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赵俊臣:土地流转:工商资本下乡需规范

2012-09-28 10:42:51  来源:红旗文稿  作者:赵俊臣

赵俊臣(云南省社科院研究员)

近年来,各地在推动农业现代化、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林地改革中形成了一股“流转热”,流转的土地林地面积剧增。总的看,土地林地流转尤其是一些工商资本下乡受让农户土地林地,实行规模经营,开发优质农林产品,使农户多了一份流转收入,提升了土地林地的总产出,增加了农产品社会总供给,繁荣了农村经济。值得注意的是,早在2001年中央18号文件《中共中央关于做好农户承包地使用权流转工作的通知》曾指出,为稳定农业,稳定农村,中央不提倡工商企业长时间、大面积租赁和经营农户承包地。但不少地方为推进规模经营,对于引进工商资本经营农业仍很热衷。在这股“流转热”中,一部分地方政府热衷于推动流转,是为了暗度陈仓,曲线解决日益突出的城市建设用地紧张问题。一些公司企业借助地方政府的招商引资政策,大肆圈占农民耕地,出现了土地流转价格过低,流转期限过长等情况,有的还违反土地用途管制规定,擅自改变用途,使流转的土地呈现“非农化”、“非粮化”等现象,危及粮食安全。最近,我们在进行国家社科基金2010年课题《西部民族地区农地林地流转中的问题与解决对策》调研中发现,云南省农户承包土地林地流转中有较大的比例是工商资本下乡,而且情况复杂。因此,在规范时应区别不同情况,不宜“一刀切”。

一、对那些不转包、不租赁、不吸收农户土地入股,仅通过“公司+基地+农户”模式获取农产品加工原料的工商资本要给予鼓励

我们调查时发现,云南省有一批企业下乡的目的主要是获得加工原材料,并不转包、不租赁、不吸收农户土地入股,一般是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即公司给农户签订收购订单,并帮助当地连片规划、供应良种、培训技术、提供信息、统一病虫害防治、特别是担保贷款,在一个小区域内实现了规模经营。

最典型的是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达到80%的国际雀巢公司在云南建立的咖啡种植基地。1989年,雀巢进入云南,选择在普洱市试验种植小粒种咖啡,帮助云南发展咖啡种植业。1997年,在云南开辟示范农场,到2002年,在华生产线的所有小粒咖啡均产自云南普洱市,每年从云南省采购4000吨左右的新鲜咖啡豆。目前,云南省咖啡种植达48万亩,占全国种植面积的98%,其中普洱市种植23.05万亩。为了营造普洱基地, 21年来,雀巢公司每年投入的收购款近1亿元人民币,仅对当地农民进行培训就已经投入了约5000万元资金。雀巢图的是获得优质咖啡原料,并没有像有的工商资本那样下乡“圈地”。在进入中国之初,按照国际惯例,也为了约束双方的行为,雀巢便与当地政府签订了一个长达14年的协议,承诺按照美国现货市场的价格收购咖啡,作为农民利益的保障,上不封顶,而下设最低收购价格;同时雀巢提供技术人员、种苗甚至免息农具贷款,并特别承诺不拥有土地,甚至不拥有固定资产。这也就是说,被选择为雀巢咖啡种植基地的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并没有任何变化:一没有被出卖即集中为公司所有,二没有被租赁给公司,三没有被村集体收回再分配。这样,农民承包的土地并没有被无偿或低价“圈地”。在雀巢的带动下,国际咖啡巨头麦斯威尔等最近也相继来到云南,仿照雀巢模式建立优质原料基地。

另一个典型案例是甘蔗种植。作为全国第二大产糖省,云南省常年甘蔗种植面积450万亩,蔗糖产量200万吨以上,机制白糖厂74家,生产线87条,日处理能力14.23万吨,拥有3.3万行业员工,覆盖蔗农600多万人,基本形成了以怒江、伊洛瓦底江、澜沧江、红河及南盘江等低热河谷地区为主的蔗糖产业布局和集原料(甘蔗)种植、科研、加工、贸易、教育和设备制造等相互配套的、完善的产业体系。其中机制白糖厂作为工商企业,与农户的关系主要是收购加工原料甘蔗,不转包、不租赁土地,也不吸收农户土地入股,一般是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即公司给农户签订收购订单,并帮助当地连片规划、供应良种、培训技术、提供信息、统一病虫害防治、担保贷款,在一个小区域内实现了规模经营。

雀巢咖啡公司和云南74家机制白糖厂的实践证明,工商企业需要加工原材料,完全可以下乡,采用“公司+农户”、“公司+基地+农户”的形式,通过扶持农户来获得稳定的原材料。而采用这种形式的工商企业下乡,正是我们国家、社会和农户都企求的大好事,因而不但不应受到非议,反而理应受到鼓励。

二、对那些以转包、租赁农户承包土地林地开发优质农产品的工商资本,在鼓励的同时要防止侵害农户的利益

有相当一部分城市工商企业下乡,以市场价租赁农户承包土地林地,开发优质农产品。相对于农户自己耕种来看,这些城市工商企业一般都实力雄厚,有较多的资本和技术投入,因而普遍实现了单位面积产量提高,总产量增加,农产品特别是优质农产品的社会供给增加,并且获得了期望的利润。

