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进入莫高窟参观的游客
7月以来,前往参观莫高窟的游客量激增,甚至出现部分游客滞留敦煌情况。对于近期的火爆程度,敦煌研究院认为主要由两大原因所致:一是进入7月份以来,由于部分中老年游客及周边中小学生暑期夏令营剧增,参观旅客暴增;第二,自去年以来,莫高窟实行预约参观制,但部分游客未能及时获得这一消息,导致游客来敦煌前未能提前预约,由此产生到敦煌后不能参观莫高窟情况的发生。
敦煌研究院的讲解员在洞窟外向等候参观的游客介绍莫高窟。
对于预约参观制,很多游客或许感到陌生。事实上,为更好地指导核定景区最大承载量,今年1月1日,国家旅游局发布了《景区最大承载量核定导则》行业标准,并专门组织旅游景区参加景区最大承载量核定培训班,督促景区及其主管部门尽快核定和公布最大承载量,及时出台最大承载量控制措施。 敦煌研究院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莫高窟全年游客达80万人次。在旅游旺季,2013年单日游客最高达到2.1万人次。敦煌研究院经过十多年的研究发现,大量游客在某一时段内集中参观,会使莫高窟洞窟内的温度、湿度迅速蹿升,二氧化碳含量急剧增加,对脆弱的石窟壁画和彩塑构成严重威胁。为了保护这一世界文化遗产,敦煌研究院确定了莫高窟单日游客承载量为6000人次。
去年9月,运行35年的莫高窟售票处停止售票,参观严格执行预约制,单日最大游客承载量控制在6000人。莫高窟窟区不设售票点,游客需登录莫高窟参观预约网www.mgk.org.cn或下载“莫高窟参观预约”app实名预约购票,抵达敦煌市区后请前往阳关中路246号敦煌莫高窟参观预约中心或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售票点办理取、购票业务。
莫高窟是世界文化遗产,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至今仍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1961年,莫高窟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1987年,莫高窟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为减缓游客量激增对脆弱文物“伤害”,给洞窟赢得休养生息的时间,敦煌研究院历时4年打造了以“数字敦煌”为核心的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通过合理配置影院场次“导流削峰”,不仅减轻了洞窟的承载压力,同时保证了洞窟的微环境指标和窟区游客流量处于一个合理的区间内,使窟区的参观秩序更加平稳,让游客得到更佳的参观体验,这也是为这座千年遗迹赢得了更多的“休息时间”。
7月25日7点,购买应急参观门票的游客在莫高窟预约中心外排起长龙。
7月是敦煌传统的旅游旺季,莫高窟迎来日益激增的客流量,不断考验着其文物承载量的“警戒值”,加之一些游客尚未知悉目前莫高窟参观须“提前预约”,有部分游客到敦煌后不能在短期内参观莫高窟,甚至出现滞留。
为接待没有预约的游客,敦煌研究院开放了莫高窟96窟、100窟、138窟、148窟4个洞窟。
对此,莫高窟实行预约参观近一年来首次启动“应急模式”。据了解,此次参观应急开放日定于7月22日、25日、27日、29日、31日,以后应急预案启动将视游客量增减变化而定。未提前预约的“滞留游客”可参观到包括96窟、100窟、138窟、148窟4个洞窟和藏经洞陈列馆、敦煌石窟保护研究陈列中心。(图/孙志军)