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系中共重庆市万州区委常委、宣传部长)
城镇是各种生产要素的高度密集区和高效组合区,是区域发展的核心和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区域经济实力、经济发展水平与区域城镇化水平紧紧相连。要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推动欠发达地区快速发展,必须以实施城镇化战略为主线和突破口,走企业集群与城镇集群互动发展的集聚式城镇化的路子。
欠发达地区选择集聚式城镇化的必要性
通过实证分析发现,城镇体系不够完善、城镇经济活力不足是欠发达地区城镇化的两个最大障碍。城镇体系不够完善体现在各个城镇之间缺少内在的联系,而且还表现在各个城镇规模在比例关系上的不协调,这极大影响城镇体系整体功能的发挥。由此可见,欠发达地区城镇化的首要目标是建立合理的城镇体系、发展城镇经济,进一步优化大城市空间结构,提升中小城市核心竞争力,打造小城镇发展动力,实现集群化发展。
构建城镇集群归根到底就是要发展城镇经济,从而为农民进城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否则城镇化的进程就会失控受阻或出现严重的“空壳城镇”。城镇集群中各个城镇是否协同,关键是资源是否互补、产业是否协同,如果资源不互补、产业不协同,各个城镇难成体系,构建城镇集群就是一句空话。而发展城镇经济,关键是要选择科学合理、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经济组织模式。国内外实践证明,企业集群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中颇具特色的产业经济组织模式,是发展城镇经济不可或缺的经济组织,欠发达地区缺少这一环节,在走向新型工业化的今天,矿产资源、重化工是无法从根本上推动城镇化的。只有立足于培育企业集群,增强城镇经济活力,才能实现大城市的空间转型,更好地发挥区域极核作用;才能增强中小城市竞争力,更好发挥区域过渡作用;才能再造小城镇发展动力,更好承担区域人口转移的重任。也只有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互补、共生,这样的城镇集群才会具有生命力。因此,突出重点,统筹兼顾,通过企业集群与城镇集群的互动共生,走集聚式城镇化道路,是促进欠发达地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现实路径。
欠发达地区集聚式城镇化建设的途径
(一)创建城镇经济区域。
城镇集群与企业集群协调发展催生城镇经济区,这是城镇化发展的必然阶段,应成为欠发达地区城镇化的趋势和方向。城镇经济区是以一个或几个经济比较发达、具有较强辐射带动功能的中心城(镇)为核心,由几个空间距离较近、经济联系密切、功能互补的周边城(镇)共同组成的经济区域。该经济区域既可以是全国性的,也可以是区域性,又可以是地域性的。考虑到欠发达地区的特殊区情,可将城镇经济区域划分为五个层级。第一层级是城镇经济区,泛指全国性的经济区域,重点是要优化经济发展空间布局,使其成为带动和支撑发展的战略高地;第二层级是城镇经济圈,泛指区域性的经济区域,重点是发挥区域中心城市的综合优势,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发挥聚集效益和带动作用;第三层级是城镇经济带,泛指地区性的经济区域,重点是在一定区域内,利用沿江、沿河、沿高速公路和交通干支线,根据资源赋存条件,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和比较优势,推进经济有序发展;第四层级是城镇经济增长点,泛指地域性的经济区域,依托县城或卫星镇的已有基础,采取必要的措施,推动其快速发展;第五层级是城镇经济活动点,泛指居民相对集中居住,并产生相关经济活动的城镇、建制镇和居民居住点,主要是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和财政投资力度,使当地群众享受城镇化快速发展带来的成果。当然,以上的划分层次只是一个相对性的概念划分,不是一个绝对性的界限区别。正是由于各个区域在地域上有所交叉、经济上相互作用,在企业集群和城镇集群的互动共生中,推动欠发达地区城镇化集聚式发展。
