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义乌:调研城乡统筹农房改造工作

2013-03-27 09:20:55  来源:义乌新闻网  作者:管理员

城乡统筹网讯“农房改造推进中,不能拆了一个旧‘村’,又建一个新‘村’;拆来建去,只见新村不见新城。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我们必须重新审视、深度思考义乌农房改造模式。”3月25日晚,市委书记李一飞专题调研城乡统筹农房改造工作时强调,要以更加开放思维和前瞻眼光,与时俱进推进这项民生工程,让群众过上更高品质生活,让义乌显著提升城市品位。

义乌历届党委政府十分重视农房改造工作,多年探索,勉力推进,卓有成效,不但改善了农民住房条件和农村生活环境,而且腾出了新的发展空间,助推了市域经济健康发展。新时期如何与时俱进推动农房改造建设,做到既让农民得实惠、受农民欢迎,又集约节约利用土地,提高城市品位?调研中,直面这个新课题,李一飞抛出三个问题,引导大家畅所欲言、深度思考。一是农房改造以原有村落分散安置好,还是打破原有村落布局连片集中建设好?二是义乌主城区、副城区农房改造如何调整政策,提高城市品位?三是大规模农房改造建设推进过程中,用什么样的建设机制确保质量、安全、廉洁?经过近三个小时的热议、激论,大家广泛达成共识:义乌农房改造必须与时俱进,下决心探索新的建设路径。

李一飞说,农房改造的过程,也是农村社区化改造的过程,更是农村向城市转化、农民向市民转化的过程。面对当下变化了的新形势,要立即着手编制市域范围内农村社区布局规划,对主城区、副城区、中心镇、农区分类规划农房改造集聚,不能只是一个物理上的布局、地理上的归并,就改造而改造,就集聚而集聚,而应作为城市功能分区、城市组成部分来统筹规划,城市公共服务功能要同步配套,做到规模适度,配套完善,档次提高,特色鲜明。

“今天推进的农房改造集聚,就像义乌当初办市场一样,最根本目的是要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这是民生之需,百姓所求。”李一飞指出,必须加强政策研究,将“让利于民”作为制定政策的出发点和政策实施的终极目的,以政策和利益导向推动农房改造建设。“品质提升了,环境改善了,利益让老百姓充分享受到了,改造集聚工作就能顺势而为、趁势而上。”

李一飞指出,新时期要着力探索农房改造建设新机制。要进一步转换运作理念和操作机制,在“群众可接受、政府可承受”的范围内,积极开展价格机制、代建机制和产权机制等探索,确保住房建设品质,提升社区建设品位。

农房改造既是一项基础性的重要工作,更是一项重大民生工程。李一飞强调,形势催逼我们,改革现有农房改造模式迫在眉睫、时不我待。必须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抱着对义乌历史负责、对义乌未来负责、对义乌老百姓负责的态度,以改革决心和为民情怀,以开放思维和前瞻眼光,下决心调整农房改造模式。

市领导葛国庆、斯建民、骆华勇、邵国龙和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汇报座谈。

编辑:刘早生 钟必攀 责任编辑:杨嘉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