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是镶嵌在美丽富饶的华北平原上的一颗璀璨明珠。从新乡市驱车来到新乡县古固寨镇祥和新村社区,几乎没有觉察到是从城市进入了农村。一样宽阔平坦的道路,一样整洁优美的街区,一样衣着时尚的人们,一样齐全的公共服务设施……城乡差距在这里已基本消失。
崔清杰一家是入住祥和新村的第一户。走进老崔家271平方米的单体三层小别墅。客厅内宽敞整洁,楼上楼下干净利落,墙上精装裱的木雕《陋室铭》显示出主人的品位。崔清杰乐呵呵地说出他的感受:“新村内水电齐全,路修得平平展展,休闲广场、服务中心、中心小学、幼儿园、卫生室啥都有。住进新村的好处说不完。概括说,新村占地不多功能多,造价不高品位高。”
崔清杰所在的新乡县古固寨镇祥和新村是该镇规划的6个中心村之一,辖1200户、5700口人,由3个行政村、6个自然村规划而成。目前3个村子的村民约有一半住进了像老崔家一样的单体三层小别墅。崔清杰告诉记者,他家的别墅连装修一共花了15万元,一家三代住在一起,其乐融融
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是新乡市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重要内容。按照新乡市统筹城乡发展规划,像祥和新村这样的新型农村住宅社区,全市拟整合出1050个,它是在全市现有的3571个行政村基础上规划出来的。其中城郊、交通沿线等重点区域的920个行政村将在未来5至8年内整合为329个新型农村住宅社区。2008年至今,该市累计启动建设了206个新型农村住宅社区,完成投资43.3亿元,完成建筑面积500万平方米,在建130万平方米,1.8万农户入住社区,拉动农村住房消费39亿元,拆除收回旧宅基地8903亩,复耕面积800多亩。
全市形成了城中村改造型、村庄合并型、产业带动型、服务共享型、整体搬迁型5大主要建设模式,涌现出了祥和新村、龙泉—李台社区、四和新村、南蒲新村等一批新型农村住宅社区典型。根据群众报名情况,预计今年将建房450万平方米,可入住农民2.5万户,拉动农村消费37.5亿元,使其成为拉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面,加速推进统筹城乡发展。
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
统筹城乡发展,是科学发展观“五个统筹”之首,是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核心。新乡市从2006年开始,着眼于破解农村发展内生动力不足这一主要矛盾,把构筑城乡一体的统筹发展体系、破解城乡二元结构难题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首要任务和工作切入点,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县域经济发展、中原城市群新乡都市区建设“三位一体”,一体规划、一并推进。
在实践论证的基础上,确立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三位一体’系统工程为载体,推进城乡‘发展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劳动就业、社会管理’六个一体化,构建‘城乡一体的统筹发展体系、可持续发展的产业体系、以人为本的社会治理体系、科学发展的保障体系’四大体系,建设‘新型农村管理体制、新型农村经济组织、新型农村住宅社区’三新农村,加快人口、产业、生产要素聚集步伐,逐步实现‘居住环境、公共服务、就业结构、消费方式’四个城市化,破解城乡二元体制,努力走不以牺牲农业和环境为代价的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总体工作思路,通过3年多的探索实践,取得了明显成效。
现代农业发展和产业化经营呈现良好局面。粮食总产达75亿斤,优质粮比重达85%,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42.4%,农业综合机械化率64%,经济作物面积347万亩,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71家,注册登记农民专业合作社1024家,带动农户37万户,占农户总数35%。认证绿色食品居全省第一、无公害农产品居全省第二。
土地等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成效显著。2008年启动建设的329个新型农村住宅社区,全部建成后可节约土地24万亩,节约率可达50%左右。
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改善。实现了电话、光缆、宽带村村通,25%的行政村实现道路户户通,57%的行政村建有标准卫生室,32%的行政村建有文化大院,43%的农户用上沼气,新农合参合率达99.06%。
农民收入和消费水平持续提高。2008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5038元。全市约有150万农村劳动力从事二、三产业,劳务输出突破百万人次,全市30个产业集聚区就近吸纳农民就业42万人。
农民文明素质和社会和谐程度明显提升。通过村庄整合,按照城市社区标准规划建设新型住宅社区,改变了农村以往“有新房无新村”和延续几千年的生产生活方式,将有力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促进乡风文明和社会和谐。3571个行政村均配备了一名以上大学生村干部,“双强”干部占83%,高中以上学历占76%。今年上半年群众安全感指数居全省第2位。
新乡市坚持以统筹城乡发展为主线,走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道路。在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的具体实践中,坚持以中心城市为主体,以产业集聚区和新型农村住宅社区为载体,以“四个构筑”为路径,走“人口转移型”与“结构转换型”相结合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在建设新农村、推进城乡一体化方面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得到广大群众的支持和拥护。着力构筑以城带乡、产业转移的发展载体,促进城市生产要素向农村流动;着力构筑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载体,建设新型农村住宅社区,加快农村城市化步伐;着力构筑转移农民、壮大农业、农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提高农村生产生活水平;着力构筑城乡一体的统筹发展体制,激活农村发展的内生动力。推进城乡发展规划一体化、城乡产业布局一体化、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城乡劳动就业一体化、城乡社会管理一体化
今后,将着力探索农村社区化建设管理,促进产业集群发展,推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建设。力争到2015年,重点区域内920个行政村150万农民都能住进新型农村住宅社区,切实改善农业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积累经验,努力走出一条城镇化的有效途径,促进城乡同发展共繁荣。
城市名片中原明珠———新乡市
新乡市位于河南省北部,北依太行,南临黄河,是中原城市群及“十字”核心区重要城市之一。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现辖十二个县(市)区。总面积8169平方公里,总人口560万;市区建成区面积100平方公里,人口100万,城市规模及综合经济实力居全省前列。优美的城市环境、优越的发展空间、良好的社会风气等,已引起外界越来越多的关注。新乡市正成为中原城市群中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常新之城、和谐之城!
