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牛勤:论城乡一体化的内在要求与推进的着力点

2012-09-28 11:10:04  来源:《时代经济论坛》  作者:牛勤

勤(中共四川省达州市委党校副教授)

要:城乡一体化其基本要求就是实现城乡互通、城乡协作、城乡融合。推进城乡一体化当前的着力点就是统筹城乡产业发展与产业布局、城乡劳动就业与人口布局等、统筹城乡基础设施与居民社区建设、统筹城乡生态与环境保护、统筹城乡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

关键词 城乡一体化;内在要求;着力点

一、城乡一体化:内在要求的解读

按照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的要求,按照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城乡一体化的理解,就其基本要求至少包括城乡互通、城乡协作、城乡融合等几大方面。

1.城乡互通

城乡互通,就是按照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相互开放、相互依托、相互促进。城乡互通既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前提,也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没有城乡互通,就谈不上统筹。过去多年来,由于我国城乡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城乡间存在着严重的二元结构,城乡差别很大。城乡封闭、隔离的结果,不论是城市还是农村的发展均受到严重损害。随着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特别是通过改革开放30年,城乡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全面开放的今天,城乡由分离走向互通、走向更高级的结合,这是城乡关系发展的必然趋势,城乡互通势在必然。在改革开放大潮的推动下,我国城乡对立、分割的格局现已逐步被打破,城乡相互开放、要素流动、联合与协作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由于城乡互通涉及到人们思想观念的根本转变,涉及到城乡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涉及到城乡制度和体制全面的彻底改革,因而城乡互通并非易事,并非人们想象得那么容易。至今城乡分割的制度仍未完全打破,城乡分割的现象仍较普遍。因而城乡间人均经济与文化成果占有的差距不可避免被扩大。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按照这个思路的要求,就要把城乡当作一个有机的整体,健全和完善城乡统一的制度、统一的体制、统一的政策、统一的市场,从而让城乡各类经济主体自由地联合起来,城乡资源要素畅通无阻地流动起来,城乡的现实优势、潜在优势充分发挥起来,以不断拓展城乡互通的领域,扩大城乡互通的范围。

2.城乡协作

城乡协作,是指城乡产业间,各经济主体间,依据经济规律和城乡发展的内在要求,自愿地和平等地进行多形式、多层次的结合。城乡间的各种协作具有客观必然性和现实必要性。因为市场经济是建立在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上的竞争性经济,社会化大生产客观要求必须重视分工与协作,分工与协作能降低成本、提高产品和经济活动的质量与效益,最终增强市场竞争力。可以说、市场经济越发展,竞争越激烈,城乡间协作的愿望会越强烈,协作也会越有广度和深度。在当前我国深入改革开放,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态势下,对现代化发展中的城乡关系发展来说,城乡间的协作显得尤为紧迫,城乡各展所长,互补优劣,充分发挥各自比较优势的趋向明显。城市尤其是大型的中心城市,具有生产要素、经济水平、基础设施、政策制度等多方面的动态比较优势,集聚着丰富的经济文化资源,又是市场供需变动的主导,代表着某一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向,对农村有强大的辐射力,是农村经济社会进步的必不可少的动力资源。另一方面城市发展又离不开农村支持,需要农村为其提供原料,提供副产品,提供劳动力和土地资源,还提供潜力巨大的广阔市场,离开了农村的支持,城市的快速、持续和健康发展是不可能的事。可见城乡协作,符合市场经济运行规律,体现了资源要素优化配置的原则和城乡共进共荣的内在要求。

3.城乡融合

城乡融合,就是城市与乡村之间十分密切、非常协调、融为一体的新型关系。从总体上说,城乡融合是指在城乡之间的一切领域即社会的、经济的、文化和科学技术、生态环境等方面实行融合。一是人口融合。就是要从根本上改变农村居住着大量的农业人口,城市聚集着拥挤的工业人口的畸形状态,要大规模的转移农民,实现乡村人口城镇化、城市人口乡村化的“融合居民”的格局。二是政治融合。就是要充分体现工农联盟,城乡居民不仅在国家民主政治生活中成为主人和新型体制的管理者,而且在经济关系上体现共同利益,成为最密切的合作者,共享改革开放的文明成果。三是经济融合。就是要促使城乡经济协调和同步发展,一方面充分发挥大中城市和小城镇的纽带作用,实现城市大工业和乡村工业的联合和协作;另一方面也要充分发挥农村的优势,从实现农业现代化、乡村工业化、乡村人口城镇化、城乡生活水平接近化方面缩小城乡差别。四是文化融合。就是大力发展乡村文化教育事业,切实提高乡村文化教育水平,以消除乡村那种落后、愚昧、粗野等不文明状态,真正使城乡在文化上共享人类的财富。五是生态的融合。就是要彻底消除城乡生态对立的旧格局,真正做到在生态环境上城市乡村化,乡村城市化,建立一个共存的良好的生态环境。上述诸方面的融合,最终形成人口、政治、社会、经济、生态一体化。

