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成都工业园全域统筹产业发展形成联动

2012-05-03 08:42:09  作者:SystemMaster
2011224,成资工业园内一片繁忙景象。除了与成都经开区汽车产业和资阳载重汽车进行配套之外,园区还将目光瞄准与重庆汽车产业的配套。
将成资工业园的产业定位与成都经开区的汽车产业形成联动,这是从整个成都经济区的全域考虑,统筹布局!而除了在产业发展方面进行统筹之外,更重要的是,在体制机制管理和创新方面,在政府服务方面,也共同携手,推动合作园区提高办事效率,改善投资环境,促进区域共同发展。
成资工业园实现异地融资
异地贷款、异地抵押、异地使用、异地监督--作为地处简阳市的成资工业园,成功实现了在成都区域内的金融机构进行融资。仅在去年,成资工业园就与4家金融机构达成贷款共14.73亿元,完成BT投资约3.23亿元,落实省发改委基础设施项目发展引导资金700万元、省经委园区平台建设发展引导资金600万元。
据成资工业园管委会副主任王斌介绍,去年全年,成资工业园新引进项目32个,协议资金51.7亿元,到位资金5.2亿元;预计项目建成达产之后可实现年产值97亿元、年上缴税金5.4亿元;新开工建设工业项目20个,建成投产工业项目10个。根据确定的发展目标,成资工业园将力争到2015年,开发建设30平方公里,扶植培育一批销售上亿元的骨干企业,形成现代工业新城雏形;到2022年,开发建设60平方公里,形成百亿企业集群,建成千亿产业基地,成为成渝经济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到2030年,开发建设100平方公里,全面建成西部领先、国内知名的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园区和现代工业新城。目前,我们正邀请国内知名规划专家,对整个区域规划进行调整,采用组团式、镶嵌式发展模式,每个组团确定一个主导产业,全力促进发展!王斌说。
全域统筹形成产业联动
各共建园区的定点选址和产业确定,是按照全省划定的成都经济区区域(7+1),在全域范围内统筹规划布局。市经信委工业园区处朱健副处长接受采访时介绍,在产业确定上充分考虑了各地的资源禀赋和产业特色,整合信息、技术、资金、土地、劳动力等资源优势,形成产业联动,特别是围绕成都经济区已经初具规模和有良好发展前景的电子信息、汽车、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加快形成产业集群;在布点布局上,则充分考虑既有利于承接成都中心城市的产业辐射,又有利于带动周边区域的产业关联发展,成片发展,比如成都-资阳车产业带。
记者了解到,成都一方面将因空间、土地、劳动力等资源制约,在本地发展受限,但市场好、效益好、发展愿望强烈的成都企业推荐到合作园区,使他们有更好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在成都电子信息、汽车等重点产业布局规划中,充分考虑成资、成阿等合作园区,把他们作为产业的重点配套区域,主动推荐项目,甚至给予政策补贴,促进项目落实。杭州士兰微电子落户成阿工业园,便是其中的一个例子。总投资30亿元的杭州士兰微电子,将在成阿工业园建设LED及电子芯片西部生产基地,投产达产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值40亿元。
成阿工业园的另外一个主导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更能够体现与成都市的产业发展相容性。作为成都市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重点承载区域,金堂工业集中发展区及淮口工业集中发展点,在与成阿工业园同时发展的情况下,在产业定位上相互错位,我们按照此前确定的相关合作机制推进,进行项目流转。
各有侧重合作园区选准主业
我们将围绕主业,集群发展的理念引入合作园区,使各个合作园区选准主业,集中力量抓好产业发展!朱健告诉记者,在成都市工业集中发展区发展过程中,坚持的是一区一主业的发展模式,对于合作园区来说,显然不太适合,但确定主导产业发展,却十分必要。为此,成资工业发展区重点发展机械、电子、新型材料和临空产业;成眉石化园区重点发展化工、机械加工、机电一体化配套等产业;成阿工业集中发展区重点发展环保产业、有色金属深加工、新材料、机械加工等产业……
体制创新是深入合作、实现双赢的关键!王斌称,成都面对产业发展空间、资源、环境等诸多制约,在工业园区建设过程中,以看长远、算大账的战略气魄,在园区投入、项目转移、收益分配上敢于,才到了发展空间、产业配套等诸多战略后劲。同时,将体制机制创新作为首要任务,形成了以股权为纽带的市场化管理体制机制,有效降低了合作共建园区的管理成本,根据各自的优势进行分工,有效提高了园区开发建设的整体效能。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