云南省内工商企业下乡租用农户土地、获得较高利润的,当属上海光明食品集团公司云南石斛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光热水土条件很好,当地老百姓种植双季稻每年每亩收入不过1500元左右。2010年初,上海光明食品集团公司云南石斛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在勐海县挂牌成立,公司以每亩差不多1000元的价格租用农户土地600亩,建立铁皮石斛GAP标准化种植基地,平均亩产400公斤,每公斤收购价500元,亩产值达20多万元。公司并带动指导农户种植石斛500亩。

城市工商企业下乡租赁农民土地,在信息不对称、当地农户谈判能力弱、地方政府服务不到位的情况下,很容易侵害农户利益。据我们调查,工商企业侵害农户利益,最常见的手法是压低租赁价格、合同中没有规定今后市场价格升高时的价格递增。在云南省,土地林地转让金高的一般在1000元至1500元,主要分布在以昆明市为代表的大城市郊区,以及烟草公司划定现代烟草示范区的农村;中等的每亩每年在5001000元,主要分布于州市一级的城市郊区;转让金低的,一般在100元至300元,最低的偏远山区的林地每亩每年只有58元。显然,现有那些转让价格低于上述标准的,很可能是被压低的,会侵害转让农户的利益。

三、对那些以圈地囤地名义搞资本运作或打着农业开发旗号而搞资本运作的工商资本要给予制止

我们调查时发现,确有一些城市资本下乡的目的,并不是开发农产品,而是资本运作,即希望今后土地林地增值后赚上一笔。还曾有一家企业已在农村租地上万亩,目的是准备提高价格后租给其他企业或大户。这种情况就是通常所说的资本运作。

资本下乡搞资本运作,可能对农村经济社会产生一些影响。一是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农村紧缺的资金供给、技术普及和管理经验,以及产品订单收购,对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户增收起一定的促进作用。二是就农村乃至全省全国来看,工商资本下乡炒作,是一个发现土地林地价格的过程,这对于提升农村土地林地等财产的价值价格,是有一定作用的。三是对资本运作的工商企业来说,在顺利实现了规模经营、机械化经营、现代化经营的同时,当然可以获得高额利润,但是这种高额利润是以牺牲农户的利益为前提的,因为任何工商资本下乡租赁了土地之后,不可能把原来土地上工作的所有农民都雇用下来,大部分农民要离开土地,而当前我国从就业、从社保等体制看,都尚未为农民离开土地另谋出路提供保障,这就势必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四是对于转让自己承包土地林地的农户来说,将改变农民的经营主体地位,农民从过去一个经营自己土地、生产产品的业主,蜕变为一个给别人生产产品的雇工,这对农民心理,对农村社会结构将会产生深刻的影响。

当然,有的城市工商企业下乡租地,开发当地老百姓不愿意、无能力开发的土地林地荒地,也是应当鼓励的。不过,这种开发必须考虑到各类风险,一开始就力求能够避免与预防。例如,楚雄彝族自治州大姚县龙街乡引进武汉凯迪公司参与林权流转,按照每年每亩林地8元,以后每5年在原基础上增20%的标准协议流转林地,目前已协议流转林地3.8万亩。对于武汉凯迪公司下乡这类大面积租地开发,一方面要充分肯定,因为这类开发实现了林农受惠,企业发展,让荒山变绿,既实现当地现代产业化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又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另一方面,要考虑到企业的开发技术成熟度、产品销售和资本金链的风险,并有相应的防范措施。此外,公司大规模租地必然涉及较多的农户,各家各户情况各异,在租地开发的过程中一定要把工作做细,保证各个农户都能满意。特别是要不断研究今后随时出现的各类矛盾问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保证维护流转双方的利益。

四、对那些以吸收农户土地林地入股、通过股份公司形式开发优质农产品的工商资本,需进一步关注

在工商资本下乡中,有一部分是和当地农户组成股份公司,即自己出资金、技术和管理人员,并且包收购,让农户以自己承包的土地林地折价入股,从而结成命运共同体,实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

股份公司在我国城市企业中已比较成熟,农村股份合作制也有不少实践,但是在城市工商企业与农户联合的股份公司特别是农户以土地林地入股的股份公司,效果如何还需要观察。之所以需要再观察,主要是这类股份公司出现还不久,很多矛盾还没有充分暴露,匆忙结论、草率推广必然带来难以解决的问题。就我们的研究看,这类股份公司很可能出现以下问题:一是如果股份公司破产,将有可能使入股的农民彻底丧失家庭承包的土地林地,而在社会保障还不健全的情况下,生计无着的农民将无法生存,势必造成社会不安定。二是在这类股份公司中,农户处于绝对弱势的地位,再加上信息不对称,特别是政府与社会无法对其进行有效监管,很可能形成城市工商资本一股独大、绝对控股的局面,有可能侵害农户股东的利益。

不过,由农户们自己联合起来组建的股份合作社,则是可以鼓励发展的。例如,楚雄彝族自治州大姚县赵家店乡鼠街村委会绞苴村民小组以土地入股方式组建烤烟种植合作社,由于烤烟种植技术相对成熟,烟草公司有资金、技术、保险等多项扶持,农户每年可从参与流转的土地中获得每亩1000元的分红;而且农户还可到合作社务工,按照一日一结获得每个工作日平均35元以上收入。像这样的股份合作社,在我国各地实验的时间比较长,农户比较熟悉,只要有好的带头人,老百姓自觉自愿,当然可以扶持发展。

责编 早生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