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系吉林省双辽市市长)
双辽市要实现民营经济跃升,须着力解决“想不想、会不会、敢不敢、行不行”四大难题,形成超常动力。
一是解决想不想的问题。客观而言,双辽发展民营经济的意识淡薄,有的人根本没有想过创业、发展,大多时候是领导急得冒烟、干部与己无关、群众小富即安。
一个地方的快速发展,必须要有解放思想、自我突破的思维模式,要有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发展意识,要有冒险超前、敢于负责的务实精神,要有与时俱进、服务为先的人文环境。
思想解放的程度,决定民营经济的速度。“苏州精神”和“沭阳奇迹”是中国民营经济的代表。两地的发展历程,说到底就是解放思想的过程。“自己不能富、不能当干部,不带群众富、不是好干部”,这是两地政府明确提出的观点,同样也适应双辽发展。
我们要通过开展“我为民营经济发展进一言、献一计”大讨论活动,使机关干部、社团组织、民营企业积极建言献策;利用媒体宣传市委、市政府发展民营经济的坚定决心、政策规定、工作重点和推进措施,召开民营企业主座谈会、发展论坛、青年创业者报告会,让创业者到社区村屯、企业厂矿现身说法,引导转变观念;把国家政策与地方实际有机结合起来,全面发挥比较优势,紧紧抓住政策调整带来的历史机遇,大刀阔斧地推进改革创新,走出一条全新发展之路。
二是解决会不会的问题。面对国家宏观政策调整和省、市的政策机遇,一些干部群众仍然处于迷茫状态,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干,不会运用政策带来的机遇,不能适时转变经营方式和经营手段,白白浪费了大好时机。
我们要树立“产业树”理念,以优势资源为基点,推动主导产业链条向两端延伸,将产业链逐步延伸出各个产业分支,形成树状结构,把触角延伸到整个行业领域。
双辽的硅砂资源丰富,我们瞄准迎新集团强大的产品研发生产能力,借助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将其为我所用。随着投资31亿元的迎新玻璃项目落户双辽,10余家下游产品企业纷至沓来,丰富多彩的产品构成了“双辽硅砂产业树”。
在市场日趋多样化的今天,在行业企业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下,我们不再去盲目地挤“独木桥”,而是灵活运用市场规律,养护、扶持、采摘、加工老果实,催生新果实,让“产业树”自然、均衡、有序地发展。
三是解决敢不敢的问题。苏州、沭阳两地的经济起于穷则思变,成于冒险创新。实践证明,只有敢于负责、敢于创新,才能激发民营经济活力。
要善于打“智慧牌”。领导干部一要胆子大,二要步子稳,做到决策硬、肩膀硬、手腕硬、腰板硬。本着“法无禁止即自由”的原则,大力度、深层次、全方位推进各个领域的改革,抢抓机遇、借势发展。通过思想发动、能人带动、政策驱动、合力推动、项目拉动,积极寻找民营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坚持招商引资与比较优势有机结合,发展本地民企与引进域外民企有机结合,传统招商与创新方式有机结合。大张旗鼓地宣传民营经济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作用和成绩,营造百姓创家业、能人创企业、干部创事业的浓厚氛围。打造“责任文化”,营造“内化于心、普化于众、固化于制、率先垂范”的浓厚氛围,在全社会确立起良性的责任导向。
四是解决行不行的问题。区域竞争的焦点是环境,环境建设的重点是培育适合企业发展壮大的土壤。对于双辽来说,一是搞好产业布局。牢牢把握“三化”统筹、“四动”并举这根主线,跳出双辽谋划园区,立足吉林建设园区。结合辽东新区建设,大力实施产城联动战略,优化产业空间布局,走产业化、规模化、集群化发展道路,培育一批规模大、关联度高、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二是充分利用节点优势。按照“主动融入、无缝对接、借力发展”的思路,充分利用双辽物流、用人和企业经营成本相对较低的天然优势,把双辽的发展放在区域经济大融合、发展板块大调整的大背景、大格局中去思考、谋划。依托通辽、长春、四平、沈阳4座较大的城市,主动承接辐射,以更加超前的思维、更加开阔的胸襟,从思想观念、地缘经济、技术资源、生产要素等诸多层面,推进多层次、全方位、宽领域、立体式互融对接,努力与4座城市的发展融为一体,同频共振;三是强化环境建设。把环境建设作为民营经济的“生命工程”,使双辽成为创业者的“投资宝地”和“创业港湾”。做到真诚、超前、快捷、廉洁“四个服务”,尽心尽力为民营经济发展当红娘、架桥梁、搭舞台、做后盾。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进审批瘦身,集全市合力推动民营经济跨步跃升。
编辑:小鱼 责任编辑:刘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