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罗建极:科学建设“中国肉牛之都” 奋力实现富民兴丰

2012-09-28 11:36:01  作者:SystemMaster

作者系中共重庆市丰都县委书记

丰都地处武陵山区和三峡库区,是典型的传统农业大县。长期以来,农业效益低下、农民增收乏力。经过县委、县政府广泛深入调研,认识到肉牛产业宜养面广、产业链长、附加值高、带动力强,是提高农业效益、助农增收的好产业。新一届县委、县政府谋定而动、创意而为,把现代农业作为富民兴县的殷实产业来抓,举全县之力建设“中国肉牛之都”。目前,全县肉牛产业规模、科技含量等8项指标位居全市第一,产业发展质量和速度走在全国前列。今年上半年,全县农民人均现金收入4046元,增幅达19.5%,分别居“两翼”区县第1位、第2位。目前,丰都人民正按照市第四次党代会指引的方向,牵着牛儿朝着“科学发展、富民兴渝”目标奋力前进。

一、“丰都建牛都”进程创造了鲜活的经验

丰都在阔步迈向建设中国肉牛之都的进程中,肉牛产业发展取得了五条宝贵经验,对于武陵山区草食牲畜业的发展,有着深刻的示范意义。

(一)丰都养牛创造了中国南方养牛的奇迹。丰都在过去常年只有几万头牛的基础上,通过三年的发展,年存栏肉牛达到31.5万头,饲养规模跻身全国前列,增长速度全国罕见。丰都肉牛发展已经形成集群式发展格局,现有2个万头养牛场、17个千头养牛场、131个百头养牛场。丰都养牛的创造性实践,有效解决了北方肉牛养殖冬季草料缺乏和“掉膘”的难题,改变了我国肉牛产业“北重南轻”的传统思维定势,开辟了“北牛南养”的重要蹊径。中国农科院副院长李金祥指出:丰都肉牛产业在全国肉牛的地位和影响举足轻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潘耀国说:丰都发挥自身优势,发展效益农业,走出了一条以肉牛为抓手的富民兴县之路,树立了县域经济发展的典范。西南大学肉牛首席专家左福元在专著《丰都肉牛科技创新实践》中表述:丰都肉牛发展的成功做法,为我国南方草食畜牧业发展开启了先河,起到了最重要的示范作用。

(二)恒都农业公司初显“肉牛巨型航母”雏形。随着肉牛养殖规模的壮大,丰都35家肉牛龙头企业应运而生,特别是2009年引进了北京中恒兴业科技集团,投资10亿元在丰都组建重庆恒都农业开发公司。恒都公司现有存栏牛5万头,1个养殖场1.5万头的养牛规模居亚洲第一,中国南方最大的肉牛综合交易市场和全国首家肉牛电子交易中心已经开市,并在全国建立1000个直销店、万个销售终端,恒都牛肉已进入沃尔玛等12家大型连锁超市,直接出口创汇。恒都农业公司已经形成集牧草种植、饲料生产、良种繁育、生态育肥、精深加工、综合交易、餐饮服务、自主研发和粪污利用于一体的牛产业链式开发体系。到2015年,恒都农业公司将再投资20亿元打造“百亿恒都”,达到上市规模水平。中国畜牧业协会会长许尚忠盛赞:恒都农业公司将是中国肉牛行业的一艘巨型“航母”。

(三)丰都探寻了“政企农科金”融合互动的肉牛发展新模式。丰都抓肉牛发展坚持“政府吹号、群英起舞,政策集成、创新激活”的思路,紧紧抓住产业发展要素,突破关键薄弱环节,形成了“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农民主角、科技支撑、金融支持”的“三主两支”融合互动发展的新机制,使肉牛产业具有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旺盛生命力。国务院扶贫办副主任王国良指出:丰都坚持把肉牛产业作为一把手工程,大念“牛字经”,壮大“牛经济”,闯出了一条产业扶贫的新路子,在全国具有典型性和示范作用。西南大学副校长王永才认为:丰都县发展肉牛有一个很让人欣赏的模式,那就是一个以政府为主导,龙头企业带动农民,将科技、金融投入融汇其中,以此方式整合相关资源,为肉牛发展开辟道路。

