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舒国增:统筹城乡发展的实现路径

2013-06-26 15:05:36  作者:SystemMaster

(作者系浙江省委副秘书长、省委政策研究室主任)

城乡统筹网特约稿:党的十八大强调,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这为浙江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发展指明了方向。根据浙江新的发展阶段特征,要全面推进农业现代化、改善农村生活条件、推动农民融入城镇,举全省之力持之以恒强化农业、惠及农村、富裕农民,推动统筹城乡发展一体化跃上新台阶。

发展高效生态农业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发展正处在高投入、高成本、高风险的阶段,人多地少水缺的矛盾加剧,农产品需求总量刚性增长,消费结构快速升级,这既给我们带来巨大压力和挑战,也带来诸多机遇。在浙江,农业占GDP的比重虽然已经不足5%,但农业的基础地位只能巩固不能削弱,而且,也有条件和能力在农业现代化方面先行一步、走在前列。

首先,健全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抓手。推进农业产业化,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必须放在城镇化的大背景下来谋划。虽然城市居民比农民的口粮消费要低,但其他消费的农产品,如新鲜蔬菜、食用植物油、肉类等,城市居民都明显高于农民。随着城镇化快速推进,对农产品的需求会有更大涨幅。可以说,如果没有农业现代化的支撑,城镇化也是不可持续的。特别是在优质耕地减少、降水分布不均、自然灾害频仍等资源约束不断加剧的情况下,用较少的耕地供养较多的城市人口,必须始终坚持生态高效的农业发展方向,不断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农产品消费需求。要加强粮食生产功能区和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大力推进地方特色产品开发,加快培育一批区域化产业带、产业群,有效保障“米袋子”、“菜篮子”供应。以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为重点,逐步健全农业标准体系,加快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产地准出、市场准入、质量追溯等制度,坚决治理“餐桌污染”。延伸农业产业链,推进产加销各环节紧密对接,提高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鼓励发展新型农产品流通业态,努力提高农业附加值。顺应更多城市居民向往大自然、渴望体验田园生活的需要,积极拓展农业的生活、生态和文化等功能,加快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农家乐等产业,培育创意农业和农业文化产品,推动农业各产业融合发展。

其次,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任务。从当前浙江农业发展来看,必须在尊重和保障农户生产经营主体地位的基础上,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一是提高农户集约经营水平。要顺应新的发展形势,积极扶持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鼓励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流转。要大力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着力加强农业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特别是要引导和鼓励既懂得农业生产技能、又有工商企业从业经验的农村种植养殖能手,回农村从事大户经营和兴办家庭农场。二是发展新型农民合作组织。用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来解决一家一户办不了、办不好、办起来不经济的事情。浙江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较早的省份,今后还要进一步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水平,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在组织农民、服务农民、引导农民方面的重要作用,实行统一生产管理、统一技术标准、统一产品质量、统一包装、统一品牌、统一销售,发展加工、流通服务业,确保农民加入合作社种得更好、卖得更好。三是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支持龙头企业做强做大,推动龙头企业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合作,建立以订单、合同等为纽带的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更多分享加工销售收益。要引导和鼓励工商资本、民间资本到农村去为农民在农业的产前、产中和产后各环节提供社会化服务。

此外,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也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现实途径。

改善农村生活条件

我国特有的国情,决定了城镇化必须在城乡协调发展、农村环境不断改善的条件下推进,特别是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努力缩小城乡发展差距。

其一,优化农村居住生态环境。农村是农业人口生产生活的聚居区。越是发展现代农业,越要把村庄建设好。必须牢固树立城乡统筹发展的理念,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覆盖力度,大力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完善农村的交通、供电、供水、信息、沼气等基础设施,切实提高农村的基础设施承载力。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特别要注意处理好几个关系:一是拆与建的关系。要加大村庄整治力度,科学规划村庄建设,深入推进农村危旧房改造,着力提高农村建房水平,延长农民房屋使用周期,使村庄建设走出大拆大建的误区。二是聚与散的关系。村庄衰落与归并有一个自然演进过程。要科学安排村庄空间布局,循序渐进,稳步实施,注重方便农民生产生活,保持乡村功能和特色。农村居民点迁建和村庄撤并,必须充分尊重农民意愿,遵循客观规律。对于一些交通不便的高山远山村庄、自然形态已经消失的城市近郊区村庄、村民已经自然迁移的空心村庄等,应结合下山脱贫、中心村建设等,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引导农民适度集中居住,以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改善农民居住环境。三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要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大力加强农村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综合整治,逐步实行农村垃圾、污水集中处理,抓好农村河道、水环境综合整治和土壤环境治理,推进生态退耕、宅基地复垦,让农民生活在青山绿水之中。要加大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力度,延续好人与自然和谐的空间格局与历史脉络。

