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第四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聚焦美国对华出口管制。何谓中美两国之间的新型大国关系?本届对话后,美方言出必行、放宽对话出口管制的可能性大不大?本届对话能否产生实质性的成果?
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第四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今天继续举行。在本届对话中,如何构建中美两国新型大国关系令人关注。在开幕式上,国家主席胡锦涛引用唐代诗人韩愈的诗句“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寄语中美关系,希望中美两国能打破大国对抗逻辑,妥善处理分歧,走出一条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之路。这牵涉到中美两国如何在新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中确立战略互信。
在经济方面,和经济学家此前做出的分析一样,如何切实放宽美对华高技术出口管制议题依然是焦点。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明确提出,希望美方切实放宽对华高技术产品出口管制,拓展基础设施合作,扩大金融市场准入。尽管昨天美国财长盖特纳说,针对美国承诺放宽对华出口管制“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的怪相,相信不久会看到一个实质性变化。但是中国商务部部长陈德铭指出,事实表明,美方不仅没有放松管制,还在某些领域加大了对华出口管制力度。回顾一下历史,盖特纳的表态已经是美国高层至少第三次公开对这一问题做出承诺,美国总统奥巴马3月与国家主席胡锦涛会晤时,曾对此予以表态。美国驻华大使骆家辉也在上海做出过类似承诺。对此,陈德铭说,中国有句古话叫一诺千金,我们希望美国这么一个大国,能够三诺千金,在放宽对华出口管制上有实质举动。
构建大国关系是本届对话一个重要的热门话题。胡锦涛主席和习近平副主席引经据典,分别对此发表了观点。对于中美两国构建新型大国关系该怎样看待?经济之声特约评论员、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世界经济研究室副研究员张茉楠来做评论。
张茉楠:在新的历史格局下,中美两国到底构建什么样的一种大国关系,确实影响深远。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美国是最大的发达国家,这两个国家能不能和平相处,对全球影响深远。从历史的发展来看,无论是原来的英德之间的竞争,包括美苏争霸,实际上都给世界带来非常大的灾难,这也给我们带来非常大的警示。那么最近美国学者李侃茹和北大学者王缉思,他们提出的中美战略互益的观点和论调确实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所以现在对于中美两国而言,最大的问题实际上就是消除这种政治之间包括相互之间的互信的赤字,两个国家由于政治制度包括经济体制和发展阶段不同,包括意识形态以及各自在彼此战略核心利益上都有分歧,最大的问题是如何消除彼此的信任赤字。所以说两个国家现在建立的这种中美战略经济对话谈判机制,提供了很好的交流和磋商的平台,给消除信任赤字提供了非常稳定和长效的机制。
实际上对于美国来讲,金融危机之后美国都是致力在推动整个经济结构的重建,包括从原来的债务推动型模式向出口推动型模式,包括再工业化。为此,奥巴马在金融危机以来也提出了比如出口倍增计划、再工业化的战略。一直以来,美国是战略全球产业链制造业的高端,但实际上美国想要回归实体经济再工业化,实际上也面临着重重的阻碍,比如说制造业成本的上升,和市场整个这种产业链的外移,美国如何回归这种再工业化?我想他绝对不是简简单单的回归低端制造,而是要向比如新能源、高技术出口,包括高端制造业的这种回归。那么未来美国要实现所谓的出口倍增计划,奥巴马提出的是在2009年1.5万亿的基础上,在2015年达到3万亿的出口规模,谁是他最大的出口市场?对于中国来讲,肯定是他最大的出口目的地。但实际上我们看到的是金融危机以来,美国非但没有对中国的出口管制有所放松,反而是有所收紧,所以与他原来的对中国出口管制的承诺实际是不相符的。
主持人:我们知道奥巴马政府提出的出口倍增战略是在金融危机以后为了重振经济提出来的,那么这样的一个出口战略是不是意味着接下来美国放松对华出口管制的可能性依然不大呢?
张茉楠:我觉得确实是有这种倾向,因为从前三次的中美战略经济对话来讲,各自实际上成果都是比较丰厚的。但是除了中方承诺比如说要扩大中国的国内市场的消费、刺激内需、包括增加进口以及调整人民币汇率的弹性,实际上这些承诺我们都基本兑现了。但是美方所承诺的比如刚才谈到的放松对华的出口管制,以及承诺开放美国的金融市场 ,给予中资银行的国民这种待遇,实际上进展其实都不是很大。
我觉得这种承诺和实际行动上出现的差距,跟美国现在整体的战略转型有很大的关系,包括中国现在发展阶段,因为中国肯定要从原来这种低端制造向高端制造迈进,那么不可避免的中美两国之间的摩擦分歧会越来越大。所以这种分歧是不可避免,两国关系走得越近,这种合作越深入,这种摩擦和分歧就会越频繁、越激烈,关键是如何处理这种分歧,如何在相互吵过之后能坐下来协商解决这种矛盾。我把这种关系比作稳定性摩擦,或者叫甜蜜的冲突也好,这是两国大国进行深入合作不可避免。如何解决?就是中方的包容和西方所强调三种进取,应该在更大范围内进行融合,这也就像前期中国国家领导人谈到的那样,宽阔的太平洋有足够的空间能够容纳中美两个大国,美国如果把中国从更大意义上当作朋友来看,那么他市场会更大,他未来的发展的空间会越来越大。
主持人:基于这样一个客观的前提,本次对话的成果能不能产生实质性的成果?
张茉楠:我觉得现在的战略意义要大于实际意义,因为从两个国家现在的这种发展阶段来看,比如中美两国现在处于40年的新的历史时期,两国也要调整自己的内部结构,而且都要实行重大的战略转型。我觉得美国要实现这种所谓的出口倍增计划和中国开拓更多的市场和向高端升级,整个产业的转型,这种贸易摩擦和汇率战就不可避免,可能两个国家都会进入这种常态化摩擦的发展阶段。所以包括知识产权的摩擦,包括像出口管制,可能短期内不会有太大的实质性的改变。那么对于中国来讲,我觉得最大的问题是怎么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中国现在整个产业转型和贸易结构的转型,这种历史发展阶段这种历史的进程是不可阻挡的,可能有常态化的摩擦,但是中国如何变波动为主动,加快中国自己的贸易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升级,这个才是至关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