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系中共重庆市潼南县委书记)
城乡统筹网独家约稿:潼南位于巴蜀腹心,是成渝两座特大城市天然的“通风口”和“大氧吧”,境内两江环绕、风景秀丽,常年种植蔬菜近100万亩,是全市纳入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的7个县之一,素有“渝西生态门户”的美誉。近年来,潼南发挥优势凸显特色,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上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
一、扮靓农业“三线“,以绿色彰显优势
潼南是全国首批现代农业示范区,“三线“(县城-柏梓镇-崇龛镇、县城-太安镇-柏梓镇、县城及桂林蔬菜基地-双江镇沿线)是示范区的核心区。通过扮靓“三线”、辐射全局,把潼南打造成绿色环保的“大景区”。
(一)加强环境整治
坚持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理念,营造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以教育引导为前提,利用“文化下乡”、“礼进农家”等活动载体,培塑环保意识和生态观念,引导群众做好房前屋后环境整治,养成良好习惯。以完善设施为关键,建立、完善垃圾收运系统,实行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在有条件的地方修建污水处理设施,防止面源污染。以责任落实为保障,划片包干、网格管理,探索建立长效机制,确保环境整治工作常态化,还农村清洁、绿色。
(二)发展优势产业
坚持蔬菜产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有机结合、同步推进,既保供、稳价重庆主城蔬菜市场,又为广袤农村提供更多“绿地”。强化市场运作,实行政府主导、市场主体、农民主角,吸引社会、工商资本“下乡”,参与蔬菜产业发展。壮大基地规模,对“三线”可视范围全规划、不留白,努力做到满栽满种、四季见绿,坚决消灭撂荒地。打造优势品牌,精选适宜潼南发展、有市场有效益的蔬菜品种,成片种植,形成规模,叫响品牌。创新方式方法,以蔬菜产业为支撑,依托庭院发展农家乐,积极探索观赏蔬菜、精品蔬菜发展路子,让盆栽蔬菜进城入户,搞活田院经济。
(三)规范农房建设
充分结合自然环境和发展规划,统筹推进新农房建设,营造良好的安居环境。坚持严格审批,科学规划、合理选址,杜绝满盘开花、乱七糟八,做到管控有度、引导有力。突出风貌特色,按照巴渝新居特色,统一造型样式和风貌格局,全力打造特色突出、美观精致的“乡间别墅”。培育市场主体,招引有资质、有实力的业主,专业、规范推进新农房建设,减少成本、铸造精品。
二、美化城市环境,以宜居造福群众
发挥一江穿城、山水相依的优势,完善基础要件,美化城市环境,把潼南县城打造成一个整洁、优美的“大公园”,使其更宜居、宜业、宜游。
(一)精心打造城市大道
坚持高标准、高水平,规划、打造渝遂高速路潼南出口至奋进广场城市大道。拆除乱搭乱建、清理乱堆乱放、纠正乱排乱倒,做好清洁、绿化工作。指导、引领城市建筑外观设计、房屋立面、色彩搭配、风格风貌,既统一规范,又错落有致,做到整洁、大方。以城市大道为窗口和平台,展现潼南城市形象、体现潼南城市品位。
(二)着力完善城市功能
统筹资源、资金,稳步推进一圈(城市综合体)、一桥(东安大桥)、一路(产业大道)、一坝(涪江航电枢纽大坝)、一岛(金福岛)、一库(大石桥水库)、一校(江北小学)等“八个一”重点工程。加快城市路网建设,延伸城市公交线路,扩大城市公共绿地。不断完善城市整体功能,使潼南城市更加宜居、发展空间更加广阔。
(三)深入推进“五城同创”
把搞好“五城同创”,作为提升城市品质、塑造城市品牌的重要“抓手”。全民参与、全力攻坚,加快创建国家级卫生县城、园林县城、文明县城,市级环保模范县城及生态县城步伐。挖掘历史文化底蕴、增添城市人文灵气,加强城市经营管理、促进城市整体升值。
三、发展低碳工业,以环保引领未来
立足低碳环保、依托特色资源,发展生态经济、绿色经济,努力实现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共进共赢。
