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单位:中共重庆市梁平县委党校)
中央《关于开展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指导意见》提出,要着力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就乡村而言,关键就是要把群众家门口的事情办好。当前,我市广大村民的需求已由过去的单纯温饱提升至与适宜的生活生产环境,这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提高自然也是必然生发的良好愿景。笔者认为,可在我市部分有条件的区县乡村开展“清洁乡村”建设,创造整洁、舒适、文明的村容村貌,推进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村民这一愿景,以此为抓手,助推解决乡村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
有序开展“清洁乡村”建设并取得实效,应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做好建设规划
一是对“清洁乡村”建设进行统一规划,实行城乡规划管理一体化。要从长远发展出发,跳出村域概念,考虑与自然环境的协调,考虑与周边村、镇的联动,考虑空间上的呼应与经济发展的互补。规划内容既要有基础设施建设,又要包括产业发展、医疗卫生、商贸设施、文化娱乐等。二是同步优化完善区(县)域城镇发展、村庄分布、产业平台、基础设施、农田保护等空间布局,形成区(县)城、中心镇、一般乡镇、中心村、一般村、特色村相结合的“重点突出、梯次合理、个性鲜明、相互衔接”的村庄布局规划体系。三是统一规划农村路网、管网、林网、河网、垃圾处理网、污水治理网等,综合治理乡村环境。四是要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体现差异性和多元化,实现“一村一品”,凸显地域特色;通过培育中心村推动自然村落整合,引导人口集中居住。
二、明确重点任务
一是开展清洁家园活动。家家户户动手,开展清扫垃圾、清除杂物、清洁房屋工作,对垃圾集中整治,改善村庄面貌。二是开展清洁水源活动。加强水源的保护,防止施肥、农药、畜禽及水产养殖和生活的污水进入水井、山塘和水库;对乡村的堰塘、水库、小溪流、沟渠、池塘、水井等地堆积和水面漂浮的垃圾进行全面、彻底清理,确保乡村的水更清澈、更干净、更安全。三是开展清洁田园活动。全面清捡田间地头的农药瓶、化肥包装袋、废弃农用薄膜等农业生产垃圾。大力推广农业清洁生产实用技术,控制农药、化肥等过量使用,使田野更整洁、更环保。四是开展乡村设施和美化建设。结合新农村建设,全面进行安全饮水、排水、排污、村庄道路硬化、改圈改厕改灶、清洁能源使用、垃圾收集处理、公共照明、乡村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开展植树造林、村庄风貌改造、田园村落绿化美化亮化等活动,充分展现新农村的美貌。五是开展培育乡村新行为、新习惯、新风尚活动。引导村民移风易俗,开展文明创建评比活动,培育形成讲文明、讲整洁、讲卫生的良好风尚。
三、高扬生态文化
一是要对自然的尊重。尽量保持乡土风格原貌,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秀丽的田园风光。人造景观应充分尊重自然条件与地理环境,与自然融为一体,形成山地、水乡、平原各异的本色品位。二是要对乡村文化和历史的尊重。现代人所追求的理想环境离不开深厚的历史文化、淳朴的乡风村俗、质朴的伦理道德和亲密的邻里关系,“清洁乡村”建设要尽可能使村民体验原有的熟悉生活与融洽氛围,增强满足度和归属感。三是要注重生态美。彰显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的田园风光,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画卷,在渗入现代文明元素的同时,通过生态修复、改良和保护等措施,使乡村重现优美的自然景观。四是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大力打造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农业、生态工业和休闲旅游业,实现清洁、富裕双赢,精心打造乡村人舒畅、都市人向往的魅力乡村。
四、群策群力群享
一是要形成乡镇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村委协同、村民参与的良好工作局面,党员干部要带头发挥先锋作用,采取责任制方式分工到人、责任到位。二是动员发动广大村民的积极参与,使村民认识到自己动手、自己得益,激发出主动性,自觉打扫自家屋内屋外、门前庭后,自觉清理自家田园道路,自觉形成科学卫生健康的生活方式,自觉改善生活生产条件,共同建设美好家园。三是要尊重村民的意愿,考虑村民的承受能力,从解决最紧迫、最直接、最关心的问题入手,坚持走群众路线,实行村民自主管理、自觉参与、自动服务、自我监督,要让广大村民在“清洁乡村”建设中得到实惠,真正调动起村民参与清洁乡村建设的积极性。
五、提高环卫素质
一是加强教育引导,培养良好的环卫习惯。要让村民正确认识生活的大环境与居家小环境的关系,认识人居大环境恶劣的危害,养成人人讲究卫生、自觉美化生活大环境的良好习惯。二是抓好品德教育,使更多的村民养成良好的社会公德,摒弃乱倒垃圾、乱泼脏水、乱堆柴草等不良习惯。加强少年儿童的养成教育,从小培养环保环卫意识。三是以制度规范村民日常行为。制定严格可行的环境卫生管理制度,共商制订相应的村规民约。
六、加强组织领导
一是把“清洁乡村”建设列入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内容。各级要有相关部门、领导负责此项工作,明确责任,分片包干,层层抓落实。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作用,广泛动员社会力量支持参与,形成党政引导、人人参与、上下联动、综合治理的良好氛围。二是加强指导统筹推进。各级干部要深入村组院落调查研究,与村民共商“清洁乡村”建设与基础设施建设、生态建设、产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的整治方案。加强督促检查,及时解决“清洁乡村”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三是各级领导、党员、干部进一步改进作风,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团结带领广大群众扎实推进“清洁乡村”建设。
七、建立长效机制
一是健全管护长效机制。明确管护责任人,形成由村、组进行日常管护,乡镇定期抽查监督,严格考评和奖惩追责等机制;整合清洁乡村建设涉及的环保、农业、林业、规划、建设、交通等多个部门,形成城乡一体的部门联动管理机制;探索建立政府补助,以企业、群众为主的管护项目筹资筹劳机制。二是建立财政投入长效机制。各级政府要加大财政投入,形成乡村环境卫生设施建设与维护管理的机制,确保垃圾长期有人收集、保洁长期有人监管、乡村环境长期保持清洁。三是完善自我约束和管理的长效机制。按相关法规制度和村规民约,与保洁队伍和村民签订道路田园保洁责任书和“门前三包”保洁责任书。
编辑:陈麒 责任编辑:杨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