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唐华丽:以改革精神推进公租房管理

2014-07-23 16:00:35  来源:本网  作者:唐华丽

(作者单位:重庆市公租房管理局副局长)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的《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求:“国有资本投资项目允许非国有资本参股”,国有资本、其他资本交叉持股、相互融合”,“有利于国有资本放大功能、保值增值、提高竞争力,有利于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我们要以改革精神和具体行动,建构公租房良性循环机制。

近年来,在保持国有资本主体地位的前提下,我们基于现有建管分离、住商分离模式,构建了统一的资产运营管理平台,撬动了社会资本参与公租房资产的运营管理,通过租售并举方式,打造了共有产权保障模式和公租房商业品牌。在政府的支持下充分发挥市场作用,调动了群众靠自身努力改善住房条件的积极性,特别是以新就业职工和外来务工人员为代表的城镇新移民(即阶段性住房支付能力不足的“夹心层”)的积极性,加快解决了群众住房困难,使重庆公租房历经八次摇号配租后,“夹心层”群体达到分配总量的63.3%,促进了公租房稳健运行和良性发展。同时,也加快了公租房社区管理向社会治理的转轨。

社会治理是社会管理的升级版和新境界。由社会管理向社会治理转轨,关键是要处理好政府与社会的关系。由于公租房小区入住结构呈现出收入、素养由低至高的“宝塔型”特点, 浓厚的职业代际传递现象,聚集着大量农二代、穷二代群体,其诉求方式正从生存型向公平型、个体性向群体性转变,我们与有关各方就其群体认知、归属认同和文化引领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并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和源头治理,以改革精神推进了公租房社区的社会治理。

健全小区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在每个公租房小区选取位置佳、面积大、空间高、进出便的用房,设置“一站式”综合服务大厅(服务大厅用房占小区配套用房总量的2530%,集中运管管理、房屋管理、物业管理、社区服务和警务、水电气及通信费缴纳等服务功能,实现集中办事、功能整合、资源共享和效能提升,促进了条块治理的无缝链接,高效优质、方便快捷地为住户提供多种公共服务和管理。

完善社区自治组织和方式。以深化居民自治为目标,支持和鼓励住户成立形式多样的志愿者组织、爱心组织等;探索对社区治理社会化项目实施政府购买服务,促进社会专业组织的发展,协助政府做好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城市管理、社会稳定、优抚救济、青少年教育等工作。在目前已入住的6个公租房小区启动了社区邻里节,举办“市民学校”400余期次,开展了重阳、中秋和冬季趣味运动会等群众文娱及慰问活动,引导群众自发建立旅游、健身、文艺等“业缘”、“趣缘”团体,并成立志愿者服务队40,注册志愿者6128余人,开展了老人照料、儿童托管、学业辅导、文明礼仪等志愿活动521场次,“一对一”帮扶300余对。通过开展文明培训、结对共建、就业招聘、便民服务等活动,确保了住户安居乐业、社区和谐。

健全及时就地解决群众合理诉求机制。一方面,我们严格实施《公租房政务信息公开办法》,满足群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另一方面,通过公租房门户网局长公开信箱及机关和小区意见箱、公开咨询投诉电话、公租房管理局每月局长接待日等方式,畅通群众诉求与对话渠道,及时就地解决群众合理诉求。目前已在公租房住户中聘请群众信息员256名、楼栋长311,2013年公租房呼叫中心接听服务电话27.34万人次,大幅提高了化解群众诉求的及时性和实效性。如结合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我们在公租房小区2013年秋季开学期间,会同辖区政府、有关部门确保了2500多名儿童按时入学;协调金融机构新增4家银行、新设8个银行服务网点;在小区添置乒乓球台39个、配置了篮球、羽毛球及网球架,添配了健身步道及休闲座椅等,积极有效解决了住户的诸多诉求。

建立社区心理干预机制。借鉴香港的社区免费心理服务模式,加强公租房社区心理干预能力建设,使弱者能找到归属感,对重点人群提供免费或低价的心理治疗,对特殊人群实施心理矫治和帮教转化,并将生活困难人员列为社会低保对象进行救助。结合重大节日,开展社区青年交友、妇女联欢、邻居恳谈等活动,增强居民之间的感情交流,提高社区认同感和亲和力。组织开展“美化家园”、“绿色小区”、“爱我社区”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发动社区居民打扫卫生、绿化环境、开展公益服务,培养其主人翁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把推进公租房小区社会治理、建设文明社区化为社区居民的自觉行动。

编辑:陈麒 责任编辑:杨嘉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