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安康石泉“三域”理念 谋划统筹城乡发展新篇章

2012-05-11 08:41:28  作者:SystemMaster

近年来,石泉县用统筹城乡发展理念谋划县域经济发展,坚持全域规划、县域统筹、区域突破,以规划为龙头、以产业化为基础、以工业化为核心、以城镇化为主线,围绕推进城乡规划、城乡建设、产业发展、创业就业、公共服务、市场体系“六个一体化”进行了九大生动实践,取得了八大显著成效,在全省首个探索出了一条贫困山区统筹城乡发展之路。该县因理念超前、思路明晰、措施得力、创新大胆、实践丰富、特色鲜明、经验宝贵,责无旁贷地担当起了市级统筹城乡发展试点区先行排头兵的重担。

“三域”理念 谋划统筹城乡发展新篇章

“陕南贫困山区县,要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突破发展,必须走统筹城乡发展的路子。统筹城乡发展是破解‘三农’问题,实现城乡一体化的根本途径。”这是石泉新一届党政领导班子上任初对石泉当时县情的研判和定位、对突破发展路径的选择和确立。随之而来,该县始终牢牢坚持用统筹的理念更新观念,按照统筹的要求科学规划,以统筹为总抓手布局谋篇,坚持全域规划、县域统筹、区域突破“三域”方针,谋划统筹城乡发展新篇章。

――树立“全域石泉”理念,用全域规划引领。该县坚持以县域为规划对象,打破城乡界限,实现规划全域覆盖。核心是抓好县域人口和产业空间的两个布局,在总体一体化规划的指导下,做好各项配套规划,形成功能互补、体系完善、覆盖城乡的全域规划体系。坚持做到“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执法一个口、建设一条龙、管理一盘棋”,真正使规划变计划,计划变项目,项目变现实。

――坚持县域统筹,“六个一体化”为核心。首先是城乡规划一体化。总体规划与具体规划相结合,远景规划与近期目标相结合,一手抓完善配套与一手抓规范管理相结合。其次是城乡建设一体化。按照“鼓励转移、破除壁垒、双轨保障、允许过渡”的思路,鼓励支持农民进城,聚集县城人口,以城带镇、以镇促城。再次是城乡产业发展一体化。以产业互动作为城乡互动的起点、把产业互促作为城乡互促的关键、把产业融合作为城乡融合的基础,统筹产业发展、优化产业布局。四是城乡创业就业一体化。引导农民内聚外迁,鼓励进镇入城,加强就业培训,推动农民梯次转移,并建立健全有利于农民转移的户籍管理制度、就业创业机制和社会保障服务机制,让农民进城留得下、有业就、有房住,逐步实现农民变市民化。五是城乡社会事业一体化。按照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建立共享型社会事业体系、普惠型社会保障体系、县乡村三级便民型公共服务体系。六是城乡资源配置一体化。围绕“农民进城有通道、资本下乡有平台”的要求,科学配置资源,促进资金、人才、技术等生产要素双向流动。

――实施区域突破,树立示范样板。紧抓市委、市政府将杨柳新区确定为市级统筹城乡发展试点区的机遇,坚持主要领导亲自抓,用足政策倾力抓,大胆创新灵活抓,重点突破重点抓,坚持在产业发展上、住房保障体系上、政策体系上、项目建设上、社会治理模式上五方面求突破,着力把杨柳新区建设成为全县推进“三集中”的承载地,探索“三置换”的试验田,统筹“三化”的核心区,独具特色的西城区。同时,按照产业集约、居住集中的思路,积极推进池河明星现代农业与现代农村示范区建设;按照以游立镇、以镇促游、三产富民的思路,积极推进后柳水乡旅游示范区建设;按照产业集约发展,基础设施配套,五位一体建设的思路,推进迎丰三官庙等中高山综合开发示范区建设,形成不同层次、不同产业、不同类型的示范体系,为全面推进统筹城乡工作奠定基础。

九大实践 打响统筹城乡发展攻坚战

按照“三域理念”引路,该县以“三个集中”促进“三化联动”,在实践中改革、在改革中创新,在实践中总结、在总结中完善、在完善中升华,于九个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实践。

