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郑崇选:文化扶贫,留住精神上的故乡

2017-04-07 10:04:27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郑崇选

扶贫和脱贫是一个系统性进程,越往后,难度越大,越要压实责任、精准施策、过细工作。通过什么样的发展模式达到什么样的发展目标,是在精准扶贫工作中需要统筹考虑的。我们迫切需要完善对于脱贫状态的理解,不能只盯着贫困地区经济实力的发展、贫困人口物质生活的提高,而要在观念上把脱贫视为一个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有效动力,通过精准扶贫,实现特定区域贫困人口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的双重脱贫脱困。

就此而言,在实施精准扶贫的过程中,应通过经济、社会、文化的协调统筹发展,有效激发贫困地区的文化建设积极性,以此为贫困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不可缺少的文化动力,避免暂时脱贫后的再次返贫。更为重要的是要“以文化人”,在对贫困地区文化内涵的丰富与提高中,培育并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

实施文化层面的精准扶贫,先要对特定贫困地区的文化形态有充分的认可,进而推动形成文化自信。当前,多数贫困地区位于交通不发达的中西部地区,且长期受到城乡二元制的影响。全球化与城市化所形成的价值评判标准,对相关地方性知识和文化的发展带来了挤压乃至排斥。

从物质生活的不同程度到文化发展的不同等级,地方性知识与文化往往与“落后”画上等号。即便生于斯长于斯的人也开始自觉不自觉地认同所谓现代性文化,并对自身宝贵的文化遗存形态一味地予以抛弃。长此以往,贫困地区的人会因为这种物质、文化落差产生更多的困惑和迷惘,甚至可能变为文化上的“漂流者”“无根者”,既找不到精神上的故乡,又不能快速简单地融入全球化、城市化的大潮之中,从而陷入难以消解的文化乡愁之中。

实施文化层面的精准扶贫,要注重唤起特定贫困地区的文化自觉,而不是简单地以城市为主的文化取代地方性区域文化。从根本上来讲,文化发展只有内涵或者形态的不同,没有等级上的高下之分。广大贫困地区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形成了与自身生活方式相符的文化基因。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精神文化密码,如艺术样式、饮食文化、历史古迹、民族特色、神话传说等,都是地方性文化独特的表现形式。它们共同构成了我们民族和国家的丰富多样性,值得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大力弘扬。

在对地方性文化形成文化认可的基础上,还需要建立科学有效的融合传播和开发机制,使贫困地区的文化形态与当下提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形成内在契合。在此基础上,通过现代性载体和平台,选出“拳头产品”,转化为促进精神社会发展的产业形态。

文化有自身的发展规律,不应简单地套用经济发展的固有模式。认识到地方性文化的重要性以及不可或缺性,只是实施文化精准扶贫的第一步。接下来,我们还要找到传承地方性文化的合适渠道。要通过高水平的、合乎文化发展规律的策划,把丰富的地方性文化形态打造为可以开发多种文化产品的现代知识产权,形成具有广泛传播力的出版、影视、动漫、衍生产品、文化旅游等各种类型的文化产品,焕发独特魅力,避免消费文化的同质化覆盖。

激活贫困地区的文化发展动力,还要最大程度地避免“文化工具论”伤害,抛弃“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简单思维。尤为需要注意的是,匆忙上马一些与本地文化禀赋、文化资源缺乏内在传承的项目或工程,不仅不利于区域文化资源的整理保护与繁荣发展,还有可能损伤、隔断文化自身的流传脉络。

文化层面的精准扶贫,还需要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大框架下,逐步完善贫困地区的文化设施,提供必备的公共文化活动空间,让不同年龄段的人都能够开展丰富多样的文化生活。要以文化的传承发展作为区域发展规划的重要资源和主要目标,让文化与贫困地区人们的日常生活充分结合。当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转化为日常生活中的自觉行动后,人们的文化生活、精神世界就会日益丰富充实。

总之,只有做到物质与文化一同发展的精准脱贫,才是高标准的扶贫脱困,才能真正实现安居乐业。它的成功,还有助于摆脱现代化发展中的“零余感”和“边缘感”,让人们真正以故乡为荣,真正认可自己的根。最终,为中国文化发展的多样性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作者:上海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郑崇选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