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阶段,出现了很多新情况,需要我们有新认识。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与时俱进地提出了经济新常态和供给侧改革等新思路和新战略。从经济新常态到供给侧改革,反映了认识的不断深化。这两个概念有着密切的关系,供给侧改革是引领经济新常态的必由之路。
经济新常态是与过去多年的经济状态相对而言的。2014年11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提出,经济新常态具有四个特点:一是经济增速的新常态,即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二是经济发展方式的新常态,即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三是经济结构的新常态,即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四是经济发展动力的新常态,即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
供给侧改革是引领经济新常态的必由之路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一方面,表现为经济无论是需求侧还是供给侧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从需求侧来看,出口因2008年爆发的国际经济危机的持续影响、全球经济再平衡等,从以往的动辄增长20%以上转为2015年的负增长;投资因边际效益下降、地方债务风险加大等,也由以前的持续高速增长状态转为2015年10%的增长;消费也因经济增速下行、收入增幅收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滞后等,由以前15%以上的高增长转为2015年10.7%的增长。从供给侧来看,自2012年开始15-64岁的生产性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开始下降,“人口红利”消失,2008年前后“刘易斯拐点”到了,无限供给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减少了;工业化进入重化工业阶段的下半场,部分重化工业的发展高峰期已过;资源环境压力加大等。
另一方面,表现为中国经济的前景仍然光明。正如习近平总书记于2015年5月19日在长春召开的部分省区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上所指出:“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空间大的基本特质没有变,经济持续增长的良好支撑基础和条件没有变,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前进态势没有变。”
但我们期望出现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经济新常态不会自行到来,还需要积极引领,即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
如何引领?出路在供给侧改革。
2015年11月10日,习近平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强调:“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实现整体跃升”。2015年12月18日至21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
为什么说经济新常态需要供给侧改革引领?
首先,经济速度的新常态需要供给侧改革来引领。经济增速已从过去三十多年的年均增长9.8%下滑至2015年的增长6.9%,下滑趋势尚未止住,底部尚未探明。如何使经济平稳探底,并稳定在持续的中高速增长态势上,还需要通过供给侧改革培育新增长点来实现。
其次,发展方式的新常态需要供给侧改革来引领。粗放增长模式往往具有“路径依赖”特点,要摆脱并非易事。新的发展方式也不会自动出现。无论是摆脱旧方式,还是形成新方式,都需要通过供给侧改革来实现。集约发展方式的基本要求是高质量高效益,而供给侧改革的要义正是通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来实现经济增长。
再次,经济结构的新常态需要供给侧改革来引领。经济结构调整包括调整存量和优化增量两个方面。调整存量的方式有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等,而这正是供给侧改革和供给管理的内容。优化增量的途径是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新品牌等,而这也正是供给侧改革和供给管理的题中之义。
最后,经济动力的新常态需要供给侧改革来引领。过去的经济增长主要是依靠需求侧投资、消费和出口“三驾马车”来驱动,今后的经济增长必须转向供给侧的“三大发动机”——制度变革、结构优化和要素升级,或改革、转型、创新来驱动。而供给侧改革正是制度变革中的“精准改革”,结构优化和要素升级也依赖于供给侧改革。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副所长、光明网理论专家委员会委员李佐军
编辑:古月 责任编辑:杨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