(四)丰都肉牛发展提高了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参与度和带动力。丰都把让农民直接参与、最大受益作为肉牛产业发展的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老百姓把肉牛产业称为殷实产业。在肉牛发展的进程中,通过基础设施配套、补贴奖励、肉牛保险、农村“三权”抵押担保贷款贴息,有效激发了农民养牛积极性和创造性;探索了“企业购牛、农户领养、回收母牛、犊牛归户”的母牛领养模式,全县3头以上的养牛户5.5万户,农户参与率达到45%,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8年的3591元增加到2011年的5991元,年均增长18.5%;建立了“政府搭台、购养分离、收入分成”的肉牛托养模式,推行了“土地流转租金+土地入股股金+返聘就业佣金”的“三金”增收机制,收到了农户一年兼养3头母牛增收5000元、散养3头育肥牛增收9000元、种植每亩牧草增收2000元的奇效。国家民委专职委员李文亮指出:丰都以产业扶贫为主线,以肉牛发展为载体,谱写产业扶贫新篇章的机制好、模式新,在武陵山片区举起了产业扶贫的旗帜。国务院三峡办党组成员张宝欣强调:丰都肉牛产业已经成为移民增收的举旗产业。

(五)丰都开辟了以肉牛为发端的农村循环经济发展有效途径。肉牛不仅全身是宝,粪污也可“变废为宝”。丰都推行“粪污种草+牧草育肥、蘑菇种植、沼气发酵”和直接生产有机肥等粪污资源化利用模式,实现生态养殖、资源开发、循环利用。现已建成牛粪资源化利用有机肥厂2个,年处理牛粪20万吨;通过秸秆青贮、氨化技术年处理利用秸秆达12万吨,让农工业附产物“变废为宝”,增加农户收入4500万元。全国肉牛行业首席专家曹兵海说:丰都正在探索的多样化利用附产物发展循环经济模式,是肉牛产业保持旺盛生命力的根本,是肉牛产业越走越远、做大做强的关键。重庆市农委副主任王健认为:丰都探索实施的牛粪处理模式,不仅增加了养殖户的经济收入,还解决了肉牛发展中最为突出和迫在眉睫的污染难题。

二、建设中国肉牛之都必须解决的七大课题

建设中国肉牛之都,目标宏大、使命光荣,任务艰巨、问题繁多,总的来讲,必须解决七个方面的问题,才能推进肉牛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一)发展牛产业,做大“牛经济”,必须加速构建和完善肉牛全产业链,做到“强一”“接二”“连三”,形成一二三产业整体联动、环环紧扣、抢占高点的产业体系。要注重以丰都为中心、跨区域联动建设,要矢志不渝、“硬碰硬”地抓好良种繁育、饲料生产、疫病防控、生态环保、精深加工、市场营销等六大产业体系。

(二)丰都建牛都的源头和根本是要解决“牛儿哪里来”的问题,仅靠常规繁育和外购显得捉襟见肘。在丰都建立既有规模又有品质还很稳定的肉牛良种繁育体系,显得尤为重要、迫在眉睫。一方面应特别注重保护和激励能繁母牛的发展;另一方面应特别突出良繁体系建设,培育具有南方特点的新品系和扩繁群。丰都应继续坚持和放大差异化的技术路线,选择“红西本”的三元杂交路线培育新品系,实现肉牛养殖扩繁群与基础群、核心群、生产群的集群发展。

/Page/

(三)要突出符合农村现实生产力的“现代庭院牧场”发展,实现养殖规模最优化与比较效益最大化的有效对接。肉牛之都建设,需要“龙头带动、群农起舞”,形成“万头的大龙+千头的中龙+百头的小龙+2030头的群龙”的生产养殖格局。应在农村大力发展2030头适度规模的“现代庭院牧场”,既凸显家庭主业地位,又有利设施综合配套和资源利用,还适合农村劳动力互助式就业,更能充分体现经济很效能、环境可承受、技术易推广的特点。丰都要把2030头的“现代庭院牧场”,作为建设中国肉牛之都最具活力、最可持续的增长力量。

(四)发展“牛经济”,必须做到生态经济、科技经济、循环经济并行不悖。要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发挥武陵山区和三峡库区山、水、草的自然优势,始终注重原生态、纯天然。要竭力提高新科技对“牛经济”的贡献率,树立“以牛为本、动物福利”的理念,大力推广音乐牛栏、沙床牛舍、保洁按摩、人饮水源、均衡营养等饲养技术,不断提高牛肉品质和牛业效益。建立以牛为圆心、以农村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为圆线的“牛经济循环圈”,做到种养加、贸工农互动循环发展。要突出均衡营养养殖技术和秸秆青贮技术的推广,把生态理念、科技创新、循环利用贯穿到肉牛开发的始终。

(五)做大“牛经济”的基础在于规模养殖,做强“牛经济”的关键在于深度开发。肉牛全身是“宝”,应“榨干吃尽”,通过精深加工提高附加值和多次增值的能力。从“一株草”到一块“牛肉干”只是低层次的粗加工,应着力向“一头牛相当于一部车”的全产业链深度开发转变。要在做好多样化、高端型分割熟食制品的同时,做好牛皮、牛毛、牛胆、牛血、牛骨、牛角深度系列开发的文章,大力发展皮革制造、生物制药、工艺制品、旅游食品。

