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

千古荒漠变林海

2015-08-06 11:58:11  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贾薇、黄玉迎、曹斌

绿色,是茫茫戈壁滩最美丽的风景。记者 曹斌摄

8月1日,阿克苏沙雅县,碧空如洗。沙雅县人民北路,白杨挺拔,梧桐繁茂,绿草茵茵,仿佛进入了江南。道路两旁,高大的树木和平整的绿地一直向里延伸,足足有三四十米。树林深处,隐藏着交通局、水利局、电视台这些机关单位。如果没有牌子,你一定会误认为进入了森林公园。坐在记者身边的沙雅县委宣传部宣讲员古力皮艳掩饰不住内心的兴奋,“天气好,心情就好。”

过去每年浮尘超百天

提起过去的沙雅,古力皮艳皱起了眉头。她说,最让她不堪回首的,就是那些下土的日子。“以前每年春季,漫天的黄土和沙尘就像魔鬼一样如约而至,笼罩在天空,让我感到窒息。每次沙尘天气都要持续四五天。即便我每天擦,屋里的家具和门前的小路也会落满土。”

沙雅,维语即“首领对其部下爱抚”之意。但是,上天却没有像爱抚自己的部下一样爱抚这里的山川河流,位于其南部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已经进逼到了距它三四十公里的地方,让这里的人们不得畅快地呼吸。

“南疆人民苦,一天半斤土。白天吃不够,晚上还要补。”上世纪80年代,包括沙雅县在内,阿克苏地区沙尘天气每年超过100天,沙尘天气成了人们挥之不去的阴影。

30年治沙13.6万亩

为了彻底根治风沙危害,改善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1986年,阿克苏发动社会力量,展开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绿化工程——柯柯牙绿化工程。柯柯牙,维语即“青色的悬崖”,可见其深不可测、多么凶险。从阿克苏风沙策源地柯柯牙开启的这项人工防风治沙造林工程,让阿克苏改天换地——

人进沙退。在五任地委书记带领下,阿克苏人发扬愚公移山精神,近210万人次各族军民33次大会战,累计造林20.8万余亩,栽植各种树木1337万株,千古荒滩上崛起一条南北长25公里、东西宽4公里的绿色长城。

盐碱地变大林海。柯柯牙沟深坡陡,盐碱严重,平均含盐2.87%,许多地方寸草不生。阿克苏人发扬“自力更生、团结奋斗、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柯柯牙精神,进行了一场人与自然的持久战,最终让寸草不生的盐碱地变成沃野千里的大林海。

戈壁滩成园林城市。30年来,阿克苏净增治沙面积13.6万亩,每年减少土壤流失41.4吨,气温平均下降0.2摄氏度,空气湿度提高17.5%。昔日的戈壁滩,成了国家园林绿化城市和中国人居环境范例,更被联合国评为“全球500佳境”之一。

“过去遇到沙尘天气,出门就要戴口罩;办公室里,也要开灯办公。如今很少下土了,我们的生活也变了样。”柯柯牙绿化工程纪念馆里,讲解员黄莺每天都要向来往的游客讲述今昔变化,“柯柯牙工程让我们收获了绿色,也收获了希望。”

将形成200公里绿色屏障

今天,无论行进在阿克苏、阿拉尔等城市,还是温宿、沙雅等县城,都会看到一排排青白杨,像战士一样,排列着整齐的队伍,守护着这里的粮田和果园。各族群众的家园,星罗棋布分布其中,三五成群聚在一起,有说有笑,其乐融融。

阿克苏地委宣传部副部长余新辉说,柯柯牙只是阿克苏植树造林的一个典型。几十年来,阿克苏地区人工造林面积达522万亩,森林总面积达1245万亩,森林覆盖率由1977年的3.35%增加到2014年的6.1%,几乎翻了一倍,成为国家森林城市。

长期缺水少绿,让阿克苏人对绿倍加珍视,充满憧憬。阿克苏地委副书记、行署专员麦尔丹·木盖提告诉记者,阿克苏正在实施柯柯牙五期规划,到2020年整个工程绿化面积将达到25万亩,届时将与阿克苏市、温宿县以及兵团一师、红旗坡农场、实验林场等地相连,在阿克苏地区形成一个面积达50万亩、长达200公里的绿色屏障。

阿克苏另一项重大生态工程也已经获批,在阿克苏河两岸,将形成南北长33公里、东西宽5至6公里、总面积13.7万亩的绿色长廊。这一工程的实施,阿克苏的天将更蓝,水更清,人民的生活更美好。( 贾薇 黄玉迎 曹斌 )

编辑:微知 责任编辑:颜劲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