(一)围绕环保抓引进
严把环保评审关,引导工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着力引进一批投资强度大、产出效益好、科技含量高,有实力、无污染、利生态的工业项目,如天然气下游产品开发、涪江梯级水电建设、电梯生产、汽摩配件生产、清洁能源、现代灯饰等,形成新兴产业集群。
(二)严格环保促发展
用好用活国家级电子信息产品零副件和机械加工模具进出口基地“两块牌子”,搭建平台、加强对接。重点发展能耗低、无污染的电子信息和机械加工产业。坚持刚性治污、铁腕降耗,支持引导精细化工、轻纺造纸行业加快实施技改扩能,淘汰落后产能,推广节能技术。加大节能环保监察执法力度,严肃查处各类违法活动,严格控制污染排放。
(三)紧扣环保兴产业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立足支柱产业和优势产品,积极培育和引进农产品加工企业。重点以萝卜、白菜、柠檬等招牌产品为主,做好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进一步壮大冷链物流企业,增强蔬菜的冷藏保鲜能力,延长销售半径。依托西南最大蔬菜批发物流市场,引进周边龙头企业和流通大户入市经营。加强与市内外大型物流市场的合作,力求共享资金、技术、经验,做活、做旺、做靓市场,增强蔬菜产业集聚力和产品辐射力。
四、激活观光旅游,以生态助推发展
潼南拥有良好的旅游资源,但缺乏整体打造和市场运作,导致旅游产业氛围不够浓、人气不够旺、名声不够响。借力引智发展观光休闲旅游产业,将潼南打造成让人健康、让人长寿、让人幸福的生态环保示范区和成渝两地游客“集散地”。
(一)建好核心景区
大力实施“旅游兴县”战略。发挥“世界第一室内饰金大佛”的品牌效应,进一步完善大佛寺景区的佛元素设施,丰富佛文化氛围,充分挖掘其人文历史资源,强化“佛气场”。做好陈抟故里菜花景区的规划设计,力争用2~3年时间,将陈抟故里菜花节举办地打造成常态化景区。坚持传承保护与合理开发相结合,积极引进实力集团整体开发双江古镇,将其打造成名副其实、声名远播的历史文化名镇。推进国家
(二)开发旅游产品
突出内在品质,注重外在形象,让“潼南造”旅游产品有价值、有市场。结合伟人、古镇、金佛、道教等特色文化,彰显地域风情,开发一批文化、工艺产品。注重旅游产品的设计包装,结合潼南蔬菜、油菜、茶叶、生猪、山鸡等农副产品,以及太安鱼、名小吃、白酒等餐饮优势,体现资源特色,推出一批名特优产品。
(三)创新节会活动
坚持与市场接轨,严格遵循市场规则和经济规律,不断丰富办节思路和办节模式。进一步办好菜花节、菜博会、美食节等,形成“政府引导、企业运营、群众参与、互利共赢”的良好局面。以节会为杠杆,有效整合县内旅游资源,使其连线成片。加大与相邻区县旅游资源的融合,构建旅游大环线。
五、提升市民素质,以文明塑造品位
坚持政策驱动、部门带动、群众联动,实施市民素质提升工程,让环保意识渗入每个社会细胞,合力推动生态潼南建设。
(一)加大文明创建
大力实施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社区创建活动。教育引导广大市民爱清洁、讲卫生、重环保,纠正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等不文明行为。组织编写市民文明素质教育读本,开展“创建文明城、争做文明人”,“洁净校园、美化家园”等主题实践活动,让环保、健康、卫生知识进校园、进课堂、进书本。
(二)注重窗口形象
强化窗口行业的职业道德教育,扮靓“流动窗口”,展现潼南良好形象。加强交通、旅游、餐饮等从业人员的礼仪培训及基本县情、风土人情、旅游资源、地域文化等常识教育,让他们当好“东道主”,更好地宣传潼南、推介潼南,
(三)凝聚整体合力
依托媒体力量,建立全方位、多层次、广覆盖的生态环保立体宣传网络。发挥政策监督、媒体监督、社会监督的作用,加大对不文明行为的曝光力度。利用群团部门的优势,强化志愿者队伍建设,更好地服务于环境保护工作,奉献于生态文明建设。
编辑:小鱼 责任编辑:刘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