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

工艺虽繁仍守传统 漆器如人需千锤百炼

2016-03-07 14:29:18  来源:燕赵晚报  作者:丛俊儒
原标题:工艺虽繁仍守传统 漆器如人需千锤百炼

□文/图 本报记者 丛俊儒

据现代考古发掘实物证明,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并使用天然漆的国家。用此涂在器物表面制成的日常器具及工艺品、美术品称为“漆器”。76岁的金永祥致力于漆器制作研究50多年,本期生活家,介绍他与漆器的故事。

如果你是一个对颜色敏感的人,相信当你站在金永祥的漆器作品前,会有一种发自内心的“通透”感。在柔和的灯光衬托下,他制作的犀牛、骆驼、带雕纹的漆盒等各种漆器工艺品所散发出来的光泽,似有一种静谧的磁场。“好的漆器工艺品,可能会让人禁不住产生想与其‘对话’的感觉。

今年76岁的金永祥,致力于漆器工艺制作50多年。直到现在,他还在坚持用传统的漆艺技法去制作漆器。虽然传统技法制作周期长,产品数量少,但是金永祥说,他“宁愿选择做一个,就是一个的态度。”

学绘画 雕塑 为漆艺做基础

似乎金永祥之前所做的努力,都在为从事漆艺做铺垫。上世纪40年代出生于北京的金永祥,自幼受家庭影响,对绘画兴趣浓厚,年幼时,还是北京市少年宫国画组的成员。家里人一直想让金永祥学一门能吃饭的手艺。凭借着扎实的绘画基础,上世纪50年代中期,他考上了北京工艺美术学校,学的是雕塑专业。毕业之后,在60年代初期,他被分配到了北京工艺美术研究所,从事漆器的学习与研究,从此他在漆器上的实践与研究从未停止过。

漆器,是中国传统的一种工艺。它是用漆,涂在各种器物的表面上,制成日常各种器具及工艺品和美术品。传统漆艺中,所用的漆,叫大漆。它取自漆树上的天然乳汁,经过后期加工、调制,制作成各种颜色的漆料,而后用于漆艺。

因为金永祥具备美术与雕塑的功底,再加上在研究所工作期间,能在各个制作环节得到锻炼的机会,因此他在学习中掌握了制漆、各种具体漆艺的整个流程。

复杂工艺 全面研修

对于那段学习与积累的岁月,金永祥感觉特别幸运。他得到不少传统手工艺大师的教诲,跟收藏家、古文物鉴定家王世襄先生也有一些来往的经历。王世襄先生博学多才,写过一本《中国古代漆器》的书。金永祥回忆,自己当时经常跟王先生一起交流,无形中拓展了对漆器的认知。那段时间,他有空就去故宫博物院,现场参观国家收藏的漆器文物。良好的学习环境,加上自身的努力,金永祥的技艺得以很快提高。

金永祥的生活经历并不复杂,自北京工艺美术研究所学习工作几年之后,他去了甘肃天水的漆器厂,在当地工作生活了多年,后来又应聘到了石家庄工作,直到退休。

在一般人看来,漆艺就是刷漆。但是行业内的人清楚这种工艺的复杂程度。金永祥介绍说,漆器细分的话,约有14个门类,有纯一色的漆器、有罩漆、描漆、堆漆、雕填、螺细、犀皮、剔红等等。不同的漆器门类,所用的漆艺制作技法也不尽相同。制作一件精美的漆器,从调制大漆,到进行制作,一般都要经过几十道工序,约七八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即便是制作手串之类的小型漆器,也要用数月时间。

之所以时间长,是因为大漆本身,需要有一个自然阴干的过程,比如一件制作中的漆器,上一遍漆,就要存放在窨房(类似于地下室),在保湿的过程中晾干,然后再上漆,再阴干、期间还要用不同型号的砂纸打磨,往往几十次反复,才能使漆器表面产生类似于“包浆”的那种古朴、圆润的光泽。因此,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要想制作成一件精美的漆器,除了有高水准的技法之外,能不能耐住性子,能不能坚持在制作中不偷懒,是否具有这种“情商”的东西,也是至关重要的。

坚守传统 一丝不苟

2001年,60岁的金永祥自原单位退休。他在退休之后,依然不想放弃漆艺,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这个工作室出来的每件作品,都是金永祥一个人,坚持用调制纯天然大漆的工艺,一遍遍上漆,打磨出来的。尽管工艺作品产量不多,但都是金永祥用传统手工艺制作完成。

金永祥说,现代社会发展迅速,很多漆制品调制中,加入了化学漆,虽然可以达成批量生产的能力,但是自工艺角度上说,其精美程度与自然漆相比,还是有很大差别。“有的漆器工艺品,缩减流程,所制作的东西,粗糙且容易开裂。就如同一碗手工面和一碗机器轧的面,什么面口感好,自然一吃就知。”

“传统工艺需要传承下去,我想通过自己一番坚守,能引导一些漆器制作人,重新回到正确的路上。一件作品能否经得起推敲,对比一下就能显而易见。”金永祥说。

一个人每天关在屋里,对着作品,调漆、上漆、打磨,金永祥并没有感觉到清冷与寂寞。当他的感情与精力都寄托在漆器上的时候,整个人收获的是一种充实与满足。

制作漆器让金永祥养成一丝不苟、规规矩矩的性格。他说,漆器有时就像人生,“你不要急于得到些什么,而是先勤勤恳恳去干。就像漆器作品一样,几十道工序积累,几个月甚至更多时光沉淀,最终它会展现出令人瞩目的效果。”(丛俊儒)

编辑:微知 责任编辑:颜劲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