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

提质上档 乡村旅游告别野蛮生长

2015-09-21 09:56:33  来源:广州日报  作者:SystemMaster

近日,国家旅游局副局长杜一力表示,中国每年国内旅游达36亿人次,其中18亿人次在乡村,农民直接接待的至少在6亿人次以上。预计未来5到10年,乡村旅游接待可达20亿人次。但目前我国乡村旅游还存在产品初级、模式单一、竞争恶性等问题,乡村旅游亟须提质上档。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份闲适的田园意境,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越来越成为一种奢侈。近年来,乡村旅游快速发展,每逢节假日或周末,一家出行或者三五好友相聚,去乡村找回一点野趣,已经成了一种生活方式。而对农民和农村来说,乡村旅游也成为一个强劲的经济增长点。有统计称,全国2014年乡村旅游新增收入400亿元,新增就业约20万人,带动超过3300万农民受益。而近日国家旅游局、国务院扶贫办宣布,“十三五”时期全国通过发展旅游将带动17%的贫困人口脱贫,其中绝大部分都集中在农村地区。由此可见,乡村旅游的异军突起,不仅成为城市人“无处安放的乡愁”的最好寄托,也成为带动农民增收、农村脱贫致富的好途径。

但乡村旅游步子迈得过快,也产生了一些问题。放眼全国,发展旅游业的乡村数不胜数,但比起成熟的旅游景点来,乡村旅游仍然在硬件设施、软件服务、旅游特色等方面有所缺失,游客往往得“处处将就”,旅游质量参差不齐、旅游体验不佳等问题亟须改进。

首先,不少乡村硬件设施缺乏,补全短板是发展旅游业的前提。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俗话说“路通财通”,如果连最基本的交通条件都不具备,纵然拥有再好的旅游资源,也会挡住游客的脚步。旅游体验是一个综合性的感受,但硬件是基础:酒店是不是未经整修的破旧村屋、饮用水是不是干净的自来水、厕所等卫生设施是不是符合旅游者的期望,乃至有没有网络、WiFi,都是决定旅游质量的重要因素。

其次,乡村旅游的“软件”急需升级。在营销策划方面容易“扎堆”,哪一个地方种了大片油菜花,立即引来众多跟风者。据相关资料显示,贵州、湖北、浙江、湖南、云南、山东等省份都有多个地市搞“油菜花节”,千村一面缺乏特色。今年某地的“油菜花节”还“混搭”内衣秀,引来不少质疑声。而在服务能力方面,很多游客诟病乡村游的食品安全形势不容乐观,餐饮器具不消毒、厨房卫生条件差……还有的打着“纯天然”旗号让顾客自己采摘山野菜,却弄出了食物中毒的悲剧。这些问题,都需要相关从业者以现代旅游业的标准来更新自己的经营理念。产品可以“土”,观念和服务不能“土”。

再次,则是乡村旅游要注意可持续发展。一方面,是乡村旅游的商业模式问题,眼下很多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农家乐都是外来资本经营,农民只收取场地租金或者为投资者打工。在一些地方,乡村旅游的商业规模越来越大,但真正能流进农民荷包里的还非常有限。今后,在乡村旅游开发中应谋划更为科学合理的方式,让利益分配更有利于农民增收。另一方面,很多地方为了搞旅游,大拆大建破坏了乡村面貌,假古董不少、真民俗稀缺,割裂了农耕文化与现代旅游的联系。这样“无根”的乡村旅游,终究无法长久。此外,农家乐、渔家乐监管不到位,也很容易造成环境污染。只有在商业模式、保护性开发、环境质量等方面做到可持续发展,才能为乡村旅游的未来发展积蓄后劲、拓宽空间。

广阔的乡村,蕴含着旅游业的大好商机。但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不应是野蛮生长的无序竞争,而要成为多方共赢的可持续发展。尽快解决乡村旅游“成长的烦恼”,让旅游成为农民增收、农村发展新的“推进器”。

编辑:微知 责任编辑:颜劲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