(六)应以“牛文化”提升“牛经济”,以美誉度提升集聚力,以大品牌提升辐射力。要抓紧做好中国肉牛之都的形象标志和宣传营销。在丰都举办斗牛节、选美赛和养牛大比武,提升影响力和知名度。要实现肉牛产业的品种、品质、品牌、品味及企业的品德共同发展,五品齐进,“五品登科”。

(七)应建立肉牛疫病风险防范、产业自净发展、各方合作共赢三大机制。肉牛养殖没有市场风险但有疫病风险,没有生态破坏但有环境压力,没有硬性约束但需各方联动,要以控制疫病风险为重,建立技术人员直接到农户、科技成果直接到牛舍、防疫要领直接到农民的疫病防控体系。对于肉牛发展最关键的“牛粪到哪儿去”问题,必须打好多管齐下、化整为零、变废为宝的组合拳。总之,发展肉牛产业要群策群力、携手并进,建立起政企手握手、银企手拉手、企业手牵手、农民手拍手的联动机制,推动肉牛产业稳健发展。

三、以更有力的举措建设名副其实的“中国肉牛之都”

丰都建设中国肉牛之都,需要创新发展理念和技术路线,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扬以实干奉献为特质的“牛”精神,使“牛”劲,建“牛都”。

(一)心无旁鹜共建“中国肉牛之都”。丰都建牛都,仅靠丰都力所未逮,必须以丰都为中心、跨区域联动、上下左右齐动。丰都县要把肉牛产业作为区域经济的支柱产业,作为第一定位、第一品牌、第一抓手,在两三年内尽快实现“肉牛饲养、交易和屠宰加工量100万头,肉牛销售值100亿元,肉牛龙头企业100家”的首期目标。应争取三峡库区、武陵山区及其他地区,在建设“中国肉牛之都”的过程中,既当“配角”,又当“名角”,也唱“主角”。希望国家部委和地方政府大力支持,充分发挥引领、支撑、配套、服务的作用,提高肉牛产业标准化水平和组织化程度。

(二)全力为“丰都建牛都”争取有力的支持。国家有关部委应把草食畜牧业发展上升到更高的工作层面,对先行先试和初具规模的地方重点扶持。作为库区五个全淹全迁之一的移民大县、已纳入国家武陵山区扶贫试点县,拥有27个少数民族、上万少数民族人口的丰都,我们要主动积极向国家部委、市政府极力争取相关支持:一是积极争取政策支持。争取国务院扶贫办把丰都作为全国产业扶贫示范县来打造,加快实施《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加快建设丰都节粮型肉牛养殖基地;争取国家民委以更大力度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使丰都拥有同等享受少数民族地区的政策;争取国务院三峡办将草食畜牧业作为三峡后续建设的骨干产业,提高对肉牛发展和养殖环保项目的投入权重;二是主动寻求技术支撑。主动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加强院地、校企合作,切实推进与中国农科院签订的肉牛发展科技战略合作协议的实施。三是协调周边联动支持。主动与武陵山区、三峡库区肉牛养殖大县开展区域合作,强强联合,突出丰都、联动周边,推动肉牛产业更好更快地发展。

(三)采取务实创新的突破性措施发展牛产业。一是要组建有各级领导和专家学者参与的“中国肉牛之都”建设委员会,在丰都建立常设性的工作指挥部;二是要着力强化自主创新、突破薄弱环节,积极争取在丰都建立中国南方肉牛研发中心、中国南方肉牛良繁中心;三是建立草食畜牧业技术培训和推广体系,争取在丰都建立畜牧职业技术学院,形成“首席专家+县级特派员+乡镇技术员+村社指导员”的四级科技服务体系;四是尽快启动国家节粮型肉牛养殖基地建设,积极创建全国肉牛科技养殖示范县、国家牛肉出口安全示范区;五是进一步抓好优势产业带、主导产业链、龙头企业群的现代肉牛产业体系建设,大力引进和培育龙头企业,把恒都农业公司打造成为中国肉牛行业的巨型“航母”。

(四)抓紧抓好做强“牛经济”的关键环节。即抓好规模适度、环境友好、“种养加”相结合的肉牛产业科学化布局;抓好既有品质又很稳定的牛源和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抓好聚散力强而又活跃的大型肉牛交易市场建设;抓好肉牛及其附产物一体化的精深加工;抓好饲养地及其影响区的环境治理保护;抓好“中国肉牛之都”的品牌塑造;抓好健康养牛、疫病防控,确保产品质量安全和产业持续发展。

编辑:陈麒 责任编辑:李伟 杨嘉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