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记者走进这片改革的热土,探寻石嘴山人敢于突破、勇于创新、大胆求索的精神所在。
思想突破无禁区
在“城乡二元结构”根深蒂固的现实中,推进统筹城乡发展存在着许多困难和问题。作为一个资源枯竭的转型城市,要因地制宜地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石嘴山人首先在思想上有许多困惑待解。
现实困境制约了思想的突破。尽管石嘴山市农村人口只占全市人口的四成,但是统计资料显示,从2000年至2008年,全市城乡居民收入比由1.74:1扩大到2.67:1,差距逐年扩大;农业农村投入不足,基础设施老化,全市农田80%为中低产田;全市还有10万多农民没有喝上安全饮用水;公共服务资源在城乡配置上差距明显等等。如果把城市和农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考虑,彻底打破城乡分治的体制机制性障碍,一揽子解决全市的城乡差距问题,这不仅需要天文数字的投入,而且需要全市人民愿意为改革付出的胸襟,领导者有改革的勇气和非凡的胆识。人们的担忧和思想的混乱是多方面的,怕推进城乡统筹是个无底洞,投多少钱都没有成效;也怕一“统筹”就挤占城里人的资源,城里人不答应;更怕统筹过程中的层层困难吓住了改革者前进的脚步而半途而废。
市委市政府决定从思想入手,在全市开展思想大解放讨论,把全市干部群众思想中存在的畏难情绪、混乱情绪打消掉。
2009年2月,石嘴山召开统筹城乡发展动员大会,市委书记李文章在大会上作了思想动员:拿出思想超前的非凡胆识、改革创新的果敢气魄、开放包容的战略眼光、率先发展的进取精神,才能闯出一条成功的道路。要正确把握市情,服从改革大局,顺应发展趋势,敢于超越自我,坚决冲破长期以来城乡分割的思想禁锢,不断解放思想,创新突破,不断开辟统筹城乡发展新境界。
思想大解放为统筹城乡发展理清了思路,明确了方向,凝聚了力量。随后,一个又一个关于统筹城乡发展的文件相继颁发,一项又一项事涉统筹城乡发展的政策措施密集出台,一次又一次现场会议推进了统筹城乡工作稳步展开。市里还决定,从2009年开始到2017年,市县区每年安排25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统筹城乡工作。
典型突破模式新
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是一项艰巨的事业,从何处着手,石嘴山人着实费了一番脑筋。是不是每个县区都要培养“全能冠军”,样样占优,全面突破,还是主攻“单打冠军”、培育“特色冠军”,在实践中不断提升统筹城乡发展的质量和水平?石嘴山人在总结了试点经验后选择了后者。
“中粮模式”是石嘴山人一个引以自豪的典型。2008年9月,石嘴山引进了中粮集团20万亩农业种植基地和日处理1万吨番茄加工项目。中粮采取集中连片、整村推进方式,一期租赁惠农区土地6.5万亩,建成番茄基地4.8万亩和日处理6000吨的番茄加工厂,共计投资4.73亿元,在石嘴山农业发展史上创造了大型企业主导、土地集约经营、农业现代管理、城乡一体发展的“中粮模式”,促使该区8个行政村3600多农户实现了农业经营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
庙台乡乐土岭村农民闫海渔告诉记者,他家有12亩地,以前种玉米、小麦,好年头1亩地能挣800元左右。2008年,他家有6亩多土地被中粮租赁,中粮每年每亩给租金550元,他家一下子拿了3456元流转补贴金,他还在中粮种了10个月番茄,月工资1200元,一年工资又收入了1.2万元,那年他家就从中粮拿走了1.5万元,这是他家以往收入的三倍多。今年他决定把剩下的耕地都拿出来租给中粮,然后和老伴都到中粮公司去打工。
中粮这种模式在不改变既有生产关系的前提下,完成了一次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嬗变,并将部分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走进企业,走向城镇。农民务工时间实现了由短期季节性向长期稳定性转变,收入方式实现了由单一的务农收入向资产性收入、工资性收入、产业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多元化转变。
不仅如此,石嘴山人还探索出了公司+土地信用社+农机协会+农户的“小店子模式”,创新了土地规模流转机制、农业集约经营机制、农民持续增收机制和集体经济发展机制;探索出了农村产业非农化、农民生活市民化、土地利用城市化、管理服务规范化的“和平村模式”,不仅让农民和村集体通过土地股权转化获得了最大利益分配,而且妥善解决了城市扩张用地问题,实现了由村到城的平稳过渡;探索出了农村工业化、村队企业化的“村企合作模式”,形成了龙头带动型、土地开发型、劳务协作型、配套服务型、村企共建型等多种合作形式。
机制突破创新多
在石嘴山采访,记者强烈地感觉到,石嘴山人因地制宜的体制破冰与细腻的机制设计无处不在。他们把体制、机制的突破创新作为城乡统筹的着力点,不断探索,创造出了适合自身发展的好经验、好做法。
惠农区红果子镇创新的贫困农民住房流转机制值得关注。该区充分利用农村闲置房资源,探索建立农村低保群体流转房制度。他们对进入城镇居住农民已搬迁的农村安全砖房,通过政府牵线,买卖双方协商,把农民自筹资金和政府建房补贴资金捆绑使用,使贫困农民得到妥善安置。今年农户共购流转房519户,其中低保户164户。在此基础上,他们采取小户型集中连建方式,在各乡镇规划建设了一批农民廉租房,开创了农村廉租房制度先河。
城乡居民医疗一体化机制是石嘴山人的又一亮点。今年该市将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筹资水平统一为每人160元,在全区率先实现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一体化。记者在平罗县城关镇中心卫生院了解到,这个卫生院覆盖了2.8万农民和3万城镇人口,农民和城里人一样,每人都有一张医保卡,只要拿着医保卡就可以在卫生院查询机上查询自己的结算项目,看完病后马上就可以通过计算机系统进行结算,标准和城里人一样,方便安全,很受农民欢迎。
在石嘴山,城乡教育均等化也值得人们称道。刚从华东师范大学培训归来的大武口区隆湖一站学校校长何国栋说,市里现在正推行“五个基本”目标,即逐步实现城乡基础教育的普及程度基本一致,城乡学校办学条件基本一致,城乡学校经费投入基本相等,城乡教师业务水平、待遇基本相同,城乡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基本接近。因此,现在城乡教育没有什么差别,孩子都是就近入学,他们这个“乡下”学校这两年每年要增加一个班到一个半班。
在体制机制上寻求突破,还远不止这些。比如土地流转机制、土地增减挂钩机制、农民养老保险金筹措机制、户籍制度管理机制、基层组织建设机制、社区化管理新机制等等都是体制机制创新的亮点。石嘴山人用这种创新和突破精神,在城乡统筹的大道上正锐意前行。(宁启文)
来源:农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