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平:统筹城乡展新貌
按照城乡建设、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就业保障等工作统筹推进的思路,开平区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一项关系未来发展的重大战略来抓,从谋篇布局、资金投入、智力支撑等诸多方面精心谋划、强力推进,不但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而且探索出一套符合区域特色的宝贵经验。目前,这区的7个省级新民居建设示范村全部开工建设,完成投资6亿元,完成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完成工程总量的75%。
把240平方公里通盘考虑
开平区充分发挥中心城区优势,把全区240平方公里作为一个整体通盘考虑,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加快城市化进程。从打破城乡界限入手,从组织体系建设、资金使用、力量调配、公共服务延伸等方面,一起谋划、一起推动、一起落实。
空间布局:以唐山东部现代商住区为主体、以唐山现代装备制造工业区和北湖生态产业园为支撑、以唐湖风景区、唐河景观带和东湖生态园为纽带,形成城乡等值发展的大战线、大格局。
建设规模:对全区123个村实行整合开发,力争利用5至10年时间,逐步形成建设面积50至100平方公里、人口50万的中型城市。
发展要求:逐步实现农村变城市、村庄变社区、农民变市民。城乡居民购买力水平、公共服务水平、社会保障水平、生活便利程度和综合素质五个大体相等,基本实现城乡规划、产业、建设、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一体化。
发展方式:对城市规划范围内的52个村庄,以平改、集中联建为主,统筹推进社保、医疗、教育、卫生、就业等工作,建设统筹城乡发展的先行示范区;对规划区以外的村庄,积极试点,以建设中心镇、中心村为载体,通过宅基地换住房、换社会保障,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等值。
实施“六个一体化”工程
城乡规划一体化。这区大刀阔斧破除城乡二元体制,全方位构建城乡统筹、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实现了镇村空间布局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三规合一”。
城乡建设一体化。加快建设布局合理,造价经济、功能齐备的新民居,改善农村群众生活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提升人民幸福指数,受到了广大群众的普遍欢迎。
城乡产业一体化。开平区将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作为城乡统筹核心问题解决,为广大农民提供多种就业岗位,千方百计让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以南北两大产业园区建设为依托,特别是南部唐山现代装备制造工业区,建成面积达4平方公里,已有28家企业建成投产,安排农村就业岗位5000多个。全区29个产业化经营组织总资产达2亿元,年销售收入3.9亿元,其中农业龙头企业16家,带动农户4.3万户。
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城市道路、管网等基础设施不断向农村延伸。城南道、中兴道、马北路等一批优质道路先后建成,实现了镇村道路与市区道路的有效对接;利用陡电二期供热热网改造工程,预留供热面积240万平方米,为统筹发展提供了5年以上热力储备。自来水、污水等管道进一步向农村延伸,基本实现了管网全覆盖。
城乡公共事业一体化。这区注重将环境卫生、综合管理等服务体系向农村延伸,补足农村公共事业的“短板”。大力开展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攻坚活动,城乡环境卫生明显改善。投资6000多万元,购置垃圾清运车、配备了保洁员、垃圾桶和垃圾斗,建立了城乡一体的垃圾处理机制,农村垃圾实现日产日清。成立镇级综合执法中队,城市执法管理网络覆盖。
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不断完善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服务网络,让群众过上了无忧无虑的生活。这区积极推进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农村适龄老人参保率达到99.3%。探索养老保险城乡等值政策,逐步消除城乡保险额度差别。积极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85%以上,参合农民“出院即报”率达96.8%。
注重体制机制创新
城乡统筹发展,没有现成的路子可走,开平区通过深入调研,大胆创新,探索出了许多符合自身实际的新办法、新经验。
这区的栗园镇小佛头村在新民居建设中,将全部底商折成股份,分配到全体村民,将所得收益用于缴纳村民入住楼房后水电暖等生活支出。祖辈在村里居住的张大爷高兴地说:“以前总觉得住楼房开支太大,动不动就花钱,说实在的,谁不想住得好点,可是哪不得需要钱啊,这些村里早就替我们想好了,水电暖等费用村里全包,还有啥顾虑呀。”村民的后顾之忧完全消除。
这区还将张庄子、小代庄、贾庵子、东越河等村为试点,积极谋划将集体经营性资产折股量化给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实行“增人不增股、减人不减股”“股权可继承、可馈赠、可转让”管理制度,引导探索建立农村社区股份合作社。
如今,开平农民享受到的不仅是居住环境的改善,就业服务、医疗保障、人口素质……这一切都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几辈人向往的幸福,已悄然来临。
(王学民、李志全、宋小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