花,又名舞茸、栗蘑,是食、药兼用蕈菌。灰树花具有松蕈样芳香,肉质柔嫩,味如鸡丝,脆似玉兰。灰树花子实体肉质,短柄,呈珊瑚状分枝,末端生扇形至匙形菌盖,重叠成丛;菌盖直径2~7厘米,灰色至浅褐色。表面有细毛,老后光滑,有反射性条纹,边缘薄,内卷。菌肉白,厚2~7毫米。菌管长1~4毫米,管孔延生,孔面白色至淡黄色,管口多角形,平均每毫米1~3个。现将灰树花覆土高效栽培技法介绍如下:
一、选栽培场所。灰树花是一种喜光、而且特别好氧性的食用菌,所以栽培室应选择光线充足,通风良好,并且易控温、控湿的房间,室内白天光线强度要在300勒克斯以上。栽培室内可以设置栽培架,架子层间距离不宜太低,层数也不能太多以免相互遮光。室外栽培场所可设置在荫棚内,选择通风良好,潮湿而排水方便的场她架设栽培荫棚,其顶部的塑料薄膜全面覆盖,再加遮荫材料,遮光度以“四分阳六分阴”为宜。栽培畦应根据荫棚地面的干湿情况而定,如果场地较潮湿,栽培畦应筑成高畦(距地面15~20厘米);若地面较干燥,则栽培畦应作低畦(深度为20~30厘米)。荫棚内风力一般较大,畦上应搭拱形小棚架,覆盖塑料薄膜,以利保持畦内小空间的湿度和调节温度。
二、配制培养料。于装袋前一天,将主料称好,拌和,加110% ~120%的水,水中要加1% ~1.5%石灰。边加水边搅拌,拌匀后成堆,盖塑料膜过夜。次日散堆,加进麦麸、石膏粉、过磷酸钙等,再次拌和,同时调水至60%,调pH值至6. 0左右。现介绍几种常用的培养基配方。①棉籽壳78%、麦麸10%、菜园肥土10%、石膏粉1%、过磷酸钙1%。②棉籽壳80%、麸皮8%、石膏和糖各1%、沙壤土或壤土10%。③酒糟65%、阔叶树木屑20%、麦麸13%、石膏粉1%、过磷酸钙1%。④阔叶树木屑75%、麦麸15%、玉米面8%、石膏粉1%、过磷酸钙1%。
三、装袋和灭菌。灰树花栽培袋的规格,目前多采用17 ~18×30~33厘米,厚度0.04~0.05厘米的聚丙烯塑料袋。培养基调好后要及时装袋,松紧适度。装袋时应注意,不能压破或刺破塑料袋,压紧培养基并使表面平整后打洞,套上塑料套环,然后塞上棉花塞。接着高压灭菌1.5~2小时或常压灭菌8~10小时。
四、无菌法接种。待袋温降至30℃时,趁热以无菌操作法接种。接种量一般掌握在每袋培养基接入菌种20 ~ 25克,轻轻摇动,使接入菌种有一部分落入培养基的洞中。
五、培养好菌袋。灰树花菌袋培养室的温度,应保持在22℃~25℃,室内相对湿度保持在60%~65%。菌袋前期培养的40天期间,对室内的光照要求不严格,可以在光线较暗的条件下培养,一般只需50勒克斯的散射光就能满足。菌袋培养40天之后,此时菌丝已基本长满菌袋,开始在培养基表面长成浓密的菌被,并隆起,形成凸起状,这时应增加室内的光照强度,光照强度为200勒克斯以上。在适宜的温度(22℃~25℃)条件下,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和光线刺激之后(约15~20天),培养基表面隆起的顶部逐渐长大,并开始变成灰黑色、表面有皱褶状凹凸,还会分泌出淡黄色的水珠,这就是灰树花的原基。
六、覆土栽培管护。当菌袋顶部灰黑色的原基出现皱褶或呈珊瑚状,并分泌多量的淡黄色水珠时,就要及时将菌袋搬进栽培室(或棚)内。然后将菌袋的棉塞套环去掉,把菌袋上面的塑料袋沿培养基表面剪开,在菌袋的侧面,用已消毒的刀片把塑料袋割2~3道长约6厘米左右的缝,菌袋底部割两道4厘米的缝,以利菌袋吸收湿气和排出多余的水分及通气。栽培畦(菌床)面先垫一层2厘米左右的细砂或透气性较好的砂土,将开袋后的菌袋整齐地排入畦内。菌袋之间留有2厘米左右的距离,在其间隙中填入经过晒干和消毒处理过的土壤,使其与菌袋的培养基表面持平,然后在菌袋表面覆盖一层已消毒处理过的土粒。覆土后,要及时调节土层的水份,应用喷雾器均匀喷水,少量多次,要求在两天之内,将覆土层调节到适宜的湿度,即用手捏土粒,不碎也不粘手为度。然后在土层表面均匀盖上一层阔叶树的叶子,也可用切成2厘米长的稻草段覆盖,厚度约0.5~1厘米,这样既可以保持土层表面的湿度,又能避免今后子实体长出后基部沾粘太多泥土。
七、防治病虫危害。灰树花出菇期较长,常发生病虫侵害,在坚持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同时,在发现局部杂菌感染时,通常用铁锨将感染部位挖掉,并撒少量石灰水盖面,添湿润新土,拢平畦面,感染部位较多时,可用5%草木灰水浇畦面一次。若发现虫害,可用敌百虫粉撒到畦面无菇处。用低毒高效农药杀虫,尽量避免残毒危害。
八、适时采子实体。灰树花的子实体,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从长出土面,出现皱褶的小子实体到长大成熟,一般需要15~18天。采收时,将两手伸平,插入子实体块底部的两侧,两手同时向一侧稍用力,就可使其根折断而采下。采后,将掉下的子实体碎末等清理干净,照常管理,为出下茬菇做好准备。采摘后的菇根2~3天内不要浇水,让其恢复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