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现场会,会议提出,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必须加大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力度,探索各具特色的统筹途径和发展模式;大幅度增加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投入,2009年省级安排“三农”资金175.7亿元,比上年增长20.8%。
会议指出,当前新农村建设有“三种倾向”应引起重视:一是缺乏信心,畏难发愁,认为在危机背景下难有精力和财力去搞城乡统筹、抓新农村建设。二是缺乏创造,平推平拥,一般化号召、一般化要求、一般化落实。三是缺乏科学精神,认为“一体化”就是“一样化”、新农村建设就是建新房、建楼房、建新村;有的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盲目蛮干,劳民伤财,搞形式主义,做表面文章。
据了解,在统筹城乡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方面,山东省总结出了“五类途径”:一是社区建设型。在城区或城郊,按照城市规划和城市社区的建设模式,对城中村、城郊村进行改造,使农村和城市融为一体;在农村,以中心村为载体,从调整区划入手,稳妥推进村庄合并,实行社区化管理,实现人口、产业和公共资源有效聚集。二是产业带动型。依托工业园区、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和大型市场,发展优势产业,实现以企带村、村企融合、一体发展。三是公共服务延伸型。通过完善规划和加大投入,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社会事业向农村覆盖、公共服务向农村辐射,构筑以政府公共服务、市场化服务与农民自我服务有机结合的农村社区服务体系,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四是小城镇集聚型。把小城镇建设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节点,通过规划建设和配套设施,强化小城镇产业集聚、人口集中和产品集散功能,促进工业向园区集中、就业向小城镇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五是帮扶共建型。通过强村强企、党政部门与偏远弱小村庄建立对口帮扶机制,通过基层党组织联建带动,外力与内力结合、输血与造血结合、治标与治本结合,以强带弱,优势互补,促进发展。
据介绍,山东省将努力实现“两个加大统筹”。加大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在更大范围内和更高层次上统筹推进城乡的交通运输网络建设、水资源开发利用、信息化建设、能源设施建设、住房建设、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要在县域内首先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互通互联,做到城乡一个规划、一个标准、一个管护。加大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发展的力度,按照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求,统筹推进城乡文化、教育、卫生事业发展,健全以农村养老保险、合作医疗、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五保供养和贫困群众救助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另外,推进新农村建设要实行“四个结合”,形成“共促共推共建共管”的整体合力。一是内力与外力相结合。
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新农村建设,推动城市人才、技术、资金、管理等生产要素向农村流动。二是政府推动与市场作用相结合。探索建立城乡发展利益共享机制,继续增加财政支农资金投入,建全支农资金稳定投入机制,充分发挥政府投资激活市场的作用,形成政府主导的多元化投资格局。三是基层组织与农民主体相结合。四是造福农民与造就农民相结合。加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职业技能培训和精神文明创建,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来源:农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