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甘肃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

2012-05-11 09:32:37  作者:SystemMaster

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城市与乡村的和谐共建,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和重点任务。甘肃的城乡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较典型的二元结构特征,城乡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既存在着摩擦和对立,又具有相互需要、协调发展的内在要求。如何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实现小康,是一个值得重视和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一、甘肃城乡经济的发展历程
甘肃是一个干旱多灾的贫困省份,在这一大的历史背景下,甘肃商品经济不很发达,生产力水平比较低下,城市工业弱小,乡镇零星,城市与乡村只能在低水平、低层次上缓慢发展。
1.第一阶段(1949年建国以后):随着国家工业化过程的加快,甘肃城乡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城市在乡村的支持下得以迅速发展。与此同时,工业化过程给农村带来的正面影响并不明显,城乡之间没有同步、协调地发展,二元经济结构的转换十分缓慢。
2.第二阶段(1952年—1978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3.58倍,年平均增长6.03%;这一时期的工业增长49.41倍,年平均增长16.27%;农业仅增长了46.28%,年平均增长速度仅有1.47%。这种增长速度的巨大落差,导致工农业发展的严重失衡,工业生产的高速增长,带动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生产的缓慢发展,严重影响了城乡经济的转换。
3.第三阶段(1978年以来):随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确立,极大地促进了劳动生产率及土地生产率的提高,二元经济结构开始真正发生转移,城乡间的相互需求增加、相互联系增强,城乡经济发展进入一个崭新阶段,截止2007年,甘肃省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702.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是1978年的13.76倍,平均每年增长9.46%;全省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10.38亿元,是1978年的140.93倍;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78年的100.93元上升到2007年的2328.92元,29年增长了22.1倍;全省完成工业增加值1063.84亿元,剔除价格因素,比1978年增长10.94倍。甘肃的城乡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
二、甘肃城乡发展不和谐的因素
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拉大。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差距呈逐渐扩大趋势。(见下表)
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较表
尽管采取了多种措施增加农民收入,自2004年以来农民收入增长明显加快,但仍然低于城镇居民收入的增长速度,城乡居民收入的相对差距和绝对差距仍在扩大。
2.地区间发展不平衡。由于受自然、经济、社会等因素的影响,甘肃省经济区域发展很不平衡,河西灌溉区发展快、变化大,城乡经济均排在全省前列,城乡收入水平差距也是全省最小的,均在2.84以下;南部高寒阴湿,发展经济制约因素较多,城乡收入水平均排在全省后列,收入差距在是最大的。1995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最高的酒泉市为2009.29元,最低的陇南市为549.71元,两者相差1459.58元。到2007年,酒泉市增加到5106元,陇南市仅增加到1600元,两者相差3506元,绝对差距拉大了2046.42元。
3.城乡居民生活质量差距大。2007年恩格尔系数城镇居民为35.86%、农村居民为46.8%,两者相差10.94%,城市已进入富裕阶段,农村才基本进入小康阶段。人均居住面积城镇居民为27.04平方米,农村居民为19.46平方米,小康标准要求人均住房面积达到25平方米。
三、甘肃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思路
1.加快农村经济发展速度,城乡产业结构互补协调
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甘肃农业产业化经营经过几年的不断探索和发展,已初步形成了欠发达地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雏形。今后,要加大农业产业结构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力度,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农业和农村经济大调整后,草畜业将成为全省最大的主导产业,要使主导产业实现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提高增值能力和比较效益,形成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良性循环的发展机制,成为农民增收和财政收入的源泉,必须进行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是产业化经营的重要环节,要通过对现有企业的改组、改制、改造或新建,真正形成几家能带动区域性生产发展,在市场上有知名度的龙头企业。市场是农产品聚集、销售的主要场所,也是农产品的信息中心,建立健全市场体系既是农业生产市场化的需求,也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环节,市场建设布局要和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多途径、多渠道建设各类市场,使更多的农民走进市场,通过市场销产品、收效益、得信息。
