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胥爱贵: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农业农村发展实践

2016-12-21 10:25:59  来源:新华日报  作者:胥爱贵

新世纪以来,江苏“三农”工作一直保持持续稳健发展势头,但也应看到面临的难题和挑战还很多,经济下行影响农民就业创业和农产品需求,财政收入增速放缓影响“三农”投入;资源环境约束趋紧,投入品和用工成本上升,农业缺乏竞争优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水平仍明显滞后于城市,等等。要补齐农村这块全面小康的短板,必须牢固树立和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由此来引领农业农村发展实践,推动农业强起来、农民富起来、农村美起来。

突出农业科技和体制机制创新,推动农业农村创新发展。从生产力角度看,重点是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发展生物农业、信息农业,抢占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制高点。我国许多农产品缺乏竞争力,归根到底还是科技支撑能力不强,农产品品质和产出效率不高。应着力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推出一批“苏”字头的农业科技创新成果。从生产关系角度看,重点是推进农业经营体制和农村产权制度创新,加快形成适应现代农业发展、切合市场经济要求的体制机制。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新型农业服务主体,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推进农村集体资产确权到户和股份合作制改革,建立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让农民更多分享集体经济发展和土地增值收益。

优化农业农村内外部结构,推动农业农村协调发展。推动农业农村协调发展,要把“内部优化”和“外部联动”结合起来。农业内部,重点是促进粮经饲、农林牧渔统筹发展。要加强中低产田改造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做优做精粮食产业,在优化品种结构和区域布局上做文章。大力发展特色、精品畜禽养殖,推动种养结合、农牧循环发展,更好地满足社会对农产品多方面的需求。农村内部,重点是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注重把产业链、价值链等现代产业发展理念和组织方式引入农业,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休闲观光农业、农产品电子商务、农业生产服务业等新产业新业态,在产业融合发展上寻求新的增长点。农村外部,重点是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一方面要发挥政府作用,将公共资源更多投向农村,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另一方面要发挥市场作用,建立有利于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的激励机制,引导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向农村聚集,促进土地等要素增值收益更多地用于农业农村。

加快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和建设,推动农业农村绿色发展。我省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不足,推进绿色发展、改善生态环境,农业农村肩负着重大责任。要坚持治理和建设并重,持续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推动农业农村绿色发展。治理方面,重点是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要推广高效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全面实行精准科学施用化肥农药,探索种地和养地相结合的耕作制度,在试点基础上,逐步扩大冬季休耕的面积。建设方面,重点是推进美丽宜居新农村建设。要通过规划上图落地,把城镇发展、村庄布局、基本农田的边界确定下来,加强土地、水、森林等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留住绿水青山,让乡愁有所寄托、美丽形神兼备。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不照搬照抄城镇建设样式,搞大拆大建、整齐划一。

统筹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推动农业农村开放发展。我国农业正深度融入国际市场,开放发展是大势所趋。只有充分发挥我省的优势,统筹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才能不断提高农业竞争力,赢得竞争主动权。大力开拓国内市场,要在保障粮食生产能力的基础上,以市场为导向,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发展适销对路的名特优新农产品。发展农产品网上交易、连锁配送、直营直销等现代流通业态,促进农产品产销对接、优质优价,提升江苏农产品市场品牌形象。积极开拓国际市场,要在继续巩固扩大传统优势产品出口的同时,下力气培育一批新的出口主导产品。要注重引进、消化和吸收国外资本、人才、技术和管理经验,制定符合国际贸易规则的支持政策,推动我省农产品不断拓展国际市场。

坚持普惠和特惠相结合,推动农业农村共享发展。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动员农民投身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动力。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把普惠性政策与特惠性政策结合起来,让农民特别是低收入农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要注重农村民生普遍改善,持之以恒强农惠农富农。进入新世纪后,取消农业税,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一系列实事好事的兴办,让广大农民普遍得益受惠。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中央提出,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只能加强,不能减弱。要坚决落实好中央要求,继续推动农民就业、社保、教育、医疗等相关制度改革,构建城乡居民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要注重贫困人口增收脱贫,持之以恒推进精准扶贫。“十三五”时期,我省要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农村低收入人口脱贫是一个标志性指标。要围绕减少相对贫困、促进共同富裕的目标,大力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确保人均年收入6000元以下的农村低收入人口脱贫,打好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场硬仗。

作者:省委副秘书长、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