――协调推进三化进程。按照“一产做优、二产突破、三产配套”的思路,坚持四个集中,实施四大突破,夯实产业基础,强化工业龙头,增强城镇牵引,培育旅游支柱,统筹产业发展,优化产业布局,构筑产业联系紧密、空间布局合理、资源深度整合、区域特色明显、基础设施共享的产业集群发展新格局,从而使县域经济发展路子更加清晰,三次产业结构有所改善,实力不断增强。

――完善城乡一体规划。科学规划是实施统筹城乡发展的前提。该县2008年在省建设厅指导下,按照“功能区域训分科学、人口空间布局合理、城乡产业有机对接、公共服务相互配套”的要求,在全省率先编制了《石泉县城乡一体化建设规划》。规划提出,构建以县城为龙头,以重点镇为依托,以农村社区和中心村、农村居民居住点为支撑的城乡体系,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配套体系。依据这一规划,还配套编制了区域规划、控制性详规及专项规划,形成总规、区域规划、详规、专业规划配套的统筹城乡发展全覆盖的规划体系。

――狠抓农民增收工作。坚持以农民增收为主线,把农民增收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农民收入增长情况作为衡量统筹城乡发展实绩的硬指标,始终扭住农民增收不放松,在户调查、村统计、乡汇总、县分析的基础上,建立横向到产业,纵向到农户的增收坐标体系,把增收措施落实到每个农户。在增收思路上,进一步明确了突破蚕桑、狠抓生猪、扩大劳务、力促创业,促进农民增收由依靠传统农业向依靠现代农业的转变,由一产为主向二、三产业为主的转变,从而实现了农民增收的跨越式增长。

――加快培育现代农业。按照工业化理念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把基地建设作为产业化链条的第一车间,坚持走特色化、规模化、合作化、产业化之路,以强村大户为抓手,实施强村大户战略,既突出蚕桑、生猪两大主导产业,又从不同区域的资源优势出发,发展烤烟、水产等特色产业,形成了优势产业区域化布局、专业化分工和集约化经营的雏形。

――促进社会事业均衡发展。该县在统筹城乡发展中按照城乡均等原则,坚持“民生至上、教卫优先”,不断加大教育、卫生等投入力度,着力改变城乡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现状。大力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覆盖,在全国贫困县率先实行城乡大病救助制度,积极实施农民健康工程,努力缩小城乡卫生事业差距。对城乡低保人口实行“提标扩面”,积极开展城乡新型养老保险试点。公共设施建设上,重点加强农村水、电、路、气、房建设,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统筹城乡创业就业。该县把就业作为民生之本,坚持两个面向,完善服务体系,采取“政府买单、市场运作”的方法,加强农村劳动力就业创业培训,着力优化农民进城就业创业环境,建立健全有利于农民转移的就业创业机制;按照进城前基本均衡、进城后大体相当、落户后完全一致的要求,配套优惠政策,建立健全有利于农民转移的社会保障服务机制,确保农民进城有事干、有钱赚、有房住、有保障,以创业促就业,形成统筹城乡就业新格局。

――鼓励农民进城入镇。该县坚持把转移农民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切入点来抓,为了打破城乡二元分割体制,在全省率先出台《鼓励农民工进城居住和就业创业十条意见》,创新实施居住证制度,特别是针对农民想进城又有后顾之忧的思想,明确提出在承包地、林地、宅基地和社保医保等方面对进城农民实行“双轨保障、允许过渡”,保障了农民权益,推进了农民进城入镇。

――探索县域金融创新。为充分发挥金融对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作用,实现金融与县域经济发展“双赢”目标,该县建立了金融合作联席会议机制,出台了《关于县域经济与金融协调互动促发展的十条意见》,完善了支持农民增收、中小企业、城镇建设和重点项目的金融政策,形成县域金融与县域经济协调互动的新机制。并在产权改革方面进行了探索,以承包地、宅基地、林地和房屋为重点,通过“确权赋能”,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的现代农村产权制度,探索产权抵押贷款有效途径,促进农村资源资本化。

――加强基层民主建设。以转变职能、提高效能、便民服务为切入点,实行县乡村三级联动,服务型政府建设迈出了新步伐。以点名接访、三委运行、五步工作法为重点的村级规范化水平有所提高。为适应统筹城乡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的需要,下功夫推进乡镇职能转变,创新建立了经济发展、便民、产业、创业就业和基础设施建设等五个服务中心和县乡村三级便民服务体系,形成了运行高效、服务全面、群众满意的新型工作运行机制。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