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

神兽被盗? 颐和园称“遇风坠落”

2016-02-17 10:32:54  来源:新京报  作者:信娜

颐和园排云殿西北角屋脊边缘的“骑凤仙人”不见踪影。颐和吴老供图

另一座建筑上的“骑凤仙人”。颐和吴老供图

排云殿修缮档案及历史原件。颐和园供图

昨日,有媒体报道,北京市文物保护协会会员吴晓平发现颐和园一大殿殿脊上神兽只剩底座,担心其被盗。颐和园回应,缺失的殿脊神兽原为一尊黄色琉璃质地的“骑凤仙人”复制构件,遭风雨侵蚀10多年,遇大风坠落。

昨日下午,颐和园相关负责人表示,已用同期复制品进行添配,恢复景观的完整性。

园方称构件已超十年

昨日,吴晓平介绍,他在颐和园排云殿一侧屋脊发现一尊黄色琉璃质地的“骑凤仙人”神兽消失,并表示春节前仍在。他说,神兽位于人手可触及处,担心被盗。

据了解,消失的神兽位于颐和园排云殿西北角屋脊边缘,为仙人走兽中的首兽。颐和园相关负责人介绍,排云殿建筑组群为清光绪年间建造,屋角西侧为通往德辉殿的爬山廊,所有建筑形式保持清朝时期建筑原状。

屋脊首兽消失,颐和园方面表示,这件琉璃构件为排云殿2005年大修时安装的复制构件,添配逾10年,遭风雨侵蚀发生内部断裂,遇大风脱落后坠落。颐和园还表示,残件被游客捡拾,现场发现少量碎片。

对此,吴晓平提出异议。他认为,排云殿地处万寿山下,风力较小,并不足以将神兽吹落。

原件破损严重存于库房

颐和园介绍,该琉璃构件的历史原件破损严重并存放于颐和园文物库房。

对于这种解释,吴晓平在微博中表示,颐和园新安装的复制品与原来的首兽相比,工艺精细程度差别明显,且新复制的构件无底座,因此质疑丢失的神兽不可能为复制品。

屋脊神兽消失,吴晓平担心文物安全,并表示颐和园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文化遗产,不论构件本身是否为文物,作为颐和园内的组成部分,其中任何一个构件都应视为文物。

昨日,颐和园相关负责人表示,春节期间工作人员检查时已发现构件缺失,已利用库房内留存的同期复制品进行添配,恢复景观完整性。

此外,颐和园介绍,秋冬时节,园内屡次发生建筑构件脱落。1月下旬,工作人员在巡查中也曾发现五方阁一琉璃构件脱落,残件目前存于库房,将于春季统一进行添配。

■ 释疑

1 何种情况可使用复制品?

颐和园表示,丢失的首兽为2005年大修时安装的复制构件。对此,吴晓平认为,2005年,颐和园曾对排云殿进行大修。大修时,每一个文物原件均需拆卸保存并记录。如果某一原件损坏,需原样复制。此外,原则上每个拆卸的构件均需原位复原。

那么,颐和园中到底涉及多少复制的构件?吴晓平分析,以颐和园排云殿的琉璃瓦为例,上万件的瓦片可能有千余件更换过,大概占10%。相比而言,琉璃构件耐久度较高,更换的部件应该少于10%。

到底什么样的物件允许复制?相关文物专家表示,如果原件损坏则需要进行复制,但前提应经过文物局审批。她表示,涉及更换文物构件的修缮需经过文物局审批,得到审批和许可后方可替换,从而符合法律规定。

2 复制品是否应作出标识?

对于琉璃构件消失一事,多数网友表示,游览时自己根本不清楚其是复制的。

复制品应该如何标识?《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中提出,文物古迹的保护需按程序进行,研究应贯穿保护工作全过程,并保护一切形式的真实记录。

对此,相关文物专家表示,文物古迹需保护一切形式的真实记录,应该遵循“可识别”的原则,复制品不能以假乱真,但可识别的方式并未明确规定,比如采取标识、复制件不能做旧从而能够识别等方式,“具体如何识别仍需相关部门的审批”。

3 园方应有哪些保护措施?

据介绍,缺失的殿脊神兽复制品遭风雨侵蚀10多年,发生内部断裂,遇大风脱落后坠落。残件被游客捡拾,现场发现少量碎片。

吴晓平认为,对于这种人手可触及的地方应该安装摄像头,“敏感地区应扩大监控范围”。

相关文物专家表示,园方作为日常管理者,需要进行日常巡查,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

4 “仙人走兽”有何讲究?

相关资料介绍,如果仔细观察古代建筑,会发现不同建筑的檐角屋脊排列着数目不等的人物、飞禽、走兽,被称为“仙人走兽”。

檐角最前端的“仙人”胯下骑着似凤非凤、似鸡非鸡的飞禽。仙人的身份,为何在最前端,所骑的飞禽为何物,民间对此有多种传说:如仙人为齐泯王,昏庸无道被珍禽异兽穷追,最终走投无路等,因此排在檐角最前端。

仙人走兽的数目多少依照建筑体大小及等级高低作出规定,但其名称及排列顺序均固定。数目最少为2个,最多为11个,数量多少意味着规格高低,规格最高的只有北京故宫的太和殿。由上至下排列,名称依次为:龙、凤、狮子、天马、海马、狻猊、押鱼、獬豸、斗牛、行什及仙人。

据了解,仙人走兽不仅装饰宫殿,还有使用价值。由于其安设在建筑脊坡瓦垅的汇合点,可防止屋顶发生渗漏。

【还有哪些“高仿文物”】

国子监石碑被曝折断 官方称为仿品

2015年1月,文物爱好者毛先生对媒体称,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内有一尊康熙年间“大成碑”被横向折断。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工作人员表示,被折断的“大成碑”为仿制品,是2000年前后馆内做展览时制作的,当时的工作人员大部分已经退休或转岗,所以该石碑的具体用途和损坏的具体时间不好考证。

圆明园铜麒麟犄角折断 园方称仿制

2015年3月,有游客发现,圆明园长春园宫门外,一只铜麒麟头上的一只犄角折断,不见踪迹。对此,圆明园管理处工作人员表示,将会对其进行修缮。据了解,该铜麒麟系长春园宫门复建时,按原有麒麟仿制而成。2009年,长春园宫门复建,宫门口按颐和园的麒麟原貌放置了两只仿制铜麒麟。(记者信娜)

编辑:微知 责任编辑:颜劲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