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刘伟平:立足“六个着力” 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

2012-09-28 15:40:50  来源:《求是》  作者:刘伟平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要求,要力争粮食生产再获丰收、农民收入再攀新高、农村民生继续改善,为我们做好新时期“三农”工作指出了方向。我们要认真贯彻中央精神,立足甘肃省情,抓住发展的关键环节,突出工作重点,不断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

围绕“钱从哪里来”,着力破解农民增收难题。促农增收是“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当前,我们要着眼于实现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3.5%以上的目标,科学分析制约因素和增收潜力,强化实化细化各项增收措施,使农民的“钱袋子”尽快鼓起来。以建设各类农产品优势产业带为重点,推动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种养、标准化生产、品牌化营销,大力发展比较优势明显、市场竞争力强的优质农产品,努力实现增产增收、优质增收、节本增收,确保农民从种养业得到更多收益。以培育和引进一批辐射面广、带动力强的骨干龙头企业为着力点,密切农产品产加销之间的联系,促进大宗农产品就地加工转化,让农民更多地分享加工流通环节的增值收益,同时不断增强农民转移就业的稳定性,充分挖掘工资性收入的增长潜力。在切实维护农民土地财产权利的前提下,积极引导农民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自主流转耕地林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把“死资产”变为“活资本”,充分挖掘财产性收入的增长潜力。不断完善惠农财政补贴“一册明、一折统”发放管理制度,不折不扣地落实各项惠农富农政策,确保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和退耕还林等补贴一分不少地兑现到农民手中,让农民得到更多的实惠。

围绕“人往哪里去”,着力促进富余劳动力转移。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基本特征。从甘肃发展实际看,虽然近年来全省城镇化水平有所提高,但2011年仍有7个市州城镇化率在30%以下,全省农村人口比重达62.85%,比全国高14.12个百分点。就其根源,主要是甘肃富民产业发展滞后,农民转移就业不够。“十二五”时期,我们要顺应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加速发展趋势,多渠道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着力通过减少农村人口而使农民富裕起来。首先,更加注重依靠发展劳务经济促进富余劳动力转移。要紧紧抓住农民工结构性短缺和一些地方出现“用工荒”的机遇,积极开展更具针对性的订单培训、定向培训和创业培训,着力打造一批具有甘肃特色和市场竞争优势的劳务品牌,推进劳务输出由体力型向技能型转变、由分散短期输出向有组织常年稳定输出转变,切实把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其次,更加注重依靠发展农村二、三产业促进富余劳动力转移。一方面,要按照扶优、扶大、扶强的原则,引导龙头企业采用兼并、重组、参股、收购等方式,在全省六大产业中分别组建大型企业集团,加快农产品加工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服务业发展;另一方面,要切实加强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培训,力争把他们培养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村二、三产业发展骨干,努力实现从“转出一人、脱贫一家”向“一人创业、致富一方”转变。第三,更加注重依靠推进城镇化促进富余劳动力转移。要加快推进“区域性中心城市”、“大县城”和“重点镇”建设,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提高城镇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能力,形成合理的城镇体系和人口布局,促进人口城镇化。

/Page/

围绕“发展方式怎么转”,着力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是推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突破口,也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要按照优势更优、特色更特、效益更好的要求,科学确定不同区域特色产业发展的方向和重点,引导特色优势产业向优势产区集中,争取把更多的主导优势产业和产品纳入全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坚持从培育壮大战略性主导产业、区域性优势产业和地方性特色产品三个层次上推进农业结构调整,集中力量扶持竞争优势明显的制种、草食畜、马铃薯、中药材、优质林果和蔬菜“六大”产业,着力打造全国重要的特色农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在生产环节突出一个“大”字,着眼于做大规模,抓好生产基地和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注重把发展潜力大的品种和技术推广到更大范围。在加工环节突出一个“强”字,着眼于增强竞争力,注重培育和引进一批与特色产业发展相适应、与终端市场相连接的精深加工企业,不断提升特色产业的整体效益。在流通环节突出一个“活”字,着眼于搞活农村流通,加快产地批发市场储藏保鲜、物流配送能力建设,大力发展农超对接、专卖直销等现代营销模式,培育多元化、多层次的市场流通主体,推动鲜活农产品及时上市、安全上市、均衡上市。此外,要重视提高农业的产业化和组织化程度。一方面,针对当前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小、比较效益低、抵御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能力弱等突出问题,积极发展各类行业协会和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促进农户联合与合作,把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融合成以产品为纽带的利益共同体;另一方面,不断完善以政府公共服务机构为依托、合作经济组织和企业为基础、公益性服务和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项服务和综合服务相协调的服务体系,让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主体更方便地获得市场和政策信息,更有效地应对大市场的变化。