加强农业基础建设。1978年以来农业增速的波动和下降,说明甘肃农业发展的基础依然相当脆弱,农业的发展水平难以支持城乡产业结构的迅速变动和城乡经济的高速发展。加强农业发展的基础,就要增加农业的资本投入和科技投入,特别是加强农业的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要在农村交通、通讯、电力和水利等方面有大的突破,较大程度地改善环境条件和生产条件,以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增收的实现。
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当前国家对西部地区,尤其是西部贫困地区扶贫力度很大,但农民增收不能仅靠“输血”来提高,要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建立增加农民收入的长效机制。一是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要立足农产品基地,以农产品的加工、储运、销售为方向,提高农产品的加工水平和能力,实现农产品的加工增值、储运增值;二是扩大劳务输出,甘肃农村劳动力资源充裕,农业剩余劳动力数量多,可通过“政府推动、基地互动、培训促动、典型带动、社会联动”等多种形式输出劳务,不断强化技能培训,积极做好信息以及维权等服务,努力提升劳务输出的层次和劳务收入水平。
2.培育乡村市场
加强农村市场体系建设,完善市场机制。首先,要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按照多方兴建、多渠道筹资、统一管理、共同受益的原则办市场。其次,在发展规划上,应当结合各地资源优势、产业结构、交通条件、消费特点等,统筹安排,网点布局要合理,各类市场要配套。再次,在发展重点上,要大力发展各具特色的专业市场和区域性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经济比较发达的乡镇,还要建设好工业品市场。同时在市场秩序上,要制定和完善市场法规,规范市场交易行为,使各种要素和资源在更大范围内流动和组合,提高经济效益。最后,在市场基础建设上,要重视增加投入,不断完善农村市场的交通、通讯、仓储等经营条件,通过市场硬件建设来推动市场的活跃和经济的繁荣。
改善农村消费环境。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必需品的内涵进一步扩大,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受消费环境的制约,使农民有承受能力的消费需求不能实现。如:因缺电、停电频繁而不能购买家用电器,因接收效果差而不愿购买电视,因道路不畅不愿购买交通工具等等。因此,目前要抓住国家扩大基础设施投资的机遇,在各地的农田水利、交通、电视网、通信等方面,多安排一些分别适应于丘陵和山区的中小型农村基建项目。积极鼓励城市企业或下岗职工以资金、技术、劳务、设备、实物产品等形式,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树立健康的消费心理。健康的消费心理是发展农村市场的一个重要方面。一要敢于消费。目前农村确有一部分人受传统消费意识影响,“将就”心理严重,成为高收入低消费者,金钱长期压箱底。二要适度消费,避免超前消费、不盲目攀比。三要防止愚昧消费。少数农民受传统封建意识和不良风气影响,有了一定收入以后不是用于正常的生活消费,而是大搞封建迷信,为死人修墓立碑,婚丧嫁娶大操大办,人来客往不堪重负,使有限的购买力流失于市场之外,这种状况必须改变。
3.促进城市支持农村长效机制的建立
工业反哺农业。重点加大对农村的资金支持,发挥城市“反哺”的作用。城市应承担“反哺”农村的责任,一是财政支农投入要随财政增长幅度逐年增加,并建立长效的机制;二是要鼓励、引导城市工商资本注入农村、开发农业、兴办农副产品加工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三是要深化金融改革,扩大对农村的信贷规模,为中小企业融资难提供支持;四是要积极引进外商,把投资投向农业,特别是投向绿色产品生产加工基地、观光农业园和乡村旅游业(农家乐)的发展。
城市支持农村。重点加大对农村的帮扶支持,发挥城市“带动”的作用。一是发挥“中心”作用。城市是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中心,中心作用的发挥靠城市经济的壮大、社会事业的发展和文化建设的繁荣,城市发展又好又快,成为二产、三产的龙头,可带动、辐射一产,带动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二是发挥“聚集”的作用。城市是人口聚集、产业群聚集的地域,公共服务功能完善,城市发展愈快,聚集度愈高,服务功能愈强,吸引和吸纳作用也愈强,可吸引农村人口向城市、集镇、中心镇集聚,吸纳个私经济进城发展,增加进城务工人员收入;三是发挥“延伸”的作用。城市对乡村的延伸尤其是对城郊农村社区延伸作用非常明显,要努力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向这些地带延伸,努力促进城市社会事业单位和公共服务部门向这些地带延伸,包括:交通、供水、供电、通信、垃圾处理和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发展;四是发挥“统揽”的作用。城市在人才、资金、项目等各方面都具有优势,要发挥主导作用,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区域均衡发展,特别是要注重欠发达乡镇、贫困乡镇、边缘乡镇的加快发展,要给予这些地方适当倾斜的政策,加大转移支付的力度,加大扶贫帮困的力度。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