近年来,该市先后获得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先进城市、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质量兴市先进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中国金融生态城市、中国城市竞争力百强城市、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中国十佳和谐可持续发展城市、中国中部最佳投资城市、中国民营经济最具活力城市等一系列荣誉称号。
产业聚集拓展新农村发展空间
祥和新村崔清杰的儿子崔增连说:“住进新村的农民与城里人生活没有什么两样,环境比城里还好。家里人就在附近的产业聚集区上班,我自己跑车搞运输,家里还有4亩多地,种地也只一里多路。”
崔增连所说的“产业聚集区”,是新乡市推进“三位一体”系统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产业聚集区是实现人口、产业、生产要素聚集的重要平台,为加快农村二、三产业发展,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促进农民增收开辟了广阔的空间。
新乡市规划建设的30个产业聚集区,辐射了全市半数以上的乡镇、三分之一以上的行政村、100多万农村人口。2007年、2008年两年内,产业聚集区完成基础设施投资近58亿元,入驻各类工业企业2236家。
走进长垣县的起重装备产业聚集区,10纵16横的道路网,到处林立的起重吊架,生机勃勃。该区共聚集起重机整机企业103家,年产20万台起重机、160万台(套)起重机配件,中小型起重机占全国市场份额的60%以上。该市已经形成起重、制冷、纺织、电池、汽车及零部件、医疗器械、振动机械等7大产业集群。以市区为中心的制冷产业集群、长垣县的起重和医用卫材产业集群、新乡县的振动机械产业集群等,已在全省乃至全国享有一定的行业地位,新乡县大型智能化振动机械的市场占有率达到75%。截至2008年,入驻全市各产业聚集区千万元以上企业和项目累计超过1400家(个),完成工业总产值逾750亿元,占据了全市经济发展的一半。7大产业集群完成工业增加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量的46%。
今年上半年,全市产业聚集区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369.25亿元,增长13.66%;实施千万元以上投资项目479个,增长40.1%,其中新开工项目309个,增长85%。产业聚集区以路网为先导的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日趋完善,产业集聚能力大大加强,企业入驻步伐加快,有13个产业聚集区纳入省首批规划范围,产业聚集区建设步入一片新天地。
产业聚集区建设和新型农村住宅社区建设,为农村二、三产业发展提供更大空间,为农业集约化经营提供了有利条件,推动了农业规模化经营,促进了土地流转,土地流转20余万亩,规模高效农业园区基地面积突破300万亩,同时为工商资本进军农业领域、农民向农业产业工人的转化提供了条件。目前产业聚集区吸纳农民就业42万人,其中返乡创业农民工达6600人,创办企业5800余个,带动10万农村劳动力实现就地转移就业。全市已经有150多万农村劳动力从事第二、第三产业,实现农村就业结构、消费方式的城镇化。
社会保障解除农民后顾之忧推进城乡一体化,除硬件设施外,加强农民社会保障是必不可少的实质内容。新乡市在全省率先推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除此之外,养老保险、户籍管理、医疗卫生、教育、社会服务等城市化管理手段,都逐一落实,做出不同探索。
新乡市立足实际,积极探索,在户籍管理、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宅基地管理等方面进行创新实践,出台了发展规划及31条政策规定,制定了近30个配套文件。构筑在发展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劳动就业、社会管理等六个方面的“一体化”,着力推进城乡统筹发展。
祥和新村村民苑春胜一家三代住着271平方米的三层小楼,液晶电视、冰箱、空调一应俱全,小区内马路平直,绿树成荫。“现在我们和城里人没啥区别,你再看看这个。”苑春胜高兴地拿出养老保险、户籍管理、医疗保障、房屋产权证的证件。和苑春胜一样,祥和新村的417户村民放弃原有的宅基地,几个村子合并在一起,住上统一规划的房子,用上自来水,供应天然气,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和医疗卫生服务,过上和城里人一样的幸福生活。
这些证件的颁发,标志着入住新型农村住宅社区的居民,可以享受和城市居民一样的待遇,在新乡市破解城乡二元结构难题、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历史进程中,无疑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为了让农村享受城市公共设施,新乡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增强城市生产要素辐射带动能力。构建中心城市、县城、重点镇和产业聚集区、新型农村住宅社区四个层级的城镇体系。实施“3010”城市建设行动计划,建设“30分钟经济圈”和“10分钟生活圈”,以市区为中心,统一规划建设供水、供气、热网、路网、电网、信息网、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做大中心城市经济总量,以开展城市创建活动为载体完善城市功能,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
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方面,新乡市在2003年就实现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覆盖,成为全国唯一的地市级试点,目前该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共有428.5万人参加,参合率99.02%。同时,还把失地农民分别列入城镇低保和农村低保保障范围,做到了应保尽保;在义务教育方面,全市共安排进城务工农民同住子女1709人就近入学,接收率100%,实现了“应入尽入,同城同待遇”;还把在新乡市范围内新居住的居民,统一登记为“新乡市居民户口”,目前已入住新型社区的1.8万户农民全部登记为城镇居住地户口,并实现了供电、通信的同城同价。
今年以来,新乡市“新农合”在河南省覆盖面第一,社会保障养老保险绝对额全省第一。新乡,正朝着社会保障体系“城乡一体、全面覆盖”的目标迈进。
来源: 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