其二,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农村与城市相比,最大的差距是公共服务的缺失。近年来,浙江省虽然不断加大对农村发展的支持力度,但城乡公共服务差距依然较大。各级政府是公共产品的主要提供者,必须把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完善包括养老、医疗、低保、优抚等在内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让农民真正得到实惠。一是要守住底线、逐步并轨。守住底线,就是满足广大农民群众最基本的生活要求,切实做到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逐步并轨,就是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财力可承受程度,逐步整合城乡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最低生活保障等制度,待条件成熟时,实行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二是要规则公平、机会均等。具体到城乡关系上,就是要确保农村居民都能够与城市居民平等地享有接受教育、参与市场竞争和社会生活的权利。三是要多方参与、多级联动。充分调动方方面面积极性,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源向农村倾斜,力求在某些领域、某些地方先行突破,再逐步向更大范围和更高水平推进。应根据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的客观现实,从一个县域或市域范围抓起,从解决农村居民需求最迫切的事情抓起,积极稳妥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根据农村地处偏僻、农民办事不便的实际问题,全面加强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建设,促进服务网络向农村基层延伸,形成完善的省、市、县、乡、村五级公共服务体系。

其三,完善农村社会治理机制。当前,农村经济社会结构、城乡利益格局、农民思想观念等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必须深入研究农村社会治理规律,把加强农村社会治理同满足农民多样化的生活需要结合起来,同推进基层民主建设结合起来,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结合起来,着力构建规范有序、充满活力的农村社会治理机制。

推动农民融入城镇

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如何使在城外的农民进入城市、让进了城的农民真正融入城市,是下阶段统筹城乡发展面临的一个重大现实问题。

其一,稳步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就地市民化。浙江目前农业从业人员比重不到15%,有三分之二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二三产业,但这些转移农民大多数还是“两栖”人口,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工作在城里,生活在农村。浙江实行的是省管县财政体制,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基本以县为单位提供,对县域范围内农业转移人口就地市民化,地方财力能够承受的县(市)可探索推行,把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同教育体制改革、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等结合起来,力求在消除城乡二元体制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现阶段,一方面要加快发展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根据农业转移人口就地市民化的规模和趋势,科学规划建设各类公共设施,努力提高城市承载力,解决城市公共资源供不应求问题;另一方面,要突破城乡社保二元体制的刚性障碍,逐步提高农村在养老、医疗等方面的社会保障水平,努力与城市社保体系接轨并最终实现并轨。只要在保持农业转移人口现有利益不变的前提下,削平城乡社会福利待遇落差,剔除基于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户籍关系的身份认定方式,户籍制度改革问题自然迎刃而解,农业转移人口就地市民化必然明显加快、取得实效。

其二,探索推进外来农民工市民化。跨地区、跨省际流动的农民工市民化问题,面临的情况更复杂,解决起来的难度也更大。浙江是农民工的主要输入地之一。农民工市民化最基本的要做四件事:就业、住房、社保、子女教育,这都需要当地政府巨大的资金投入。经研究测算,包括各类社保投入、公共服务投入、住房保障投入等,一个农民工融入城市,政府大概要花8万至10万元。若以这个数目仅乘以当前省外流入的1100多万外来流动人口,则全省各级政府投入至少1万亿元,相当于全省年经济总量的30%,年财政总收入的近两倍。应该说,要想在较短的时间内解决外来农民工市民化问题并不现实。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采取渐进式思路,分类实施,探索推进。特别是要重视解决农民工的现实生活问题。虽然目前不具备大规模推进农民工市民化的条件,但要力所能及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为他们多办实事、多办好事,让这些既进不了城市、又不想回农村的新生代农民工能切实感受到城市的温暖。

编辑:小鱼 责任编辑:刘洋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