(二)培育企业集群成长。
企业集群是围绕特定产业或产品门类,在相近的地理范围内形成相关企业与机构集聚并发生内部专业化分工与合作的产业组织,可以在欠发达地区采取不同的措施培育发展。
突出集群产业特色。企业集群的形成有赖于产业的合理选择,核心是将区域内部资源与要素的比较优势同产业的竞争优势相互结合。根据产业梯度转移趋势和区域资源禀赋,重点扶持就业型、资源综合利用型和农副产品加工型企业集群的发展。
建设区域专业市场。由于专业市场在外部规模经济、信息集聚以及降低交易不确定性等方面具有的传统优势,对带动企业集群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专业市场空缺,不仅不利于激发经济活力,而且也制约着本地以企业为核心的产业发展。区域专业市场的建设,关键是要将市场的集散功能同企业集群发展紧密结合,实现商贸导向、产业跟进,带动企业集群成长。
培育城镇核心企业。集群一般是由某关键性企业的分立、裂变、衍生、效仿和吸引等方式逐步形成与发展起来的,作为一种诱致性因素,关键性企业是决定集群能否诞生的基础,这就需要通过核心企业的培育,整合形成具有组织特性的生产网络;同时,也要通过营销环节的逐步分离,建立以销售企业为中心的集群生产体系。
推动园区内涵发展。以企业集群模式重整工业园区是实现园区转型的一种有效途径,有条件的工业园区应积极实行“产业联系推动战略”,积极培育和建立园区内部相互依存的产业体系,即:对现有工业园区的产业重新进行定位,分析比较优势,突出产业特色,并就此进行产业空间的适度调整;围绕主导产业不断延伸产业链条,吸引处于同一链条不同环节的其它企业入园;通过新公司的衍生促进产业内部分工,建立相互联系和密切合作的产业网络。
加强政府引导扶持。地方政府在企业集群成长中发挥不可替代的推动作用,其主要原因不仅在于中小企业自身所处的相对弱势,以及区域现实条件不足所形成的具体障碍需要通过政府力量加以克服,同时市场机制本身存在的一定缺陷,也使得适度的政府介入成为必要。但是,政府作用的发挥要限定在一个较为合理的范围,并不是要直接干预企业经营,而是应致力于对集群成长的规划与引导、中小企业集群成长环境的改善以及提供适时必要的引导和调控。
(三)选择合适的城镇化模式。
欠发达地区地域辽阔、生产力水平相对落后,但却层次多样、格局复杂,决定了城镇化发展模式的多样性。
第一,园区牵引模式。工业园区作为新兴经济活动的空间载体,既可推动经济发展,又可对区域城市空间结构演进产生深刻影响;同时,区域城市空间结构演进又反过来促进园区的进一步发展,形成新空间生长点,促进城镇化。
第二,受辐创新模式。受辐创新模式是指地区经济从吸收外部系统的经济辐射开始,通过各种创新,实现综合实力提升和聚集的城镇化模式。其核心是创新,只有通过创新,才能吸引人才、资金、信息的聚集和产业的聚集;也只有创新,才能对外部系统形成“反磁力”,提高自身持续发展能力,最终实现城镇化。
第三,农业促进模式。农业促进模式的本质是通过农业产业化和规模化经营引致非农业相关产业的聚集,实现城镇化。每个地区的特色农业是不同的,只有围绕特色农业,发挥比较优势,才能形成合理的产业链条。
第四,迁移聚集模式。迁移聚集模式是通过政策移民而营造适宜于聚集经济实现环境的一种模式。欠发达地区有许多老少边穷地区,各级政府关键是要进行输血式帮扶,集中规划重点发展核心经济区域,吸引其周边人口、产业的迁移聚集,这样,既可加强迁入地的聚集经济效应,又为迁出地实施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创造条件。
第五,政府主导模式。这种模式的主体主要体现为政府,是政府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城镇化。对欠发达地区一些地广人稀的地方,由于历史、地理、民族等诸多因素,虽然国家给予了很大的扶持,但仍然非常落后。从短期看,这类地区的市场作用整体处于失灵状态,要素的配置要以计划为主,待要素市场逐步形成以后,再逐渐过渡到市场发挥机制作用。
编辑:陈麒 责任编辑:杨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