围绕“农产品供给如何保”,着力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证粮油肉菜等主要农产品供求基本平衡,是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强通胀预期管理、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基础。要坚持实现较高水平的动态平衡不动摇,坚决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坚决守住全省4000万亩粮食播种面积的“红线”,着力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确保粮食生产不滑坡、“菜篮子”产品供应不断档、农产品价格不出现大波动。要切实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做到“四个强化”:强化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不断增加财政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建立健全“三农”投入逐年增长机制;强化农田水利建设,努力做好国家有关政策与地方项目的对接工作,科学规划并推动灌区续建改造,大力发展高效节水农业;强化高产稳产农田建设,积极推进土地整治、小流域治理和中低产田改造,鼓励引导农民加大梯田建设力度,加快实施沃土工程,不断提高耕地质量和土地产出能力;强化设施农业发展,大力推广日光温室等高效安全栽培模式,着力推进畜禽养殖小区建设,不断增强防灾减灾能力。要紧紧围绕发展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坚持不懈地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打破部门、区域和单位界限,加强省市县科研院所和龙头企业等基层涉农科研力量的横向联系和纵向协作,促进先进适用技术集成创新,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要按照增产增效并重、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生产生态协调的基本要求,进一步明确农业科技创新的方向和重点,总结推广一批节本、高效、安全新技术,高标准高起点打造现代农业发展的典型和样板。要加快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大力培养农业技术推广骨干人才、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和各类服务型人才,大面积推广优质、专用、特色新品种,努力实现高产技术普及化、高效农业规模化,不断提高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

围绕“二元结构如何变”,着力推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全省农业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体制性障碍。当前,我们要顺应同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时代要求,彻底改变就农业论农业、就农村论农村的传统思维模式,从更高层面、更宽视野统筹谋划和实施城乡一体化发展,着力破解城乡二元结构。一是不断完善统筹城乡发展思路,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先易后难的原则,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努力实现规划一体、产业互动、要素融合、服务共享。二是建立城乡一体的规划制度,统筹考虑和谋划城市和农村发展,统一制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建设规划,合理安排城镇建设、农田保护、产业集聚、村落分布等空间布局。三是顺应城乡发展不断融合的趋势,按照产业集聚、集约开发的要求,统筹规划和整体推进城乡产业发展,促进资金、管理、人才等生产要素合理流动,推动三次产业在城乡科学布局、功能互补、联动发展,逐步形成产业发展、人口集聚、辐射扩大的良性循环。四是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着力创新城乡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通过向农村延伸城市管理和服务,强化城市与农村基础设施的衔接工作,促进公共资源向农村倾斜,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Page/

围绕“贫困人口怎样减”,着力加快扶贫攻坚步伐。贫困面大、程度深,既影响甘肃农业农村的持续发展,更制约全省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目标的顺利实现。“十二五”时期,要把规划与项目的衔接争取工作放在突出位置,科学编制专业扶贫、行业扶贫、开发扶贫等相关规划,力争我省连片特困地区的58个县有更多的项目列入国家扶贫开发规划,加大基础设施和富民产业项目建设力度,切实把国家支持贫困地区发展的政策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优势。要把尽快实现脱贫致富作为首要任务,认真研究新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的分布和特征,分类施策,重点对农村低收入人口全部实施扶贫政策,把符合条件的农村贫困家庭全部纳入低保范围,对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全面实行社会救助,努力做到应保尽保、应扶尽扶,真正为农村贫困人口建立起最后一道生活保障线。要把坚持走开发式扶贫道路作为基本方针,更加突出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拓宽基本增收渠道、提高贫困群众基本素质三项重点任务,更加注重产业扶贫、科技扶贫、智力扶贫与连片开发扶贫的有机结合,集中力量抓好特色优势产业培育、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基础设施建设、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等重点工作,力争贫困地区农民收入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3个百分点以上。要把深入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作为重要保证,着眼于强基固本和加快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奔小康步伐,进一步健全密切联系群众的帮扶机制,切实做到干部下基层常态化、问政于民常态化、查访问题和解决问题常态化,以进百家门、知百家情的优良作风和排百家忧、解百家难的实际行动,切实为贫困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帮助贫困群众尽快脱贫致富。

编辑:陈麒 责任编辑:李伟杨嘉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