二.城乡一体化:统筹发展的着力点

1.统筹城乡产业发展与产业布局

1)以增强农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基础,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这要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着力提升农业产业层次,努力形成农产品行业协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四位一体”的农业经营新体制和农产品精深加工业、现代流通业、特色种养业、良种良品业“四业并举”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2)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核心,着力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现代商贸物流中心。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城市化和信息化加速为契机,大力推进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更加注重资源的节约和永续利用,着力提高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进一步壮大都市经济,提升县域经济。

3)整体推进发达地区加快发展与欠发达地区跨越式发展,促进区域发展一体化。把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统筹区域发展,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和帮扶力度。

2.统筹城乡劳动就业与人口布局

1)以扩大农民就业为重点,大力实施“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加快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按照“整和培训资源,发展培训产业,培育培训市场,健全培训市场机制”的思路,形成多元化培训主体竟相竞争、优势互补的局面;鼓励培训学校、企业和社会力量发展就业指导和就业服务;加强对进城就业农民的就业指导和就业服务;加强对进城就业农民的权益保护,努力实现城乡劳动力同工同酬同保险。

2)以提升县域功能为重点,大力推进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人口向城镇集聚。加快推进中心城市和区域中心城市的发展,进一步形成中心城市、县城、中心镇分工明确、布局合理的城镇体系。

3.统筹城乡基础设施与居民社区建设

1)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为重点,大力推进农村新社区建设。完善和优化县域村庄布局规划,推进中心村建设,减少村庄数量,扩大村庄规模,促进农村人口向中心村集中,提高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水平和政府的效率与共享性。加快以改路、改水、改厕、改线和垃圾集中处理、违章建筑拆除、村庄环境整治等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社区服务业,为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提供优质便捷的服务。

2)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为重点,大力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以形成公共交通、供水供电、通信邮电、垃圾处理、污染治理、环境保护等城乡一体化的公共服务格局。

4.统筹城乡生态与环境保护

1)大力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生态保护型社会。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大力开发运用节能节水节地和资源综合利用循环利用等生态经济技术,全面推进能源、原材料、水、土地等资源的节约和综合利用,全面推进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永续利用水平;积极发展水电、沼气、太阳能等绿色能源和旅游、休闲、生态农业等绿色产业,减少资源和环境污染。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加强生态公益林建设,加大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湿地资源的保护力度,加快区域生态走廊建设,进一步搞好绿化、亮化、美化建设。

2)大力推进环境污染整治,全面推进水污染综合整治;加强饮用水源保护,优化水资源配置,确保城乡供水水量和水质;继续强化工业污染整治,加大对重点区域,重点企业污染治理的力度。深入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推进垃圾的资源化、减量化和无害化处理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生活垃圾收集和处理系统。加强畜群饲养业、水产养殖业和农田、水面的污染治理,生产和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和有机肥,加强村庄、湖泊、河道的环境和污染整治,加快农村改水、改厕步伐,推行村庄垃圾集中收集处理和保洁制度。

5.统筹城乡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

1)加强城乡社会管理,确保城乡社会和谐。健全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和各种社会矛盾的有效机制,加强社会事务管理,维护社会公正、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建立健全社会预警体系,高度关注社会结构变迁中出现的贫富差距扩大、劳动就业困难等各种矛盾,特别是要密切关注农村土地承包问题、失地农民问题、农民工问题,依法及时合理地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

2)增加公共服务供给,增进城乡居民的福利。高度重视对农村的公共服务供给,尽快将城市的就业培训、社会保障、公共交通、饮水供给、公共卫生、环境卫生、科技文化、义务教育等公共服务和社会事业全面向农村延伸和覆盖,促进城乡间的社会公平。不断改善政府的公共服务,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提高公共产品的生产和供给效率。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2]王新前,我国西部地区统筹城乡发展的难点与对策思考,中国统筹城乡发展论坛论文集,2007

[3]马晓河:《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五大失衡》,城市发展20044)。

责编 早生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